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曾国藩传【文案整理70句】

admin 2023-06-09 01:56:03 个性说说

曾国藩传

1、这一志向,驱动他一生不在小诱惑、小目标面前止步。促使他在多大的困难面前都不苟且、不退缩。

2、《曾国藩传》,是张宏杰先生在阅读、写作曾国藩近二十年后,将从前关于曾国藩的拼图式写作和研究整合起来,补其空白部分,形成一本简明全面的《曾国藩传》。本书一是侧重呈现了曾国藩个人心路历程,而不是对其生平和事件研究式的复原。二是对曾国藩一生突出重点,关于其对外观念的转变及天津教案用了较多的笔墨。

3、但是到了北京之后不久,曾国藩却又一次陷入深深的自卑当中。(曾国藩传)。

4、今天我们的舆论环境,也给予了这位老人家越来越多的体谅,对他的所作所为也有了更多的理解和肯定。这也确实是李鸿章,应该得到的历史评价。

5、其次,日记的作用是抓住生活中的细节,通过每一个细节来改变自己。

6、李鸿章的千古骂名主要是因为晚清历史上对我们伤害最大的两个卖国条约都是他签的。《马关条约》向日本人卖国,《辛丑条约》向八国联军卖国。但作为李鸿章来说真的是无可奈何。

7、他发誓不再与人吵架,却又与人爆发了一场大冲突,事后又后悔反省自己……

8、当然了,师徒二人也会有冲突,最严重的一次李鸿章甚至负气出走。(曾国藩传)。

9、在创办湘军以及打仗过程中,遇到的最大难题就是筹饷。因为在湖南创办湘军,把全省的官员都得罪了一遍,筹饷很困难。他就反思自己,为什么明明做的是好事,但是大家都不能理解呢,为什么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的鼻青脸肿?他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在和好友的来信中,慢慢意识到自身的致命缺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之人。那些以前他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狡诈,是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因此,他给自己定了四点:做事平心静气,更多地考虑他人的心理,站在他人的角度立场想问题;更多的揄扬他人,表扬他人的长处;做事有始有终,越到后来越慎重;接人待物要更诚更敬。

10、因为,即使在李鸿章事业最鼎盛的时期,他在清王朝内部的势力都是相对薄弱的,但他可以凭借自己的才智纵横天下,能够心平气和,从容的解决各种困难和纠纷,找遍全世界,也少见能与其比肩者。他办理洋务的成效如何不是他一个人能够左右的,但究竟是谁在引导当时的清朝在进步?不得不说,是李鸿章。

11、三是冤狱太多,正义难以伸张。自从曾国藩代理刑部以后,看到京控、上告的案件,奏请皇上然后结案的有数十起,直接发公文结案的数百起,其中只有河南知府黄庆安一案、密云防御阿祥一案,经过审理,得以水落石出。其他的各个案件,大部分都判原告诬告罪,被告反倒一点没事。这些案件给原告定的罪,根据例文,有这么几条:或者说申诉不属实,打一百杖;或者说越级进京上告重事不属实,发配到边远军队中;或者说以进言为借口,挟制官府,发配到附近军队中;或者说涉嫌诬告本地主管官员,发配到有瘴气的地方军队中。最终又不重判,便说怀疑是诬告,或者说申诉的人是有原因的,于是,就有了赎罪的方法,有了降低罪的等级的方法,使原告不曲不直,进退两难,不能再去翻案;而被告则巧妙解脱,绝对不被加以罪名。下属百姓告发官长,这种刁滑风气确实不能助长。至于告发奸诈的官吏舞弊,告发败坏的差役贪赃,却说每个案件都是诬告,哪个会相信呢?即使百姓上告百姓,而说原告都是错的,被告都是对的,哪个又会相信呢?上有圣明的君主,一定逃不过君主的明察。曾国藩考查原定条文中的记载,百姓上京告状,有的提取该省审案材料来京城核对审讯,有的交给督抚审讯处理,有的派钦差大臣前去处理。近来却全部交给督抚审理,督抚又交给首府,从不亲自提审;首府又为在一起做官的人掩饰,不问事情的轻重,一概折磨恐吓,一定要让原告自认是诬告才肯罢休。这就是社会风气的趋势,各省都是如此。一家长期诉讼,十家因之破产;一人蒙受冤屈,百人饱尝痛苦。往往很小的案件,几年不能结案,颠倒黑白,使人老死狱中,听后令人发指。曾国藩所说的民间疾苦,这又是其中之一。

