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孔子经典语录大全【文案整理71句】

admin 2023-06-21 01:41:34 个性说说

孔子经典语录大全

1、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3、引申为:生活中人要学会知过改过,以后也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品德篇(孔子经典语录大全)。

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5、  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

6、(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不知道他怎么能立身处世?就象牛车没有了輗,马车上没有了軏,还靠什么行走呢?)

7、◆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8、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格,但在孔子身上却得到完美统后世人把它称之为“中庸”,奉为儒家的理想境界。

9、 良药苦于口而利于病,忠言逆于耳而利于行。——《孔子家语》

10、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摘孔子《论语》

11、  中国人讲惜食、惜衣,你要珍惜它,人贵惜福。

12、(释义)孔子说:“观察一个人的所作所为,考察他所走过的道路,了解他的心情、爱好,那么这个人的真实面目怎么隐藏得住呢?怎么能隐藏得住呢?”

13、孔子,名丘,字仲尼。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也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所教弟子无数,成名者有72人。他和弟子们一起,共同编著了儒家的代表作品《论语》,现存20篇,共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的文风,主要记录了孔子以及其在教学过程中与弟子们的言行,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和教育原则等等。《论语》与《大学》、《中庸》和《孟子》,被成为“四书”,另外加上《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通称为古代的“四书五经”。也是许多朝代文人们进行“科举考试”必考的内容。

14、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15、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6、然而他们理解错了,中庸不是中规中矩,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

17、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摘孔子《论语》

18、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孔子

19、解读:数百万军队的主师可以被俘获,而一个普通人的坚强意志却是任何力量都不能使他改变的。

20、(释义)孔子说:“君子懂得的是义,小人懂得的是利。”

21、(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求知的正确态度。)

22、解读:品行端正的人,心胸守着正理,坦荡宽舒;品行不端的人,心怀鬼胎,一天到晚感到不安。

2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同上)

24、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5、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徳,依于仁,游于艺。”——《述而》孔子名言

26、孔子说:“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27、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28、译文:聪敏好学,又能虚心地向地位低于自己的人请教,而不以为耻。

29、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30、孔子语录: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摘孔子《大学》

31、(君子的为人之道是:外表暗淡无色而美德日见彰显。小人的为人之道是:外表色彩鲜明,但渐渐地消失了。君子的为人之道还在于:外表素淡而不使人厌恶,简朴而有文彩,温和而又有条理,知道远是从近开始的,知道教化别人从自己做起,知道隐微的东西会逐渐显露,这样就进入圣人的美德中了。)

32、引申为:人生中一个人的目标越远大,前进就会越努力。

33、威廉.莎士比亚,是英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家、作家,也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作家,也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华人们喜欢称他“莎翁”。他的代表作主要有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和《麦克白》,四大喜剧《第十二夜》、《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和《皆大欢喜》。另外,他还写过154首十四行诗,四首长诗等。他被英国人称为英国的“戏剧之父”,马克思则称他为“人类最伟大的天才之一。”他还被赋予了“人类文学奥林匹斯山上的宙斯”称号。虽然莎士比亚的名气很大,但是,在中国,或者说对于东方文化的影响是很小的。在中小学的教科书里,很少见到他的戏剧内容,记得高中课文里只有《威尼斯商人》这一课。对于没有读过高中的人来说,莎士比亚是谁都一无所知,更不要说他的著作了。

34、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35、《史记》记载一日孔子先生子乘着一辆马车周游列国。来到一个地方,见有一孩子用土围成了一座“城”,坐在里面。孔子先生就问:“你看见马车为什么不躲开呀?”那孩子回答:“人们说您孔老先生上晓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情。可是,今天我见您却并不怎么样。因为自古到今,只听说车子躲避城,哪有城躲避车子的道理呢?”孔子先生愣了一下,问:“你叫什么名字?”孩子答道:“我叫项橐。”孔子先生为了挽回面子,就想出了一连串问题来难项橐,但是都被项橐巧妙的化解。

36、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

37、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38、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译文:有知识不会疑惑有仁义不会担忧有勇气不会恐惧。

39、◆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40、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同上)

41、(释义)孔子说:“有道德的人是不会孤单的,必定有志同道合的人来同他做伙伴。”

42、孔子说:“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颜渊》

4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译文:士不可不志向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肩负重任,路途遥远。

44、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同上)

45、孔子的人格,在他最爱的两个弟子上凝聚,他们一个叫颜回,一个叫子路。

46、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47、孔子说:“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雍也》

48、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49、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

50、君子义以为质,礼以行之,孙以出之,信以成之。君子哉!

51、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

52、大意:孔子说:“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遇到小事不能忍耐,就会扰乱了大事。”

53、 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

54、(君子普遍地团结众人,而不只是亲近少数几个人,小人则只勾结少数几个人,而不和大家亲近。)

55、(如果对这种行为能够容忍,那么还有什么行为不能容忍呢?)

56、解释:意思是不以向地位、学问较自己低的人请教为可耻。所以可以用“文”字作为他的谥号。

5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58、解释:早晨学得真理,当天晚上死掉也不后悔。”意思是指“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59、解释:孔子说:中等资质以上的人,可以告诉他深奥的道理;中等资质以下的人就很难让他了解深奥的道理了。

60、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6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6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摘孔子《论语》

63、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64、解释:孔子杜绝了四种弊病:没有主观猜疑,没有定要实现的期望,没有固执己见之举,没有自私之心。

65、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66、(释义)孔子说:“有了错误而不改正,这才是真正的错误呢。”

67、译文:孔子说:“复习旧知识时,又能领悟到新的东西,就可以凭着做老师了。”

68、译文:父母活着的时,子女不远游外地;即使出远门,也必须要有一定的去处。

69、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70、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