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韩非名句【文案整理88句】
admin 2023-06-26 01:37:44 个性说说 ℃韩非名句
1、1贵人或得计而欲自以为功,说者与之焉,如此者身危。(君主有时行事得当而想自居其功,而进言的臣下也参与其中,这样就会危及自身。)(说明∶反正什么功劳最终都是老板的,就算有成绩,也懂得及时急流勇退)
2、空谷足音,听到的却是自己的心。——诸葛菲菲
3、译文:能够安逸或得利,人们就会接近;有危害和祸患,人们就会远离。这是人之常情。
4、1安危在是非,不在于强弱。(一国的安危决定于君主的行为是否正确,而不决定于国力的强弱)(韩非名句)。
5、君人者释其刑徳而使臣用之,则君反制于臣矣。(君主听凭臣下私自施予刑罚与恩德,这样一来就会反为臣下所控制)
6、树橘柚者,食之则甘,嗅之则香;树枳棘者,成而刺人。故君子慎所树。(种植橘柚,吃起来是甜的,闻起来是香的;而种植荆棘,长大了却会刺伤人。)(说明∶栽培人时应格外谨慎)
7、(感悟)自出《韩非子·显学》这几句大意是:听到某种说法,没有用事实进行验证就加以肯定的人,是愚蠢的人;不能够肯定的事情却引来作为依据,是欺世骗人。
8、译文: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9、1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经常修剪枝叶,不能使枝大而主干小;枝大而主干小,就经常受不住风吹,经不起风吹,枝叶就会使树干折断。)(说明∶别让臣下的权力太大)
10、千钧重物依靠船就能浮起来,锱铢轻物没有船就会沉下去,并不是因为千钧轻而锱铢重,而是因为有没有依靠船的浮力这种势的差别。
11、恩怨不入公门。(不因私人之间仇隙而影响公务)
12、译文:君主言行浅薄,而将心意泄露无遗,行事不能周密慎重而失言泄露给臣下的,就会有亡国的祸患。
13、天地之间的无形之力,也在无形之中改变着天地。——浮歌
14、1禁奸之法,太上禁其心,其次禁其言,其次禁其事。(防止奸邪的办法,最好是禁止产生奸邪之心,其次是禁止传播奸邪的言论,再次是禁止奸邪的行为)
15、夫民之性,恶劳而乐佚。佚则荒,荒则不治,不治则乱,而赏刑不行于天下者必塞。
16、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示,故有大功。
17、数披其木,毋使枝大本小;枝大本小,将不胜春风;不胜春风,枝将害心。
18、《庄子》:有的仍含有辩驳的影子,但有些篇章带有驳论,论辩,对答,正面阐明自己的观点.开始演变为专题论文,中国的论文真正地确立了.
19、(感悟)出自《韩非子·五蠢》。寻常: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倍寻为常。这几句大意是: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不肯丢手;熔化灼烫的金子多达百镒,连最贪心的盗跖也不敢去拾取它。
20、译文:圣人处世,是不需要智虑与机巧的。因为不抛弃智虑机巧,就很难维持长久。
21、1强以其所不能为,止以其所不能已,如此者身危。(勉强君王去做他所做不到的事情,停止君王去做他所不能停止的事,这样一来,就会危及己身。)
22、偏借其权势,则上下易位矣。此言人臣之不可借权势也。
23、夫有材而无势,虽贤不能治不肖。故立尺材于高山之上,则临千仞之谿(xi1),材非长也,位高也。(有才干而没有权势,即使是贤人也无法控御不肖之徒。一尺长的木材树立在高山之上,就能俯瞰万丈深渊。这并非是木头长,而
24、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25、一手独拍,虽疾无声。——《韩非子.功名》简评:只有两只手互相拍打在一起,才能发出声响,如果只用一只手,即使速度很快,也不会发出声音。
26、感悟:纵观诸子百家,不只儒家讲“诚”,各家都非常重视“诚”。所谓“诚”首先要做到不自欺,其次才是真诚对待别人。
27、凡奸臣皆欲顺人主之心,以取亲幸之势也。是以主有所善,臣从而誉之;主有所憎,臣因而毁之。凡人之大体,取舍同者则相是也,取舍异者则相非也。
28、译文:进言的内容没有违逆的地方,言辞没有抵触的地方,之后才能施展才智展开论述。
29、(译:尽管你是一个强者,可是一定还有比你更强的人,所以不要在别人面前骄傲自满,自己夸耀自己。)
30、非天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逆人心,虽贲、育不能尽人力。
31、 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韩非子·备内》结合成夫妻,本身就没有血缘关系。没有成长时期相互扶持的恩德,自然有爱意就亲近,不爱就疏远。事在四方,要在中央。——《韩非子·扬权》处理各种繁杂的事物,一般都在当地进行。但是决策和命令,一定要从权力中心发出。越王好勇而民多轻死;楚灵王好细腰而国中多饿人。——《韩非子·二柄》越王勾践崇尚武力,越国人民大多视死如归。楚灵王喜欢腰细的女子,楚国女子为了瘦腰而宁愿忍受饥饿。正所谓上行下效。一国的君主喜欢什么,百姓就争相效仿什么,甚至达到极端的程度。
32、(感悟)出自《韩非子·难一》篇。大意是,欺骗性的自我吹嘘,不要很长的时间就会被识破;掩盖真相弄虚作假,不要多久就会被揭穿。
33、译文:依仗盟国的强大而怠慢邻国,依靠强大的靠山来欺侮其它国家的,有亡国的可能。
34、是以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也。故曰:自胜之谓强。
35、天地之发,执行不怠,我们都已经置身于,名为天下的权利漩涡之中了,但我们可以一起来建立一个,全新的韩国!