12、和他们一比,曾国藩发现自己身上有很多严重缺陷。

13、这一次,曾麟书终于考中秀才,而曾国藩不仅落了榜,还被主考官“悬牌批责”,考卷被当成了反面典型。

14、那李鸿章也与曾国藩之间闹了几次不愉快。有两次曾国藩军事紧急,要调动李鸿章的将领,都被李鸿章断然拒绝,两次都以曾国藩的退让而结束。老师不得不让着学生,这算忘恩负义了吧?

15、一是银价之高,钱粮难交。苏州、松州、镇江、太平田赋钱粮之多,为天下之首。每一亩田地,产米一石五六至二石不等,如果除掉佃户分得和抗欠的数目,土地所有者的全部收获,满打满算只有八斗。而规定征收的粮食却在二斗左右,兑换成漕斛,再加上帮费,又要除去二斗。每亩共收八斗,交税已用去六斗,土地所有者就只能获得两斗了。虽然如此使上交的六斗米都以实物形式去交纳,老百姓还会觉得很方便。无奈征收实物的少,征收折银的多。即使是有时漕粮征收实物,而帮费还必须折成银两,地丁也要交纳银两。老百姓用辛勤耕作所得到的米去卖钱,米价太贱,百姓埋怨;拿钱去换银,银价太高,百姓还是埋怨……

16、接到上谕的那一刻,曾国藩长吁一口气,终于感到扬眉吐气了。曾国藩得到的,不仅仅只是官位,更重要的,还是承认。从一开始组建湘军起,曾国藩就一直在不信任甚至打压中度过。或许朝廷清楚地知道,曾国藩之所以挺身而出,只是为了维护汉民族数千年的文化道统。曾国藩感到欣慰的是,朝廷此番决定,对湘军各方的情形有利,尤其是那些抗战的兄弟,会因此有些名分,对于今后的前程,也会有利一些。身处两江总督的位置,曾国藩担心的一点是,太平军在苏南一带势头正旺,力量倍增,此时让他督办江南军务,压力是可想而知的。在家信当中,曾国藩流露出自己的情绪:担当此重任,深感害怕,最担心的是跟前任一样,遭受失败,让自己的家人蒙羞。这样的事,真不知是祸还是福,只有辛勤地做事,以报效朝廷。

17、道光驾崩之时,曾国藩正好任礼部侍郎,熟知礼仪古乐的曾国藩一手主持了道光皇帝的葬礼,将整个葬礼办得庄重肃穆、井然有序。看到年轻的奕明眸皓齿、举止端庄,很像是一个颇有作为的明君,曾国藩很是欣慰。道光的葬礼结束之后,礼部堂官各加二级,曾国藩也奉旨兼任兵部左侍郎。咸丰即位之后,曾国藩不失时机上了一个奏折,对于朝廷的用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曾国藩提出,人才有转移之道,有培养之方,有考察之法,三者不可废一;恳请新皇帝上任后,广开言路,多听一听民间的声音。对于曾国藩的此项奏折,新皇帝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在奏折上批示,采纳了曾国藩的意见,下令广泛征言,希望诸大臣对于朝廷积极进言;有很好建议的,还要给予重赏。

18、六十二岁时已经功成名就的他,在日记中的自责自省,和他三十岁立志做圣人的时候,仍然一模一样。

19、1861年,太平军突然进攻上海,上海官绅跑到安庆来找曾国藩请求出师相救。一开始曾国藩本来把这个差事想交给曾国荃,因为上海非常的富庶繁华,在那里立足可以给湘军提供大量的军饷。当时上海、苏杭一带大部分已经沦陷,到那边等于打开一片新的天地,对个人的发展非常有好处。

20、曾国藩的这一封奏疏引起了咸丰的重视,咸丰批示让吏部等细细研究,形成意见来解决这些事情。此时的咸丰对曾国藩已算得上了解了,在他看来,这个喜欢上书的曾国藩有学问、有能力,也很有用,却是一个认死理、可敬不可亲的人。也许,对待这样的人,不可不用,但又不可重用。在宫廷长大的皇帝,自小耳濡目染地学会了很多权谋之术,对于各种各样的事情和人物,也有相应的办法和策略。在年轻的咸丰看来,对付这样一个汉臣,他还是绰绰有余的。

