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得陇望蜀【文案整理35句】

admin 2023-07-04 02:14:36 个性说说

得陇望蜀

1、很多人主张这个时候应该一鼓作气,乘胜追击,拿下蜀郡。提出这个建议的有两个人,一个就是刘晔,还有一个司马懿。

2、    陇:指甘肃一带;蜀:指四川一带。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比喻贪得无厌。(得陇望蜀)。

3、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邦(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后来”既平陇,复望蜀”就演变为成语”得陇望蜀”,意思也变成形容得寸进尺,贪心不足了。既是褒义词,又是贬义词。

4、回到京都,刘秀给岑彭去信说:"两城若下,便可带兵向南击破蜀虏。人若不知足,即平陇,复望蜀。"意思是平定陇后不应满足,紧接南下平定蜀。

5、“得陇望蜀”这个成语通常被看作贬义词,用来比喻某人贪心、不知满足,得寸进尺。但也有人认为,得陇望蜀的原意并非如此,它不仅没有贬义,反而带有褒赞的意思。

6、东汉初年,隗嚣(ao)割据陇地,公孙述割据蜀地,自立为王,二人相互勾结,对抗朝廷。建武八年,光武帝刘秀与大将岑彭率军攻破天水(今属甘肃省),岑彭又与偏将吴汉把隗嚣包围在西城。公孙述派兵来援救隗嚣,驻扎在上邽(gui),光武又派盖延、耿弁包围之,自己回兵东归。

7、建武八年(公元32年),刘秀率大司马吴汉、大将军岑彭向西进军,讨伐隗嚣,以图完成国家的统一。东汉军队一路高歌猛进,很快拿下了天水,隗嚣兵败后逃到了西城(今甘肃陇南盐官镇一带)。刘秀便派吴汉和岑彭包围了西城,公孙述眼看唇亡齿寒,就派兵援救隗嚣,刘秀就派大将盖延、耿弁(gěng yǎn)迎击公孙述。

8、(反义词): 心满意足、称心如意、如愿以偿

9、  建兴九年春,诸葛亮率军四出祁山。魏大将军司马懿督军迎击。诸葛亮于上邽(今甘肃天水)击败魏军,抢收小麦,充实军粮后撤回祁山。

10、  魏太和元年,诸葛亮统军10万,进驻汉中,开始谋划攻打曹魏。次年春,诸葛亮率军出祁山,这是第一次出祁山。

11、《东观汉记·隗嚣(áo)传》:“西城若下,便可见兵,南击蜀虏。人苦不知足。既平陇,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12、另派侯丹率二万人拒守黄石(今四川涪陵东北横石滩),岑彭留臧宫于平曲拒蜀兵主力延岑,而自率军折回江州,溯江西上,袭破黄石,倍道兼程二千余里,迂回岷江中游,占领武阳(今四川彭山东),进击广都(今四川成都市南,岷江东北岸),公孙述派人刺杀岑彭,刘秀命吴汉率兵三万赶到前线,接替岑彭指挥。

13、出处:《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14、出处:出自《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

15、     司马懿也对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

16、虽然得陇望蜀的典故最早发生在刘秀身上,然而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这样一段和这个成语相关的故事:公元214年,曹操对汉献帝发动了最后的一击:废后,伏皇后被废,曹操之女曹节为后。这是除了废帝之外对汉室最大的打击了,汉献帝默默地看着皇后被拖出去却没有忠臣响应,他自己明白下一步就是自己退位了。

17、  自建武元年(公元25年)至建武六年(公元31年)初,经过近六年的东征西讨,先后消灭掉了赤眉军、刘永、张步、苏茂、董宪的势力,此时的刘秀已经控制了除陇右和巴蜀之外的广大中原之地,基本上统一了中国的东方,与西北陇右的隗嚣、西南巴蜀的公孙述形成了鼎足之势。  建武五年(公元30年)四月,光武帝至长安,告隗嚣将派建威大将军耿弇等七将军从陇西攻蜀,隗嚣反对,并派大将王元率兵据陇坻(今陕西陇县西北),伐市塞道阻止汉军进攻,四月,汉军沿渭北平原翻陇山仰攻陇坻,结果大败。  王元跟踪追击,幸马武率精骑断后,使汉军得以撤回,刘秀留耿弇守漆县(今陕西彬县),冯异守栒邑(今陕西旬邑东北),祭遵守沂县(今陕西陇县南),另调吴汉由洛阳西进,在长安集结兵力,隗嚣乘胜派行巡攻栒邑,王元取肝县,均被击败,时割据河西的窦融已归附刘秀,进攻金城(今甘肃兰州市西北),击破助隗嚣的羌族豪强何封等部,隗嚣腹背受敌,隗嚣大将马援也在隗嚣反汉时归附于汉,光武帝给其精骑五千,招降隗嚣部属和羌族豪长,从内部分化瓦解隗嚣,隗嚣上书刘秀表示亲善,企图以此作为缓兵之计,未遂,即派使向公孙述称臣。  建武六年(公元31年)春,公孙述立隗嚣为朔宁王,出兵援陇,秋,隗亲率步骑三万进攻安定郡(郡治高平,今宁夏固原),进至阴架(今甘肃泾川东),另派部队进攻肝县,企图夺取关中,冯异、祭遵分别击败,次年春,来歙率军二千,秘密从番须、回中,袭占略阳,威胁嚣所据冀县,隗嚣集中精锐反攻略阳数月未克。     闰四月,刘秀利用隗嚣顿兵坚城、士卒疲惫之机,进兵高平第一城,窦融也率河西步骑数万前来会师,汉军分路挺进陇山,招降瓦亭守将牛邯等隗嚣大将十三人,属县军队十余万皆降,略阳围解。隗嚣率残部逃奔西城,汉军占领天水郡。适值农民军余部复起,京师骚动,光武帝赶回洛阳。  同年十一月,岑彭水灌西城时,隗嚣部将王元、行巡、周宗率蜀援军五千人赶到,从高地反击,汉军措手不及,王元等突入西城,迎隗嚣入冀,时汉军补给困难,粮食已尽,各部被迫出陇西,隗嚣收拾残部,一时又夺占陇西数郡,九年正月,隗嚣死,部众拥立其少子隗纯为王。  建武七年(公元32年)八月,耿弇、寇恂攻破高平第一城,十月,来歙、盖延攻破落门,王元只身逃奔公孙述,隗纯等投降,此战,历时4年,陇西始平定。  平陇战后,刘秀即从南、北两个方向,对益州的公孙述展开攻势。  建武十一年(公元35年)三月,大司马吴汉率荆州兵六万,马五千匹,于荆门与岑彭会合,沿长江西上入蜀;来歙、盖延率诸军自陇西南下攻河池入蜀,南线岑彭军溯江西上,攻克荆门,俘程讯,斩任满,田戎退守江州(今四川重庆市北嘉陵江北岸),彭遂由三峡,长驱直入江关。沿途郡县降附,大军直迫江州。  同年六月,北路来歙军大败王元、环安军,攻破下辨(今甘肃成县西北)、河池,挺进蜀中,公孙述派人刺杀来歙,刘秀乃派将军刘尚继续率军南下,江州城固粮多,不易攻破,岑彭遂留兵围困,自率主力直指垫江(今四川合川),攻破平曲(今四川合川东),公孙述令其将延岑、吕鲔、王元、公孙恢率军拒守广汉(郡治樟潼,今属四川)、资中(今四川资阳)。

