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团结就是力量创作于哪一年【文案整理34句】
admin 2023-07-01 03:39:46 个性说说 ℃团结就是力量创作于哪一年
1、《团结就是力量》是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的歌曲,创作于1943年6月。
2、《团结就是力量》深刻回答了“文艺创作应该坚持怎样的导向”。《团结就是力量》是扎根群众创作出来的,同时也是通过群众传唱的。当年演出结束时,演职人员都跑到场地中间,互相挽着臂膀共唱这首歌,周围的老百姓被眼前的气氛所感染,纷纷站起来互动,之后这首歌在北平唱、在重庆唱、在昆明唱,传遍全国。《团结就是力量》的诞生和传唱过程启示我们,文艺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
3、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指出:“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中国共产d百年史是一部团结带领人民为美好生活共同奋斗的历史。”这一论断深刻揭示了d注重团结、巩固团结、发展团结的优良作风和历史传承。《团结就是力量》诞生以来,唱响于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不断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为d团结带领人民不断取得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团结就是力量创作于哪一年)。
4、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为《团结就是力量》的创作产生提供了思想指引。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提出,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深入生活,反映生活。1943年春天,西北战地服务团一部分人来到晋察冀边区平山县滹沱河旁的北庄村,他们深入乡村体验生活,进行文艺作品创作。1943年6月,卢肃和牧虹在北庄村创作出歌剧和同名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激昂旋律唱出了人民心声,迅速唱响全国。《团结就是力量》是歌声更是号角,在黎明前最黑暗的阶段,鼓舞全国人民团结起来,浴血奋战,夺取抗日战争伟大胜利。
5、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杀光、烧光、抢光”“三光”扫荡的疯狂政策,牧虹和卢肃都随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
6、 《团结就是力量》的词曲作者牧虹、卢肃都是徐州人。牧虹1918年出生,原名赵鸿模,自幼就极富艺术表演才能。抗战开始后,辗转于成都、重庆、延安等地。在延安,他在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中担任朗诵任务,被评为“延安模范青年”,由毛泽东亲自颁发纪念奖章。1942年,牧虹加入中国共产d。卢肃,1917年出生,原名卢方平,自幼酷爱音乐,对流行于家乡的民间戏曲、民间音乐十分着迷。1937年,卢肃进入抗敌剧社,1938年参加北平学生移动剧团到达革命圣地延安。1939年,卢肃加入中国共产d。在延安,牧虹和卢肃成为鲁艺的同学,牧虹在文学系学习,卢肃在音乐系学习。1939年春,他们二人积极响应d中央的号召,穿过敌人封锁线,历尽艰险,于7月份到达晋察冀边区,并分别担任华北文艺学院文学系和音乐系的老师。
7、音乐与歌词一样,气势充沛,奔放热烈。作曲家卢肃,发挥了高度的艺术想象和才华,对歌词做了超乎常规的精心处理,特别强化重点字的听觉感染力。以完整的两拍一小节突出两个“团”字。紧接着,后四句旋律又借助弱起节奏的处理,在弱拍上弱化虚字“这”“比”“让”,而以强拍突出实词“铁”“刚”“硬”“强”的声乐形象。全曲以C大调调性,围绕大三和弦135主音展开进行曲式结构,铿锵有力。没有7两个偏音的五声音阶,不仅让旋律朗朗上口,也使歌曲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其中的连续六度大跳,更是让歌曲充满了一往无前的向上的张力、势如破竹的豪情和气势。歌曲后半篇,四个“向着”旋律节奏从紧凑密集,犹如冲破反动派的封锁,行进到舒展开阔的阳光下。
8、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里边有哪些歌曲?分别是谁唱的?