21、李鸿章出走之后,也是四顾茫然找不到去处,再加上胡林翼、郭嵩焘这些人的苦心劝和,最后李鸿章还是主动写信给曾国藩汇报自己的近况,并对自己的行为表示检讨。而曾国藩此时也承认李鸿章是对的,祁门那个地方不能待,他后来在那里被围,真是出生入死才逃了出来。

22、也正是因为马关条约的强烈刺激,李鸿章发誓终身不踏上日本。两年后他出使欧美各国回来,路过横滨,不肯登岸,当时需要换船,用小船来摆渡,一看是日本船,说什么都不上。最后没办法,在两艘轮船之间架起一块木板。70多岁高龄的老人,在忽忽悠悠的海面上,毅然决然步履蹒跚的腾挪过去。

23、李鸿章当然知道曾氏兄弟想独占这天下第一大功的心态,所以对朝廷一拖再拖,一会部队需要修正,一会自己生病了需要回家调养,反正就是找借口拖着不去。

24、被“悬牌批责”为“文理欠通”是一件很难堪的事情,相当于被全省示众。

25、有人说,如果他能死在甲午战争之前,则无愧于中兴名臣,将能和他的老师一同被摆到成功学的书架上。可在他的晚年,任他鞠躬尽瘁,仍回天无力,甲午战败签订马关条约,紧接着又与八国联军签订辛丑条约,丧权辱国,留下千古骂名。

26、来到曾国藩的幕府,李鸿章发现这里非常的特殊,特殊之处在这里不仅仅是曾国藩的参谋总部,更是一座“黄埔军校”,而曾国藩自己就是校长。

27、看到这些,有没有觉得这完全说的就是自己呢。所以,曾国藩下定决心改掉这些毛病,开始写日记,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翻看曾国藩某个月的日记,他说要每天写字,结果天天应酬,就完成了一次;他说要记《茶余偶谈》,结果只记了两天。看到这的你们,是不是感同身受啊。反正我自己是这样的。常常给你定了许多目标,定目标的时候信心满满,随着时间的流逝,是一地鸡毛。

28、而且,就算是北上救援也无济于事,当时鸦片战争的局势已经非常明朗了,英法联军打下北京是早晚的事儿,所以只能等着和谈。

29、因此,才能在中了秀才后,在越来越难的科举考试中,考得越来越轻松,没考一次,就中一次,最终去了北京。

30、虽然他与曾国藩几乎同时开始办理团练,可他“浪战”数年,不仅没有什么成绩,而且到1858年的时候,自家的祖宅被太平军焚毁一空,自己的妻子和幼子都命丧于此。当时李鸿章就如丧家之犬,投奔到了曾国藩的大营。

31、李鸿章作为曾国藩的学生,湘军名将,在平定太平天国的战役中战功卓著,随后又平定捻军,列位国之重臣。曾国藩的衣钵传人,在曾国藩死后,拼了老命拉着大清朝这辆破车往前走。

32、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一次曾国藩果然中了秀才。

33、把曾国藩给气的啊,一定要上疏将他革职拿办。当时周围的人都劝说,这是我们出生入死的老弟兄,你不能下这样死手啊。曾国藩非不听,当时李鸿章负责写奏折,说我不写,曾国藩说你不写那我自己写。李鸿章说,你写那我就不干了,不干就不干,随便。结果李鸿章真的就收拾行李就扬长而去,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34、据说在那段时间,李鸿章说的话,吃的东西,穿的衣服全部都成为了美国人民的舆论焦点。很多商家都借机拿他打广告,纽约日报说李鸿章绝对不会错过自己家的报纸,甚至美国到今天还有一道叫做李鸿章的中国菜。

35、经常因为抹不开朋友的面子而打乱自己的学习计划;

36、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这让曾国藩确认了一个事实:

37、还有一次,也是在围困安庆的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英法联军逼近北京,咸丰发文让曾国藩火速派湘军名将鲍超率兵勤王。

38、面对横扫大清的太平天国运动,曾国藩白手起家创建湘军,于重重危难中摸索出治军之策、战阵之法,以其韬略智慧历时11年终获胜利。之后,在直隶总督任上他主持处理了影响深远的天津教案,并且力主整肃朝政,选拔新型官员,倡导洋务运动。