36、制在己日重,不离位日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
37、时有满虚,事有利害,物有生死。(时机的盈虚是并存的,世事的利弊是兼有的,事务的生死是一体的)(说明∶君主不可因为这些不可避免的得失而怨怒)
38、译文:不能亲近贤明的臣下,也不偏爱颇具才干之士。说明∶只保持工作关系,防止工作以外的关系,以免形成不良裙带、d群
39、赏析:这句话出自《韩非子·功名·第二十八》。只用一只手拍击,尽管非常用力,也不会发出声音。无论做任何事,一个人的力量都难以办到,这就需要与其他人产生一定的联系,并齐心协力,这样才能促进事情的发展。
40、1以肉去蚁,蚁愈多;以鱼驱蝇,蝇逾至。(用肉来驱赶蚂蚁,蚂蚁反而会越聚越多;以鱼来驱赶苍蝇,苍蝇也会越来越多。)
41、只有实行法治,以法治国,社会才会安定,人民才能遵法守法。相反,若贪赃卖法,举事不公,阿曲权贵,人民自然不服。
42、译文:重臣的d羽不是愚蠢而没有远见的人,就是败坏而不避奸邪之事的人。
43、存亡在虚实,不在于众寡。(一国的存亡要看权柄是否掌握在君主手里,而不应看国家武力的强弱)
44、故视强,则目不明;听甚,则耳不聪;思虑过度,则智识乱。(用眼过度,则视力下降;用耳过度,就会听力下降;用脑过度,就会思虑混乱)
45、散其d,收其余,闭其门,夺其辅,国乃无虎。
46、译文:治国之术大到不可估量,深到难以测量,考核臣下的言语与行为是否一致,检验他们的言行是否合乎法度,恣意妄为的立即诛杀,这样国中才不会出现祸患。
47、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夭死也。
48、赏誉薄而谩者下不用也,赏誉厚而信者下轻死。(君主的奖励与赞誉微薄,而出言有难以兑现,臣下就不会为其效力,君主的奖励与赞誉丰厚而且很少食言,臣下就会拼死效力)
49、利莫长于简,福莫久于安。(最大的利益莫过于简朴,最大的福泽莫过于安稳)
50、事有举之而有败,而贤其毋举之者。(事情有做了却不成功的,但这也胜过不去做的)
51、译文:不赦免死刑犯,不宽宥应受刑罚之人,赦免和宽宥都是权力的滥用。
52、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火的形态看起来是严酷的,所以很少有人被灼伤;水的形态看起来是柔弱的,所以经常有人淹死)
53、译文:下等的君主尽自己的才能,中等的君主能够竭尽他人的力量,上等的君主能够竭尽他人的智慧。
54、如果实行严刑峻法,那么人人畏法不敢犯事,故可以禁止暴乱,若实行儒家的厚德仁政,人就有恃无恐,则难以制止乱事。对法家思想中的合理部分可以批判地继承。
55、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56、夫妻者,非有骨肉之恩也,爱则亲,不爱则疏。
57、作为秦国的法家代表,备受秦王嬴政赏识,但遭到李斯等人的嫉妒,最终被下狱毒死。他被誉为得老子思想精髓最多的二人之一(另一人为庄周)。著有《韩非子》一书,共五十五篇,十万余字。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呈现韩非极为重视唯物主义与效益主义思想,积极倡导君主专制主义理论,目的是为专制君主提供富国强兵的霸道思想。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其经典著作中的200句名言。
58、澹台子羽,君子之容也,仲尼几而取之,与处久而行不称其貌。
59、众人助之以力,近者结之以成,远者欲之以名,尊者载之以势。
60、译文:臣下行事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所以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做事,竭尽全力也不会有怨言。
61、(感悟)出自《韩非子·大体》。这两句大意是:不要吹开皮上的毛发去寻找其间的小疤痕,不要洗掉污垢去细察难以知晓的毛病。
62、1大心而无悔,国乱而自多,不料境内之资而易其邻敌者,可亡也。(狂妄自大而不思悔改,国内混乱而自我夸耀,不理解本国实力而轻视邻国并与之为敌的,有亡国的可能。)
63、译文:只要有利益,他们就会忘掉恐惧和憎恶,而都变得象孟贲一样。
64、1省同异之言以知朋d之分,偶叁伍之验以责陈言之实。执后以应前,按法以治众,众端以参观。(通过观察臣下的言语差异来区别朋d,通过对臣子行为来辨别陈言是否可靠;以事后的结果与之前的言论相对照,根据法律治理民众,