9、这是一首充满人民性、散发经典魅力的群众歌曲,是歌词与音乐高度统一的声乐作品。
10、如今,每当国家遇到困难时,《团结就是力量》就会唱响,它像战斗号角一般,鼓励人们团结一心战胜困难。一首为“减租减息”而作的抗战歌曲,在每一个时代都能找到它的位置,它成了一首在每个时代都被唱响的“流行曲”,而且从不过时。
11、《打靶归来》是总政歌舞团合唱队演唱的一首歌曲,收录在专辑《百年经典4:花儿为什么这么红》当中。
12、《英雄赞歌》是由公木作词,刘炽作曲,张映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中国共产d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演唱的革命歌曲,该曲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发行于1964年。
13、1942年,牧虹加入共产d,并来到了晋察冀边区被任命为了西北战地服务团戏剧队队长。当时的敌人对根据地展开疯狂大扫荡,牧虹和他的战友们组织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文艺表演,宣传抗战救国的思想。
14、《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的一个小村子。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的困难时期。为了反对日寇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卢肃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15、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歌,歌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原为《八路军进行曲》,由张松如(公木)作词,郑律成作曲,创作于1939年,是组歌《八路军大合唱》中的一首。
16、卢肃,原名卢方平,1917年出生,也是徐州人。他1938年年底,来到延安的鲁迅艺术文学院音乐系学习、任教。第二年夏天,卢肃被调到晋察冀华北联合大学音乐系任教、后任系主任。
17、卢肃说,“这首歌在音乐上,不但有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而且曲调流畅。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容易上口。虽然是进行曲的风格,却又充分运用了五声音阶的素材,使作品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的音乐风格。在当时没有电台广播的环境下不胫而走唱响全国,并且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久唱不衰。从解放战争起,《团结就是力量》不但在北平唱,还在重庆唱,在昆明也唱。人们把它当成是一首全国民主运动的战歌,这一切我当时并不知道。直到1950年中国人民唱片厂约请中国儿童剧院录制这支歌时(任虹指挥),才邀我到场说明情况,正式认定它是牧虹和我的作品。在此次录音时,并由我订正了曲谱在秘密流传中形成的讹错。后来,由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的《团结就是力量》油印本,邀我来鉴定,发现这个歌本没有作者的姓名,而且歌曲还是印在一本油印的账册里。”这个歌本生动地显示了《团结就是力量》在白色恐怖的环境下,冒着风险流传的情况。《团结就是力量》还曾在日本的民主音乐运动中传唱,在越南人民的反侵略战争中传唱。据在越南工作过的音乐家安波介绍,胡志明主席就不止一次地指挥群众唱《团结就是力量》。
18、当时服务队到达平山后,朝夕和百姓生活在一起,不仅组织群众生产自救,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还走入乡村做演出宣传。广大农民为争取合法权利,奋起斗争的行为和勇气触动了这些文艺工作者。
19、团结出凝聚力,激发起自力更生、发愤图强的精神力量。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d领导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无论是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还是开展全面的大规模社会主义建设,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都得益于团结产生的强大凝聚力。
20、《红星照我去战斗》是由邬大为、魏宝贵作词,傅庚辰作曲,李双江演唱的歌曲,是电影《闪闪的红星》的插曲,后收录于李双江1999年发行的专辑《再见吧妈妈》中。
21、摄制一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公益广告和电视形象宣传片
22、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倡文艺工作者要更进一步地深入生活,反映生活,为人民群众服务。牧虹和卢肃所在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也响应号召,组织小分队深入农村、扎根群众,投入到当地减租减息斗争和保卫麦收的工作中。他们和当地群众朝夕相处,不仅组织群众生产自救,领导农民开展减租减息运动,还走入乡村做演出宣传。火热的生活给了他们无尽的创作灵感,他们一边忙于教学工作,一边从事文艺创作。牧虹以卓越的表演才能,成功地塑造了《带枪的人》中的列宁、《前线》中的盖达尔政委、《白毛女》中的杨白劳等艺术形象。同时,他还创作了《女八路》《红袄子》《我爱八路军》等一批话剧和歌剧。卢肃也谱写了大量的抗战作品,有大合唱、歌剧和许多群众歌曲,像《华北人民进行曲》《春耕大合唱》《毛泽东之歌》等,都很受欢迎,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23、1943年抗战最艰苦之时,八路军以百团大战取胜闻名,蒋介石不仅消极抗战,且联合日军伪军将军事重点放在打压八路军身上。晋察冀片区的山区老百姓生活特别苦,给地主纳租特别重,当时提出要减租减息,《团结就是力量》就是为了配合减租减息这一次运动而写出来的。