39、如果说曾国藩的生命动力是“成圣”的话,那李鸿章的生命动力则就只是“成功”。功名心切,让他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像曾国藩那样在翰林院通过考试来迅速升官。所以在1853太平军攻入安徽的时候,他就以翰林身份直接回家办团练去了,希望能以军功获得升迁。

40、一是批评咸丰皇帝苛于小节,疏于大计。比如臣下晋见皇上,该穿何种服色,本有明确规定,皇上却反复过问这些小事;对于一些大事,皇上却不闻不问。比如发往广西的人员,安排极不合理,姚莹威望颇高,却只是“泛泛差遣委用”,而严正基地位低贱,资望浅薄,却委以办理粮台大任。这些,都是疏于大计的明证。

41、李鸿章,比曾国藩小整整一轮12岁,1823年出生,24岁的时候就高中进士,也和当年的曾国藩一样进入翰林院。青年时的李鸿章一表人才,1米8的大高个,眉宇间精明外露,一看就是个精力充沛,处事果决的人。

42、曾国藩一生不惜余力的提拔下属,但是过去的下属一旦独当一面,就会与曾国藩发生种种利益冲突。像是与沈葆桢,左宗棠的矛盾,都是这样暴露出来的。

43、话说1860年,曾国藩被任命为两江总督的时候,要移师祁门。但是祁门这个地方在李鸿章看来是兵家绝境,所以坚决反对,而曾国藩有自己的考虑就没听他的。

44、到了1859年之后,湘军与太平军进入了全面交锋阶段。1859年冬,江南大营的清军对金陵的包围趋紧,进攻猛烈,金陵险象环生。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像一个救火队员一样,风驰电掣地从浦口赶回金陵。这个烧炭工出身、身经百战的将领向洪秀全建议集中兵力全力歼灭江南大营,以消除金陵的心腹之患。商议的结果,是照搬了当年“围魏救赵”的方式——李秀成先虚张声势全力进攻杭州,浙江巡抚罗遵殿文人出身,不擅布兵,下令兵士死守。各路救援的清军畏葸避战,进展缓慢,到达杭州附近后,见太平军势大,谎称道路不通,远遁躲避。李秀成一举攻下了杭州,浙江巡抚罗遵殿战死。听闻杭州被攻占,咸丰忧愤至极,下诏催促江南大营的和春、张国梁派兵去救。在这种情况下,江南大营慌了神,连忙调集主力赶赴浙江。李秀成知晓江南大营兵马调动的消息后,立即从杭州杀了一个“回马枪”,与陈玉成联手,兵分五路,直扑金陵城下。具体安排是:陈玉成自全椒南下渡江,经江宁镇杀向板桥;李秀成从溧阳、句容直杀向淳化镇、紫金山;李世贤自常州、金坊杀向金陵北门;杨辅清自高淳杀往秣陵关、雨花台;刘官芳自溧阳趋往高桥门。

45、蛰居老家两年,他反思自我,最终大悔大悟。重新出山后,为人处世脱胎换骨,不仅清除了政治敌人,而且以“结硬寨、打呆仗”战胜了军事宿敌太平天国,位极人臣。

46、一旦自己动了色心,多看了哪个美妇人一眼,他回家就立刻记下来,痛切自责一番。

47、最终曾国荃如愿以偿,独立攻克南京,曾国藩对个恩情也是记在心上的。

48、曾国藩的一生,起点极低,但抵达的高度很高。

49、奏疏到了结尾处,曾国藩几乎要给咸丰皇帝以警告了,曾国藩告诫咸丰皇帝,如果不听忠言,一直骄矜处世的话,那么,皇帝就将会觉得直言者面目可憎,奸佞之臣和蔼可亲,当今社会那些毛病将继续蔓延,没有尽头。

50、更重要的是,因为他以前读的基本都是应试教材,精力全用在了八股文上,阅读量严重不足。

51、经历了靖港小挫,湘潭大胜,长沙解围,湖南全省戒严。曾国藩给出了一份相当出色的试卷。但是他并没有洋洋得意,他这人做事有一特点,一直是功虽大而不喜,过虽小而必究。他常说“悔生吉”,所谓悔,就是总结反省失败。在他看来,失败是一个人一生的宝贵财富,每一次失败都要吃透,才能不白白付出这个代价。

