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精选115句比霍去病还厉害文案
admin 2023-09-03 01:16:41 文案短句 ℃一、历史上有比霍去病厉害的吗
1、霍去病一生都没有子嗣,他在十几岁的时候和随身侍奉自己的一位侍女发生了关系,但是霍去病并没有迎娶这个女人,虽然最后这个侍女为霍去病生了一个儿子,但是霍去病依然没有娶她为妻
2、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在其墓冢前修建茂陵博物馆。
3、尤其是曹老板,如果当年征乌桓之后在辽宁封禅,那他的历史地位绝对要高于霍去病。毕竟国内社会环境和政治背景都不是上下一心的汉武帝时期能想象的。曹老板在大灾大难的背景下国内平定诸侯,安抚流民,稳定政治格局,延续汉朝国祚的情况下还能兴起建安文学,吊打乌桓,这个能力和水平在中国历史上是独一份的。
4、霍去病,就是民族英雄,必当名垂青史。
5、单论战绩的话,霍去病排第卫青排第李广排第三。
6、此战的最大难点,是依靠粗略的地图和有限的侦察,在匈奴各部主力主场部署(战场地点当时还是匈奴的地盘)的情况下,找到匈奴人主力部署薄弱的缝隙节点,成功穿插到匈奴后方,并成功的找到一个软柿子捏,这里说的软柿子并非指的是平民,关键是要打得过的才行。
7、而以上这些欧洲人的噩梦,正是东汉大将军窦宪的功劳,所以从对世界史的影响看,窦宪是毋庸置疑的汉朝第一将,霍去病次之,韩信因没有参加对外战争只能忝居末座。
8、刘邦在建立蜀汉之后的庆功宴上曾这样描述韩信“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的的确确如此,韩信在定三秦、灭赵国、攻打项羽过程中,无一败绩,而这些方面,项羽和霍去病和他比起来相形见绌。
9、薛仁贵说:兵“在善用,不在众,于是率军出征,这次战役,他身先士卒,共杀敌万余人,攻拔扶余城,一时声威大振,扶余川40余城,纷纷望风降附
10、但是两者对比起来,从军队统帅的数量上而言,韩信最少战场厮杀都是几十万部队,而霍去病最后的漠北之战也只带了5万军队,战争规模小很多。从战争形势而言,韩信是汉军弱小的情况下,逐步壮大,而霍去病是在卫青已经建立汉朝优势之后,才有连战连胜。
11、卫青和霍去病无疑是掌握骑兵作战的优秀将领。
12、自此,河西之地尽归大汉,汉武帝在河西设立四郡,分别为:武威(取意:武功军威)、酒泉(取意:其水若酒)、张掖(取意:张国臂掖,以通西域)、敦煌(取意:广开西域,故以盛名)。此河西四郡的名称延续了千年,现在还这么叫,已经成了西河走廊著名的旅游胜地。
13、你以为这就完了吗?没有。霍去病严格遵循了汉武帝把敌人打残不行,打死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从狼山继续西进,一直打到了贝加尔湖附近。剩下的战役,由于匈奴主力大部分被歼灭,变成了简单的追逐战。汉军另外一路卫青率领的主力在同一时间与匈奴大单于率领的主力遭遇,并成功将其击溃。经此一役,匈奴彻底远遁,漠南无王庭。
14、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霍去病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15、《旧五代史》记载,梁将刘鄩曾率万军围困李存勖。当时李存勖手下只有一千余骑兵,危难之际,夏鲁奇持枪携剑独自捍卫李存勖,连续几个小时斩杀百余人,遍体鳞伤。因此功,李存勖夏鲁奇姓名为李绍奇。
16、当然,这只是开始。接下来,霍去病像战神一样,一次又一次突然出现在匈奴军队背后,然后将他们斩首。经过几轮战争,匈奴失去了胭脂山祁连山。从此匈奴彻底残废,无力与汉朝抗衡。
17、这里面本没有窦宪什么事,但窦宪心眼小,怕这个刘畅势力大了,会对他不利,窦宪很干脆地做了决定,要暗杀刘畅。事情出奇得顺利,杀手在宫中的警卫处将刘畅干掉,窦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不久之后案情大白于天下,窦故被关了起来。
18、我个人认为窦宪的战功要稍微高于霍去病的,霍去病打击的是匈奴的老巢,主力大都去对付卫青部去了,卫青部队死伤惨重,是惨胜,假如匈奴主力碰上霍去病还真难说。
19、一个是封狼居胥,一个是燕然勒石!两个均达到武将的极致!