24、《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以下是我分享的团结就是力量歌词,希望大家喜欢。
25、《英雄赞歌》是由公木作词,刘炽作曲,张映哲、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政治部文工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济南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和中国共产d中央军事委员会政治工作部歌舞团演唱的革命歌曲,该曲是电影《英雄儿女》的插曲,发行于1964年。
26、除了为群众、战士们开展多种多样的文艺表演外,卢肃和牧虹还积极参加平山等地的减租减息活动,他们希望创作新的作品,鼓舞大家的战斗精神。
27、牧虹的歌词极其精彩。它短小精悍,共68字,晓畅如话,没有一个冷僻难懂的生字。语言节奏非常讲究,不求整齐单而是在“团结”这一主词的统摄下,简洁而富于变化。从“团结就是力量”到“这力量是铁,这力量是钢”再到“比铁还硬,比钢还强”,6字、5字、4字,节奏越来越急促密集,宛如出膛的子弹,带着火光直奔敌营。各联之间环环相扣。二联歌词承接首联歌词的“力量”,以“钢”和“铁”比喻。三联歌词紧扣着“钢”和“铁”的力量,用“比”来升华,突出人民团结的精神力量比铁硬、比钢强。在艺术中,重复是一种强化印象和力量的修辞手段。作者运用了重复但没有简单重复,而是局部精细变化的重复。歌曲下半篇从形象化的说理转折,昂扬着对“团结”热烈而瑰丽的畅想。优秀的艺术作品都富于对时代和历史的深刻洞见。歌词中“向着法西斯蒂开火,让一切不民主的制度死亡”,使主题获得了新的广度和深度。最后以3个“向着”起首的排比句一气呵成,人民心潮逐浪,一浪高过一浪。全曲在“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的豪迈之词中结束,展现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可以说,全篇朴素而不失深刻,简约而不失丰富。
28、01|一个红色基地|淄博·焦裕禄纪念馆(故居)
29、《团结就是力量》在音乐上继承了民族音乐的优秀遗产,吸收了外国近代音乐的艺术成就。该曲歌词朗朗上口,节奏铿锵有力,体现了抗日战争最艰难时期,八路军和老百姓团结一致,奋勇抵抗日寇侵略的决心。这首歌以激昂慷慨的情绪,雄壮有力的气势,表现出人民群众为创建新中国而团结战斗的坚强意志。
30、记者乘坐高铁来到石家庄,再搭乘石家庄到西柏坡的长途班车,路经平山县城到达西柏坡。一路上,两边的丘陵山路间总能看到中共中央各个机构旧址的指路牌,一队队探访红色圣地的游人穿梭往来于公路两旁。记者在终点站西柏坡景区下车,经人指点又搭乘摩托车转过山路才来到北庄村。村口新竖起的石牌楼上镌刻着北庄村三个字,进村的大道笔直平坦,循着进村的路不远就是村部的院落,一台台挖掘机正在修整村中的各条道路,北庄村一片兴旺繁忙的景象。一队石家庄中级人民法院的探访团来到村部门前,站好队形便激情唱起《团结就是力量》。一行人在副村支书王丹的带领下来到村中的小广场,这里有1941年9月14日,日军屠杀北庄村53位村民的木虎峪惨案纪念碑。广场上,一排临时展板,向造访者讲述着北庄村的历史。
31、05|(红领巾奖章)济南市兴济小学三(1)赵汝来中队争创红领巾奖章二星章进行时
32、 《团结就是力量》色彩鲜明,曲调流畅,节奏有力,朗朗上口,简单易学,整首歌曲带有铿锵有力的进行曲节奏,同时具有浓烈的中华民族音乐风格,音乐节奏的接连向上六度大跳进,是这首歌曲的与众不同之处,能激发起传唱者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念。
33、1943年,抗日战争进入到了相持阶段。我d领导下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也进入最紧张、最残酷和生活最艰苦的时刻。这一年的夏天,一支由文艺工作者组成的西北战地服务团,来到了河北省平山县一个名叫东黄泥的小山村。他们是为了体验生活而来。这里正在进行一场农民们“减租减息”的土地运动。服务团里,深受土地运动鼓舞的卢肃和牧虹就在老乡屋后的山坡上,写下了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 上一篇:好句好段摘抄有出处【文案整理4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365℃公司团建三句半台词【文案整理87句】
- 262℃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句子【文案整理55句】
- 256℃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警句【文案整理20句】
- 249℃有涵养的个性签名女人八个字【文案整理35句】
- 193℃进击的巨人语录经典【文案整理67句】
- 188℃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造句【文案整理73句】
- 176℃做人先立德的名人名言【文案整理77句】
- 174℃十二种说明方法及例句【文案整理60句】
- 172℃发誓最狠的话【文案整理25句】
- 156℃邪不压正经典台词【文案整理50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