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关于人文学科的名言【文案整理41句】

admin 2023-06-12 01:57:49 个性说说

关于人文学科的名言

1、第二痛苦就是书写障碍,有的人很会读书,很会做研究,但他做完研究之后就会觉得,这有点复杂,不会写出来。

2、波斯曼的话同样“不具有原创性”,只是歌德和前人的重复,但说得更为明确,也更为准确,即:并非人类的一切学问都不具有原创性,而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者绝对不可能有什么原创性”。

3、像北京大学这样的综合大学,面向大量的理工科、社会科学和医科学生,人文教育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不可少。这些未来的社会科学家、科学家、工程师和医生,他们必须懂得这个时代的人心和风尚,也要懂得这个社会的历史和使命,最好也能理解这个世界的文明样性。否则,这些优秀人才很可能只是某个领域的专家,而没法成为有责任感的组织者。(关于人文学科的名言)。

4、卢梭 法国十八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之著有《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关于人文学科的名言)。

5、有幸能够致力于科学研究的人,首先应该拿自己的学识为人类服务。

6、这个选择反映了他对当时的管理学研究和教学的日益不满。他相信管理学应该是一门综合的人文学科,而不是一些细分学科的组合。克莱尔蒙特研究生院也遵从了他的管理哲学,在这里的学生不仅要学习经济和管理,而且要学习历史、社会学、法律和自然科学。

7、良心是一种内心的感觉,是对于躁动于我们体内的某种异常愿望的抵制。

8、采访人:院系主办学术研讨会能否可作为衡量该学科发展水平的指标?

9、一系列以前并不被认为是学问的领域,譬如研究周边国家或地区的语言或历史上已经消亡的死语言,到了现代却成了大学问。以往被认为是大学问的心性之学,在现代学术体系里常被视为“空洞”或“空疏”。

10、任何五官健全的人必定知道他不能保存秘密。如果他的嘴唇紧闭,他的指尖会说话;甚至他身上的每个毛孔都会背叛他。

11、啊,多麽幸福的时刻啊!当我能接近这地步时,我该多麽幸福啊! —— 贝多芬 创造,或者酝酿未来的创造。

12、这门课程不追求“效率”,并非把教科书式的哲学导论直接扔给你,而是精心地把艰深的思想“研磨”成生动的故事和轻松的讲述,用一整年的时间,通过104堂课程,带你一点点了解漫长的哲学史和哲人的思想精髓。

13、至此,“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似乎题无剩义了。然而,好学深思者对此问题的“重新思考”,并未停止。2009年,余恕诚发表了《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的长篇论文,对缪钺提出、刘学锴诠释的“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问题,在更为广阔的文学史背景上加以“重新思考”。余文的“重新思考”至少有四个方面:一是自觉的文体关系意识,即此文是作者从“唐诗与其他文体之关系”的角度立论和思考的;二是扩大了论题和论述范围,即从最初的“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扩展成“中晚唐诗歌流派与晚唐五代词风”之关系。全文两大部分,分别论述了晚唐绮艳诗风和中唐白居易晓畅诗风对以温庭筠和韦庄为代表的两种词风的复杂影响;三是对由李贺开启,到李商隐、温庭筠趋于极致的绮艳诗风与以温庭筠为代表的花间词风之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对绮艳诗风与花间词风的特点作了新的概括,即表现“迷魂”“心曲”、心象融铸物象、意象错综跳跃以及接受楚辞影响等等;四是对韦庄词风的特点、成因和地位作了新的阐释。指出,韦庄词风是“花间词的底色融入白居易等人诗词明朗爽快的因素”,这是韦庄“在追随主流词风的同时,又有对白居易诗词通俗性叙述性的明白晓畅之风的接受,调剂融合,遂有别于温庭筠之浓艳而稍趣清丽”;在词史上,韦庄并未成为一扫温派习气的开山大师,“温韦两家词风有别,是总体一致下的个性差异”。与刘文相比,余文除自觉的“文体关系”意识,进一步拓展了论题范围和论述范围,从传统的“作家影响论”,拓展为“断代文体关系论”或“文体风格影响论”,学术气象更为宏大了。

14、人要是没有它,不尽什麽职责,就等于驾驶空车一样,也就是说,白白浪费。

15、神灵为自己保留了那对于最为重要的东西的认识。

16、Forexample,whenastudentlooksatapainting,youmaythinktoyourself,"Thisisjustapainting."Butbystudyinghumanities,studentswillbeabletoappreciatewhatpaintingsare,andyoucanseehowmanyaspectsofcreationandpaintingmayhavefar-reachingsignificance.