20、第比起汉人,匈奴人更佩服霍去病。太史公对卫青、霍去病的评价,带有明显个人偏见,因为霍去病出身草根,没有门第背景。但匈奴人没这么多讲究。他们是谁强大,就服谁。霍去病去世时,《史记》是这么写的:
二、比霍去病还厉害
1、工匠用一人一马,高度地概括了霍去病的戎马征战。一匹强壮的战马,狠狠地踩在一个手拿弓箭的匈奴人头上。象征着当年霍去病率领汉家精骑,横扫大漠、击溃匈奴的丰功伟绩。汉武帝时代,汉朝总共在汉匈战争中斩获22万级,其中霍去病一人就率军取得11万级的战果;汉朝总共擒获、斩杀匈奴名王21名,其中霍去病一人就杀死了10名,几乎占到了击杀数的一半。
2、其次是对双方战略意图的把握,在整个汉匈战争期间,霍去病敏锐的察觉到了这点:匈奴虽然战术机动性高,但是战略机动性差。这个很好理解,匈奴是游牧民族(放羊的,和打猎捕鱼的渔猎民族不同),出来抢点东西还好,来的快跑的也快。但是,当敌人打到家门口的时候,虽然在自己地盘上作战,但基本无坚城可守,又不能丢下老婆孩子帐篷还有牛羊跑路。
3、李绩十三岁就犯了杀人罪,只能亡命天涯。单雄信在翟让部下效力,年仅十七岁的李绩,也去投奔翟让。李绩一见翟让,就对翟让说:“公乡壤不宜自剽残,宋、郑商旅之会,御河在中,舟舰相属,往邀取之,可以自资。”
4、封狼居胥是我国历史上对于武将的最高荣誉之细数整个华夏历史,封狼居胥的也不过5位,有汉朝霍去病,明朝蓝玉、朱棣等。那么历史上第一位封狼居胥的霍去病将军到底有多厉害呢?他曾经直捣匈奴腹地,自损1万人歼敌7万多人,打出了汉朝最强气势,堪称是历史上的一位传奇战神。今天我们就来了解霍去病将军的神勇经历。
5、匈奴和汉朝是死仇,打了多少年仗,仍没有分出个胜负,这回是南匈奴请求汉朝派兵北伐,一同消灭北匈奴。窦宪拜车骑将军,耿秉为副将,北军五校、边境十二郡的骑兵等全被调动起来,其中还有一些羌、胡的部队,大军浩浩荡荡开赴战场。
6、唐朝建中三年(公元782年),礼仪使颜真卿向唐德宗建议,追封古代名将六十四人,并为他们设庙享奠,当中就包括"大司马冠军侯霍去病"。及至宋代宣和五年(公元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惯例,为古代名将设庙,七十二位名将中亦包括霍去病。在北宋年间成书的《十七史百将传》中,霍去病亦位列其中。
7、韩信和霍去病两个都是历史名将,真要分谁的武艺比较厉害还真比不了。不过我们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分析谁比较厉害,具体如下细说:
8、为了保住项上人头,窦宪想到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就是带兵出征,将功补过,只要他打了胜仗,功过相抵,这才能堵住众人的嘴,窦太后同意了。一个极其不靠谱的纨绔子弟,就成了汉军的最高统帅。
9、按照李治亲笔题写的墓碑记载,李绩当过大唐宰相,还有上柱国(特级战斗英雄)勋官。李绩武夫出身,出将入相,官拜一品,爵封国公,可算是给“武术之乡”菏泽长脸了。
10、狭长的河西走廊,用现代的普快火车,几乎要走一天一夜,大家有机会可以体会一下我国这段特有的地理环境。
11、其霍去病带兵打仗的时间比较短。霍去病从17岁上战场,到23岁去世,他一共驰骋沙场的时间只有6年。由于带兵打仗的时间比较少,相对来说,所立的功劳也就不是很多。卫青则在战场上摸爬滚打了20多年,而且一直是那时候汉朝的最高统帅,因此,他所建的功劳肯定是最大的。