52、他后来坐到直隶总督,同时朝廷又裁掉了外交和三口通商大臣,将权利全部划给直隶总督。于是李鸿章正式成为了大清王朝军事、政治和外交的第一人。

53、他智商平常,考了7次才中秀才,却以笨功夫成功打通了科举之路,顺利进入翰林院。他一生崇尚笨拙,以扎实而非机巧取胜。

54、时间越久,李鸿章就越得到曾国藩的器重,很快就成为了曾府幕僚之首。

55、在清朝和西方列国所签的合约中,并不是西方列国想要毁灭清朝,相反,西方列国只要要求清朝平等对待自己,能平等交往和贸易,但是清朝太爱面子了,宁愿赔很多的钱和割地,也不要平等对待西方人,认为他们是低等民族。太讽刺了。这些历史,在这就不说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这本书。能学到和历史书上不一样的东西。

56、事实证明,被主考官公示批评,成了他命运的转折点。

57、看过考题后,曾国藩并没有像以前那样急于下笔,而是先默坐思考了半个时辰,在胸中构思好了整体脉络,然后才一股一股地展开,最后在文笔上细细打磨。

58、二是盗贼太多,良民不安全。庐州、凤阳、颍州、亳州一带,自古以来都是盗贼密集的地方。北到丰县、沛郡、萧县、砀郡,西至南阳、汝州、光州、固原,这都是中原地区,一旦盗贼会聚,祸患则难以预测。近期盗贼的气焰越来越嚣张,光天化日之下抢劫奸淫,绑架勒索,老百姓不得已告到官府。官府准备去捕捉,事先贴出告示,等到了那里,地保谎称盗贼已逃跑。官吏便焚烧附近的民房,以显示自己的威风,然后扬长而去;差役则讹诈当事人的财物,满载而归,而盗贼实际上并未逃走。有时官府会谎称盗贼已死,杀死其他囚犯以抵此案,而盗贼其实并没有死。案件不能了结,赃物不能追回,而当事人已破产,忍气吞声,无力再告。即使再告,就算侥幸能够发兵会捕,而兵役平常都和盗贼串通一气,临时得些好处,把盗贼放走,一点痕迹也没有;有的反借盗贼的名义恐吓村里的老实人,勒索大量财产,如果不给,就说他是盗贼的同伙,烧掉他的房屋,将他戴上枷锁;又有的责难当事人的同族或邻里,命他们绑着盗贼来献,直至押送到县上,又向他们索取收押和转送的费用。因此,凡是盗贼所在的地方,不只是当事人焦头烂额,即使是最疏远的亲戚、最远的乡邻,也都是重者倾家荡产,轻者受到牵连,这种现象到处都是……

59、那么,接下来,自己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要在文章的大局观和整体气势上下功夫。

60、今天,我们了解到曾国藩是如何通过笨拙的努力考上进士,到北京做官。

61、为了坚持圣人标准,曾国藩把日记送给朋友们传阅;

62、他做出这样一个重大决定,就意味着,把李鸿章当做了自己事业的接班人。那湘军名将如云,为什么非要是李鸿章呢?

63、今天开始,我们将共读《曾国藩传》,一起了解曾国藩这个持续奋斗者的升级之道。

64、首先,李鸿章的才能在担任江苏巡抚时候已经展现无疑,并且在一些重大问题的处理意见上,两个人有高度的共鸣,这是他的才。

65、在他的日记中,记录了大量他自我挣扎的例子,比如:

66、这就让曾国藩很难办,因为此时正是围攻安庆的紧要关头,调兵北上就意味着功亏一篑。

67、但事实并非如此,大清王朝是中央集权的巅峰,权利一直牢牢掌握在皇家手中,李鸿章顶多只能算一个执行者,在皇帝看来,他只是一个臣子,或者说就是一个好用的工具而已。

68、说到这里,其实挺为李鸿章感到悲哀的。但是,他在国际上确是名声浩荡,他的所作所为还是为自己赢得了一份该有的尊重。

69、 总之,《曾国藩传》一书,如果你细细研读,仔细探索,一定能从中习得你所需要的东西;并若能将其付诸实践,一定会对你的生活方式、为人处事有所裨益。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