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文案整理54句】

admin 2023-07-02 02:40:18 个性说说

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

1、匡衡勤奋好学,但家中没有蜡烛。邻家有蜡烛,但光亮照不到他家,匡衡就在墙壁上凿了洞引来邻家的光亮,借以读书。同县有个大户人家,家中有很多藏书。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奇怪,问他为什么,他说:“我希望看你家里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

2、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他常常读书到深夜,很疲倦,常打盹,直想睡觉.他也想出了一个方法,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就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这就使苏秦"刺股"的故事.

3、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

4、囊萤:晋代车胤少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家境贫穷,勤学苦读。

5、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孙权说:"时间嘛,要自己去挤出来。从前汉光武帝在行军作战的紧张关头,手里还总是拿着一本书不肯放下来呢!为什么你就没有时间呢?"

6、磨穿铁砚:把铁铸的砚台都磨穿了。比喻读书用功,有恒心。

7、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非常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8、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一》:“(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北宋李昉等《太平御览》卷三六三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9、  人物:匡衡,西汉经学家、丞相。匡衡擅长经学,并以解说《诗》而著名。后官至丞相,颇有名声,曾为诛杀权臣石显作出贡献。后被以贪污弹劾,病逝。  

10、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见《尚友录》卷四。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见《晋书·车胤传》。形容刻苦攻读。(勤奋好学的成语故事)。

11、停了停,孙权又说:“你的事情总没有我多吧?我并不是要你去研究学问,而只是要你翻阅一些古书,从中得到一些启发罢了。”

12、  人物:孔子,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之被后世尊为孔圣人。  

13、废寝忘食 ( fèi qǐn wàng shí ):废:停止。 顾不得睡觉,忘记了吃饭。形容专心努力。

14、匡衡就到他家去做雇工,但不要报酬。主人感到很奇怪,问他为什么这样,他说:“我希望读遍主人家的书。”主人听了,深为感叹,就借给匡衡书(用书资助匡衡)。于是匡衡成了一代的大学问家。

15、祖逖和幼时的好友刘琨一志担任司州主簿。他与刘琨感情深厚,不仅常常同床而卧,同被而眠,而且还有着共同的远大理想:建功立业,复兴晋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一次,半夜里祖逖在睡梦中听到公鸡的鸣叫声。

16、勤:勤奋;补:弥补;拙:愚笨,笨拙。只要勤奋就能弥补先天的不足。

17、汉时一人叫匡衡,勤奋好学。 他是一个穷蛋,白天干活卖力气,晚上他才能读书。但又买不起炭火更置不起蜡烛,一到鸡归窝,天渐黑时,就无法看书了。但他又睡不着。

18、  出处:《资治通鉴》,初,范阳祖逖,少有大志,与刘琨俱为司州主簿,同寝,中夜闻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19、把与邻居相隔的墙上凿开一个洞,偷偷地借邻舍的烛光读书。现在用这个成语来形容读书十分刻苦的人。

20、由于孙敬刻苦学习,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东汉著名政治家,纵横家,大学问家。

21、  出处:《晋书》,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

22、东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二:“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

23、因怕困倦影响学习,而把头发束起来吊在屋梁上,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学习十分刻苦。

24、宋·祝穆《方舆胜览·眉州·磨针溪》:“在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25、囊萤:唐代房玄龄等《晋书·车胤传》记载,晋代车胤年少时家贫,苦学不倦,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数用来照明,夜以继日地读书。映雪:《孙氏世录》记载,晋代孙康,聪明而好学,家贫无油,冬天常映雪读书。

26、  人物:这个典故的主人公是游酢、杨时两位。

27、  出处:《新唐书》:“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李密)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

28、一个夏天的晚上,车胤在院子里摇头晃脑的背书,忽然有一句不会,想找书看看,可是没有灯。这时,他见萤火虫在飞舞光点斑斑,在黑夜中分外耀眼。车胤机灵一动,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起来,不就有灯了吗。说做就做,车胤用白绢做了一个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袋子虽不怎么明亮,但看书还是将就能用。从此,晚上时间又被车胤充分利用。

29、  出处:《颜氏家训》,(梁)元帝在江荆间,复所爱习,召置学生,亲为教授,废寝忘食,以夜继朝。

30、圆木警枕( yuánmùjǐngzhěn)

31、东汉时候,有个人名叫孙敬,是著名的政治家。开始由于知识浅薄得不到重用,连家里人都看不起他,使他大受刺激,下决心认真钻研,经常关起门,独自一人不停地读书。每天从早到晚读书,常常是废寝忘食。