18、《二十四史晋书卷一帝纪第一宣帝司马懿》中记载:宣帝司马懿跟随曹操去讨伐张鲁,对魏武帝曹操进言道:“刘备以欺诈和武力俘虏了刘璋,蜀人尚未归附就出兵远方去争夺江陵,这个机会不能错过。现在我们如果出兵到汉中显威,益州就会惊慌,趁机进兵、兵临城下,势必土崩瓦解。由此之势很容易建立功业。圣人不能违逆天时,也不能丧失时机。”魏武帝曹操说:“人就是苦于没有满足,已经得到了陇西,还想得到蜀。”最终没有听从宣帝司马懿的意见。成语得陇望蜀出自于魏武帝曹操的对话。

19、  当蜀军在街亭与魏军交战时,前锋马谡擅自改变部署,弃城守山,被张郃乘势困败,失去要地。诸葛亮因初战受挫,失去前进的依托,退兵汉中,上演了历史上著名的挥泪斩马谡。

20、许多人对名利总不知足,常常得陇望蜀,贪得无厌。

21、二者都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这山还比那山高的意思,指不满足于现有状况,期望有更多更好收获。

22、(示例):《鲁迅书信集·致陶元庆》:“我很希望兄有空,再画几幅,虽然太有些~。”

23、出处:鲁迅《南腔北调集·谈金圣叹》:他们虽然至今不知道欲壑难填的古训,却很明白“成则为王,败则为贼”的道理。

24、  吴玠到饶凤关后先玩心理战术,给金军主帅撒离喝送了两筐陇南产的柑橘并说:“大军远来,聊用止渴”,撒离喝大惊,以拐杖击地说:“尔来何速也。”

25、得陇望蜀读音是délǒngwàngshǔ,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白话文意思是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26、  西和州一直是南宋的西部边防重地,保卫四川的屏障。本来陈寅坚守的应该是一座固若金汤的坚城,早在他到任四年前的宋宁宗嘉定十四年(1221年)二月,西和州城曾大规模整修。不幸的是,这座耗费巨大的西和州城,竣工仅两个多月,就于当年四月发生大火,烧毁民居营房两千余间。当时的知州商震午惊慌失措,误以为蒙古兵破城,弃城而逃。而在陈寅就任的前一年,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年),西和州就曾被蒙古兵攻破。

27、见异思迁,迁:变动。看见另一个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28、“得陇望蜀”(读音:délǒngwàngshǔ)意思是:已经取得陇右,还想攻取西蜀。后来常用于比喻得寸进尺,贪心不知满足,甚至贪得无厌。陇:指甘肃东部;蜀:指四川中西部。

29、    东汉时期,有一个叫岑彭的人,字君然,南阳郡棘阳县(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东汉中兴时期的名将。

30、(出自):《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

31、得陇望蜀,汉语成语,拼音:dé Lǒng wàng Shǔ。

32、  解释:如果拿下西城和上邽(guī)两城,就可以率兵向南进攻蜀国。人的烦恼在于不知足,已经平定了陇西,又想着去割据巴蜀,每次应征入伍的军士,头发胡须都在战争的岁月中变白。

33、司马懿劝曹操进军:“刘备以诈力虏刘璋,蜀人未附,而远争江陵,此机不可失也。今克汉中,益州震动,进兵临之,势必瓦解。圣人不能违时,亦不可失时也。”刘晔也劝曹操进军:“刘备,人杰也,有度而迟;得蜀日浅,蜀人未恃也。今破汉中,蜀人震恐,其势自倾。以公之神明,因其倾而压之,无不克也。若小缓之,诸葛亮明于治国而为相,关羽、张飞勇冠三军而为将,蜀民既定,据险守要,则不可犯矣。今不取,必为后忧。”

34、《后汉书·岑彭传》:“人苦不知足,既平陇,复望蜀,每一发兵,头鬓为白。”出自东汉光武帝刘秀对大将岑彭的书信。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