65、译文:听信旁人的言语而亲近我的,必定还会因为听信别人的言语而责怪我。
66、(解析)人的欲望是没有止境的,被欲望吞噬永不满足的人,可能一生都会困于烦扰痛苦中,得不到解脱。
67、以目失镜就无法刮脸剃须为喻,说明身失道就不辨是非的道理,强调了立身行道的重要意义。
68、译文:采取同样行动的人,不可不加以审查,可能有不同的原因
69、译文:使他国之人显贵而凌驾于国内旧臣之上的,有亡国的可能。
70、译文:将便宜的东西放在幽静偏僻的地方,及时是曾参、史猷那样的高洁之士也有盗取的嫌疑,将百金悬挂在闹市,即使大盗也不会去抢夺。
71、制在己曰重,不离位曰静。重则能使轻,静则能使躁。(权柄在手就是所说的重,不离本位就是所说的静。持重者能够控御轻浮者,宁静者能够克制急躁莽撞)
72、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泽;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73、(解析)中国有句古话叫“聪明反被聪明误”。巧妙而狡诈的“机智”,往往会适得其反;拙朴的诚,才能最终赢得人们的信赖。
74、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
75、译文:所以君主亲自掌握赏罚之权,那么群臣就会畏惧他的刑罚而追求他的奖赏了。
76、1臣得树人,则主失d。(如果臣下有权任免官员,那么君主就会失去心腹之人。)
77、1医善吮人之伤,非骨肉之亲也,利所加也。(医生善于吸吮病人疮口的脓血,二者之间并非有血缘关系,只是存在利益罢了。)
78、解读我的世界非常危险,你最好小心 ----卫庄
79、(感悟)自出《韩非子·解老》。这几句大意是和氏之璧,无须用五彩来装饰它;隋侯之珠,无须用白银黄金来装饰它。因为它们本来的质地已经美得无与伦比了,没有什么东西足以用来装饰它们。
80、10臣闭其主,则主失位。(臣下闭塞君主获得信息的渠道,那么主上就会丧失其君位。)
81、(感悟)出自《韩非子·显学》。这两句大意是:冰块与炭火不能放在一个容器里,严寒与酷暑不能在同一个时间来到。
82、1愚者难说也,故君子难言也。(愚鲁的人很难被说服,所以君子进言也是很困难的。)
83、千乘之君无备,必有百乘之臣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万乘之君无备,必有千乘之家在其侧,以徙其民而倾其国。
84、感悟:千里大堤,狂风巨浪未能移其毫厘,可谓牢不可破。然而蝼蚁入侵,日削月割,大堤最终倒塌。细节性的问题往往会成为致命的问题,对待事物不能忽视细节,微小的事物一旦被忽略就会由小引大,终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后果。
85、小信成则大信立,故明主积于信。赏罚不信,则禁令不行。
86、译文:赏罚没有法度,国家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国家所占有。
87、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 上一篇:小学生经典名言名句大全【文案整理8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328℃公司团建三句半台词【文案整理87句】
- 251℃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警句【文案整理20句】
- 237℃有涵养的个性签名女人八个字【文案整理35句】
- 237℃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句子【文案整理55句】
- 175℃做人先立德的名人名言【文案整理77句】
- 171℃进击的巨人语录经典【文案整理67句】
- 167℃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造句【文案整理73句】
- 166℃十二种说明方法及例句【文案整理60句】
- 162℃发誓最狠的话【文案整理25句】
- 155℃邪不压正经典台词【文案整理50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