17、2004年,我的老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赵园教授曾经在全国政协会议上还发出“救救人文学科”的呼吁。2008年,美国学者Stanley Fish在《纽约时报》的博客上也写了这么一篇文章,“Will the Humanities Save Us?”他指出,如今艺术与人文学科最不容易得到资助。大学的学科得不到资助,仿佛被扼住喉咙断了粮,当然生命就暗淡没有希望。这好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用马克思《共产d宣言》开头那句著名箴言来形容,就是一个蔑视人文学科的幽灵,似乎已经在全世界徘徊。

18、这种跨学科人文教育,就是希望学生能有充分的选课自由、充足的课程组合,想尽办法给学生创造足够的机会,让他们参加、主持各类活动,不仅培养他们的学术能力,还要培养他们的团队领导力。

19、人生就象弈棋,一步失误,全盘皆输,这是令人悲哀之事;而且人生还不如弈棋,不可能再来一局,也不能悔棋。

20、福斯特引用的数据勾勒出一幅人文学科威望渐衰的惨淡景象:第二次世界大战进入尾声时,全美有11%的学生选择人文学科;20世纪60年代,这一比例涨到了17%;但现在,仅有6%左右的学生会学习人文学科。越来越多的同学被一些职业训练的专业吸引,如贸易、医药、科学和教育。“我们需要认识到这种心态的局限性,”维斯提耶如是说。“人文学科设立的根本目的并不是功利,它主要并不是来帮助人们找到工作的...人文学科的设置意图是为了能够培养个体,培养社会中的公民。”

21、Studyinghumanitiescanhelpstudentsunderstandthingsbetterandmoreclearly.

22、 1988年,刘学锴发表了题为《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的长篇专论,对缪钺45年前提出的“义山诗与词体之关系”作了全面深入的探讨。文章阐述了相互关联的两大问题:一是“从比较中说明义山诗的词化特征”,即通过元稹、李贺、杜牧、温庭筠等诗人与李商隐的比较,揭示出义山诗“词化特征”的五个方面,包括题材的细小化、内容的深微化、意境的朦胧化、意象的纤柔化和语言的圆润化;二是“论述义山诗对唐宋婉约词的影响”,这主要体现三大方面,即在绮艳之中融入身世时世之感与人生感慨、表现感伤情调和感伤美和时空交错与跳跃的章法结构。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前者主要着眼于义山诗与婉约词的相似之处;后者主要着眼于义山诗的词化质素对婉约词的深远影响。文章对这个问题的学理阐释,回应了缪钺先生向“研治中国文学史者”提出的任务,既说明了李商隐在文学史上的地位,也阐述了由诗到词的递嬗过渡和它们之间的传承关系。

23、这种本科专业的主辅修组合方式,林建华老校长有时称之为“嵌入式主辅修制”,我个人认为这个说法非常贴切。

24、教育部2009年推出本科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借着这股东风,北大哲学系、中文系、历史系、外国语学院、考古文博学院和元培学院等院系联合推出了“古典语文学”项目,后来还有艺术学院的加入。学校把这个项目确定为“北大人文基础学科本科拔尖人才项目”。该项目在新生入学第二学期选拔优秀学生,然后进行跨院系、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25、每个人都有一个本能的侵犯能量储存器,在储存器里,侵犯能量的总量是固定的,它总是要通过某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使个人内部的侵犯性驱力减弱。

26、Studyinghumanitiescanhelpyouunderstandthingsbetterandmoreclearly.Forexample,whenyoulookatapainting,youmaythinktoyourselfthat"thisisjustapieceofpainting",butbystudyingthehumanities,youwillbeabletoappreciatewhatthepaintingisandseehowmanyaspectsofcreationandpaintingmayhavefar-reachingsignificance.

27、可是,上面这些人文学科的自我辩护,已经讲了无数遍,也已经讲了很多年,看上去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否认可以反驳的,那么为什么人们仍然漠视人文学科?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文学者对自身的存在忧心忡忡?