32、隋朝时的李密非常专心向学,分秒不愿浪费。有一次他要去绥山,怕途中耽搁太多时间,出发之前他用蒲草编织成鞍子放在牛背上,把要阅读的书挂在牛角上,一边骑牛一边读书,十分专注。连当时大臣杨素经过,也丝毫没有察觉。勤学专注之功令人敬佩。

33、利用月光来照明读书。形容家境清贫,勤学苦读。

34、春秋时期的书,主要是在竹简上写字,一根竹简多则几十个字,少则八九个字,一部书要用许多竹简。通过牢固的绳子之类的东西按次序编连起来才最后成书。通常,用丝线编连的叫"丝编",用麻绳编连的叫"绳编",用熟牛皮绳编连的叫"韦编",其中为熟牛皮绳最为结实。像《周易》这样厚重的书,当然是由许许多多竹简通过熟牛皮绳编连起来的。

35、悬梁刺股:把头发系在房梁上,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以防止打瞌睡。形容刻苦发奋读书学习。

36、积雪囊萤:积雪:南朝孙康映雪读书。囊萤:晋代车胤把萤火虫装在口袋里,借荧光读书。形容刻苦攻读。

37、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白天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十分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找了一只白绢口袋,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38、囊萤映雪:囊萤:晋代车胤,小时家贫,夏天以练囊装萤火虫照明读书;映雪:晋代孙康冬天常利用雪的反光读书。形容学习刻苦勤奋。

39、晋朝时候,有一个人名叫孙康,非常好学。他家里很穷买不起灯油,夜晚不能读书,他就想尽办法刻苦地学习。冬天夜里,他常常不顾天寒地冻,在户外借着白雪的光亮读书。(孙康映雪苦读)

40、用萤火虫照明读书,借着雪光读书。形容非常好学,抓住一切机会、利用一切条件刻苦学习。

41、寝:睡觉;餐:吃饭。顾不上睡觉,忘记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吃饭、睡觉都顾不上了。

42、邻居瞧不起比他们家穷的人,就说:“既穷得买不起蜡烛,还读什么书呢!”匡衡听后非常气愤,不过他更下定决心,一定要把书读好。

43、春秋时的书,主要是以竹子为材料制造的,把竹子破成一根根竹签,称为竹“简”,用火烘干后在上面写字。竹简有一定的长度和宽度,一根竹简只能写一行字,多则几十个,少则八九个。

44、班主任工作计划及工作手册/班级管理课件与论文

45、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之前,我国书籍的主要材料是用竹简木牍编联而成的。一部书要用很多的竹简木牍,这些竹简木牍要用绳子编连起来。孔子晚年喜欢读《易》这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就这样,把编联竹简木牍的熟牛皮也磨断了几次。孔子对《易》熟烂如心了,但还谦虚地说:“假如让我多活几年,我就可以完全掌握《易》的文与质了。”

46、这个成语故事是由“囊萤”和“映雪”两个典故组成的。“囊萤”出自《晋书•车胤传》:“车胤恭勤不倦,博学多通,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以夜继日焉。”。“映雪”则出自《孙氏世录》:“孙康家贫,常映雪读书。”

47、白话翻译:匡衡,字稚圭,勤奋好学但是没有蜡烛,邻居有蜡烛但是照不到,于是匡衡凿穿了墙壁让光穿过墙壁,匡衡就靠这光芒读书。

48、间延长一些,但先生总是以鸡鸣叫为准,于是诸葛亮想:若把公鸡鸣叫

49、南齐有一读书人叫江泌,他白天要工作,只有晚上有时间读书,但家贫买不起灯,只好利用有月光的夜晚读书。他每当读到月亮西斜时,就搬一张梯子搁在墙脚下,站在梯上读,月光逐渐下坠,他也一级一级升高,一直爬到屋顶。

50、争分夺秒 ( zhēng fēn duó miǎo ):一分一秒也不放过。形容充分利用时间。

51、早睡早起,劳逸结合,少看电视,最晚不超过10点。

52、司马光从小到老,一直坚持不懈地学习,做官之后反而更加刻苦。他住的地方,除了图书和卧具,再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很简单:一架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的时候,一睡就是一大觉。圆木枕头放到硬梆梆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惊醒了就会立刻爬起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53、杵:短棒。“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比喻只要有决心,肯下功夫,多难的事都能做成功。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