12、他“去病”的这个名字是汉武帝赐的,当然这里面有一段曲折的故事,今天不多做赘述。
13、他所奠定的中国北疆新格局,促进了中国边疆统一和中华民族的融合,所以窦宪的历史功绩最大。后世评价窦宪“率羌胡边杂之师,一举而空朔庭,至乃追奔稽落之表,饮马比鞮之曲,铭石负鼎,荐告清庙。列其功庸,兼茂于前多矣。”
14、在漠北之战中,霍部带着的倾一国之力准备的物资舍弃不用,反常地取食于敌(仅此一次),就是在漠北想办法补充军需物资。客观上最大程度的打击了匈奴的生产能力。同时也可以解决汉朝国力不足以支持对匈奴作战的问题。
15、在那乱世之中,冉闵拔剑而起。据《晋书》记载,冉闵大战前燕时,骑朱龙宝马,左手持双刃矛,右执钩戟,连续击杀三百余名鲜卑士兵。不过,这也是武悼天王冉闵的最后一战,龙魂旗,迎风烈,拼尽男儿血。
16、个人认为还是霍去病更胜一筹。我们先简单看一下各位将领的军事成就。
17、因此很多人说他是闪电战、打穿插战的鼻祖。
18、题主,全球历史上的著名人物真是太多太多太多了!
19、每一个时代总会出现一个英雄,而要说能够与霍去病相媲美的武将,那么一定要有窦宪的名字,虽然两个人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但是他们所做的事情都被后世所传颂。窦宪的名字跟霍去病相比较起来,肯定没有霍去病这么出名,但是他却是能够和霍去病相媲美的。
20、而霍去病的这一战术思想,骑兵突袭,因敌于粮,任用匈奴人作为附属军,穿插包围,分散切割等等,更是对于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也极大程度上缓解了当时汉朝征战匈奴的国力损耗压力。
三、能和霍去病比肩的
1、此战给匈奴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创伤,从此在战略上有了巨大的心理包袱。霍去病此战勇冠三军,一战封“冠军侯”。
2、紫金山一战,杀死宇文成都,匹马双锤面对一百八十五万大军,两柄铁锤如拍苍蝇般,打出一片尸山血海,将185万军队杀得只剩65万。
3、突袭作战战术的运用。霍去病的作战方略可以说是对汉军战术观念的革新。他的作战可谓是迂回纵深,穿插包围,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入手对其实行毁灭性打击。
4、经此一役,赵军斩杀匈奴十万人,很多匈奴士兵死的时候手里还抱着物资。而北方还有襜褴、林胡、东胡等国,他们经常配合匈奴侵犯赵国边境。乘胜之下,李牧又连续攻破歼灭了襜褴、林胡两国,直接斩断了匈奴的两支强有力的外援。
5、如果单论对手强弱的话,匈奴可比秦朝末年那几路诸侯强多了。不过当时韩信的后盾高祖刘邦也没法跟霍去病时期的后盾汉武大帝相比。
6、每天都有分享,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转给更多的人。
7、所谓文无第武无第二。谁武力高,打过就知道。
8、霍去病是严重被低估的战神!没错,就是被低估!19岁封侯,21岁封狼居胥,但他还是被低估了!太史公对他的评价,有着强烈个人偏见,细挖史书,你会发现,霍去病这个人,厉害到让人心惊胆战。
9、李世民曾经评价李绩:“炀帝不择人守边,劳中国筑长城以备虏。今我用勣守并,突厥不敢南,贤长城远矣!”
