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歇后语有哪些特点【文案整理30句】
admin 2023-02-27 10:42:23 文案短句 ℃歇后语有哪些特点
1、站干岸——-不沾事(湿)(第16回王熙凤)
2、刘备三上卧龙岗——就请你这个诸葛亮(比喻请的就是你)
3、可以预计,如果腾中重工收购民用悍马,很可能会重蹈联想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的覆辙,竹篮打水一场空。(参考消息2009年6月15日4版)
4、美国人在北平,在天津,在上海,都洒了些救济粉,看一看什么人愿意弯腰拾起来。太公钓鱼,愿者上钩。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毛泽东选集》四卷1384页)
5、望江楼,望江流,望江楼下望江流,江楼千古,江流千古
6、这类歇后语是利用同音字或近音字相谐,由原来的意义引申出所需要的另一种意义。看到这类歇后语,往往要转几个弯子才能恍然大悟,因而也更饶有兴味。有的书把它列入“双关语”一类,也是有道理的。
7、关羽立身处事以忠义为本,按儒家的说法,这跟关羽喜读《春秋》分不开。所谓“春秋大义”,就是指仁爱忠义等儒家思想。歇后语中有一条专门讲关羽喜读《春秋》:关老爷看春秋——一目了然。这条歇后语主要解释关羽对《春秋》十分喜爱,经常熟读。唯其熟读,所以“一目了然”。其本意并没有把关羽看《春秋》跟忠义联在一起。
8、④状语。歇后语做状语时,往往需要在歇后语后加上“地”之类的助词,例如:
9、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白骨精骗孙悟空——哄不住 牛魔王(罗刹女)的扇子——越煽火越大
10、印月井,印月影,印月井中印月影,月井万年,月影万年 (歇后语有哪些特点)。
11、(2)注的构成。注与引不同的是,它可以由一个单词构成,如“谷糠榨油——难”、“和尚到了家——庙(妙)”,或单词带上助词,如“喇嘛的帽子——黄了”、“蝎子的尾巴——毒啊”,但多数情况下还是由短语或句子构成。例如:
12、黄柏木作磐槌子——外头体面里头苦(第53回贾珍)
13、羊群里跑出骆驼来了——就只你大(第88回贾母)
14、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15、这类歇后语,则是用某种或某些物件作比方。了解设比物的性质,也就能领悟它的意思。
16、变异:有些共同语的歇后语,到了方言,会因应方言特点产生某些变异,如“粪坑关刀——文(闻)不能,武(舞)也不能”在粤语口语中则变形为“屎坑关刀——文唔得、武又唔得”。但在媒体中会顾及书面语的特点再次产生变异,如:
17、①一种是逻辑推理式的,说明部分是从前面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如: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林冲棒打洪教头--专看你的破绽下手;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
18、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第26回作者)
19、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0、若有人问他的绳甩子是马鬃的还是马尾的?他就说:“啥人玩啥鸟,武大郎玩鸭子。马鬃是贵重东西,那是穿绸穿缎的人拿着。”(《呼兰河传》182页)
21、• 35岁女医生被逼自杀:无理取闹的孩子赢了,他的一生就输了
22、关羽英雄一生,最后落了个失荆州、走麦城、被擒斩首的悲剧结局。歇后语对此倒有反映:关公失荆州——太大意。关公走麦城——大难临头。
23、关羽须髯甚美,为史书明载,红脸则是后世的创造。如《三国演义》说关羽“面如重枣”(重阳时的枣子)。三国戏、关羽戏中的关羽,一向是红脸。从戏剧脸谱源流讲,红脸关公始于宋、元时期,演出者以红脸代表“公忠”、正义。由于戏曲舞台的关羽是张红脸,庙堂上的关羽也都成了红脸,红脸关公于是家喻户晓,并成为关羽忠义武勇精神的象征。
24、在一般叙述性的语言中,可以使用歇后语单独充当句子,对事物、现象的性质、状态进行描述,如:
25、动词后的宾语(注)往往可以用同义的短语或词替换,如说成“死活想装模作样”、“这是多余的”,只不过生动性不如歇后语。
26、 这类歇后语是用客观的或想像的事情作比方。如果对设比事情的特点、情状有所了解,也自然能领悟后半段的“谜底”。
27、②一种是谐音的歇后语,它在前面一种类型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的要素.根据以上认识;如: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外甥打灯笼--照旧(舅).
28、歇后语是指由前后两部分构成的熟语,前一部分是比较显豁的意象,后一部分则对前一部分做深入的、进一步的解释,如“骑驴子看唱本——走着瞧”、“擀面杖吹火——一窍不通”等。刘叔新(2005)指出:“歇后语的‘歇后’,表明这种固定语在构造上的特点。前头一个比喻性的或含蓄的说法,像谜面一样,真意隐藏着而不清楚;歇下来停顿一会儿之后,后头接着才有一个真意的说法,像是谜底。”(145页?)反映出对歇后语本意理解的不同。
29、含着骨头露着肉——吞吞吐吐(第88回王熙凤)
- 上一篇:歌德名人名言【文案整理24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