28、请注意,这才是人文学科有必要存在的基础。我常常痛感的是,如今大学里的人文学科,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常常忽略这些看上去形而下的艰苦训练,却把那些浮光掠影、吟风弄月的本事,当作自己的看家本领;或者把大学严格的专业训练,仍然看成业余爱好和兴趣的延伸,看上去花团锦簇,实际上花拳绣腿。

29、没有尽善尽美的战略决策。人们总要付出代价。对相互矛盾的目标、相互矛盾的观点及相互矛盾的重点,人们总要进行平衡。最佳的战略决策只能是近似合理的,而且总是带有风险的。

30、德性就是知识或:美德即知识,愚昧是罪恶之源。

31、跨学科人文教育并不必然要让人文学科成为学生毕业以后的学术事业,但一定要让人文学科成为他们从事其他职业的学术基础。要想完成这样的工作,即使在学科齐全的北大,也无法由单一院系实现。跨院系联合培养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打破传统院系的壁垒,给未来的人文学者提供跨学科的基础知识、理论视野、问题意识和学术训练。

32、人文学科有自己的研究对象,以现在的学科体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语言、宗教等,但在现代社会,研究方式发生了根本的转变。

33、广积聚者,遗子孙以祸害;多声色者,残性命以斤斧。

34、换言之,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都被“前人”思考过了,我们这些“后人”再也不可能提出和发现任何原创或全新的问题了。初读此语,不免让人沮丧和气馁,然而,随着学术阅读的增加和学术经历的丰富,越来越觉得歌德此语的无比正确而又无可置疑;甚至发现,歌德此语亦非歌德原创而是“已被前人思考过”了。《圣经·传道书》曰:“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卡尔说:“我在学生时期就已经知道,我们能够想象得出来的任何一种意见,不管多么离奇古怪,多么难以置信,全都有某个哲学家说过。”18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说:“人类理智多少世纪以来已经用各种方式思考过了数不尽的东西,而任何一种新东西都几乎没有不和旧东西相似的。”20世纪美国媒介批评家尼尔·波斯曼再次强调:

35、曾经,中国也有过这样的时代。上世纪80年代文化热中,为什么是人文学者一呼百应,能够提出话题、影响公众?这些当然是人文学科的学者应当做的事情,特别是当你的嘴巴没有被封起来,你的大脑还能够自由和独立思考的时候。

36、在古代中国,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被称为“文”或“学”,譬如孔子少年即“有志于学”,儒生的标准即要“博学乎六艺之文”(《汉书•儒林传》),这是一门需要身体力行的学问。但在现代中国,人文学科在大学里成为一种客观知识,重在细致的梳理和新颖的解释。

37、大学里的人文学科,其核心使命首先是教书育人,文明的传承是第一位的任务,要让学生懂自己,懂自己的文明,懂自己的社会和国家。其次才是培养自身接班人的专业人才,从事学术研究,要让学生懂他人懂世界,在对异域文明的认识过程中加深对自身文明的体会和认识。

38、其实,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学问,当老师的,对于自己的学生,既不能过分漠视,也不能过多关爱,更不能过度役使。记得王瑶先生说过:已毕业的学生,我是不管的。他会关注你的脚步,关键时刻帮一把,但平日里不动声色,希望你自己往前闯。程先生的情况我不太了解,但我注意到,他的学生多有出息,但并非一个个“小程千帆”。这是十分可喜的局面。学问有传人,这固然很好;但如果弟子只会依老师的样画葫芦,那也没出息。说到底,上一辈人的才情、学识与成功,是无法复制的。

39、我们现在正经历一场第二次世俗化---这次不是宗教世俗化而是文化和人文学科的世俗化---帮助我们坦然面对自己的失落,帮助我们看到背后的更大逻辑。牢记宗教世俗化并不意味着宗教的末日,这一点很重要。同样真实的是文化世俗化,世俗化并不意味着文化的末日。就像宗教世俗化遭遇政治抵抗一样,文化世俗化也必然遭遇批判和抵抗。

40、这门哲学课程将围绕人生中有关孤独、爱恨、生死、迷惘、欲望等20个“大问题”展开,每个“大问题”分为5讲,为你讲述海德格尔、亚里士多德、叔本华、尼采、加缪、柏拉图、萨特等20位古今哲学家的思想体系,从中探索出属于自己的生命策略。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