10、白起:伊阕之战,大破魏韩联军;讨伐楚国的时候,攻入楚国的国都郢城。长平之战的时候,打败赵国,坑杀赵国降卒。一生攻占城池70多座,为秦国的统一全国立下汗马功劳。
11、作为杰出的青年将领,霍去病运用熟练突袭作战战术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迂回穿插,对匈奴实行合围,从最薄弱的环节对匈奴进行毁灭性打击。《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就记载:“受诏与壮士,为剽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没有任何实战作战经验的霍去病,率领800骑兵一往无前奔向莽莽的大草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获敌人2028人,斩杀了匈奴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俘虏单于的叔父罗姑比,两次功冠全军名留青史,受封冠军侯。
12、提起“丝绸之路”,无人不知,张骞的出使任务成功开拓了丝绸之路(一共用了13年,走的非常艰难),但是丝路的开拓和丝路的畅通,有着本质的不同。当时在丝路的拦路虎,依然是西汉前期的宿敌匈奴人,从这里可以感受一下当时匈奴的强大。整个河西走廊都在匈奴及其附属实力的范围之内,匈奴人除了在这里放羊牧马,还兼职打劫,收过路费。
13、霍去病确实很厉害,可以说,没有霍去病,现在的汉族也就不存在了,他在对抗匈奴的战争中,屡战屡胜,为收复被匈奴占领的国土立下了汗马功劳。没有霍去病,当时的汉朝疆土也不会那么大。中原自古总是被匈奴侵犯,汉高祖也难以解决这个困扰,而汉武帝时,霍去病却攻破了恼人的匈奴,给汉朝带来了真正的和平,可见他是有多么厉害。
14、此后多次奉命出塞攻打匈奴,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主力,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
15、这北元皇帝一躲就躲到了现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去了,他心想这下安全了,你粮草不足你应该不敢深入前来攻打我。
16、霍去病墓石刻原有总数已不可考,明嘉靖年间因地震有的倒置,有的被淹埋。1949年以前原置于墓前的有9件,1957年新发现7件。
17、霍去病死后,举国悲痛,汉武帝下令调来军队从长安站到霍去病的坟墓,并且,令人把霍去病的墓地建成祁连山的样子,用以展示他立下的军功。
18、很多人说,这是窦宪的运气太好,北匈奴实力太弱,根本不堪一击,如果实力这么弱,怎么有这么多的战利品?汉军的联军部队也就大概四万人,俘虏却有二十万,牛羊百万头,可见北匈奴还是拥有相当实力的。
19、具体战斗过程很精彩,西汉方面除了卫青霍去病,能叫的上名字的名将基本都参加了此次会战。匈奴方面更不用说了,所有主力都窝在漠北,几乎全员参战。
20、然而匈奴人的噩梦仍没有结束,汉军胜利班师后没多久,霍去病又卷入重来。而这一次,霍去病带来了更加强大的军队。此战中,霍去病像往常一样甩开自己的辎重部队,以雷霆之势插入河西。精锐的汉朝骑士迂回千里,然后铁壁合龙,揍得匈奴人晕头转向,四散而逃。
四、还有比霍去病厉害
1、文臣武将,是每个帝王发迹时所仰仗的,因为自古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的说法。的确,当年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还是个和尚,最终能登上天子之位,全在于下面治世能臣。
2、超常胆量,快速机动,霍去病在河西作战中,并不是按计划进行,在敌人腹心作战,公孙敖未到指定地点接应和支援,霍去病只能依靠极快的速度出其不意,率先发动攻击,不给敌人反应和准备的机会,这次霍去病又创造了辉煌战果。俘虏了匈奴王子、相国、都尉等百余人,迫使匈奴单恒王、酋涂王等2500人投降,这次歼敌3万余人。
3、最后对匈奴作战结果上,窦宪经过几次征战,北匈奴王逃跑,最终不知下落,北匈奴直接灭亡了;而霍去病让匈奴远遁1500里,只是吓跑了,并没有完全消灭。
4、到了汉武帝时期,匈奴问题虽然没有解决,但是国家已经非常的强大,于是汉武帝任命霍去病北伐抗击匈奴,而霍去病也没有辜负汉武帝的期望,先后在漠南之战、河西之战以及漠北之战中成功地战胜匈奴,而且收复了河套等广大的地区,从而打破了匈奴不可破的神话,这对大汉王朝来说,无疑是一剂强心针。
5、当霍去病率部渡过黄河的时候出事了,休屠王可能是给部下投降思想的工作没做到位,底下人的哗变太多,一来二去自己也不想投降了,甚至有绑架浑邪王的意思,当时的情况也是非常乱,一旦大规模哗变,战争不可避免。此时的霍去病实际上可以率兵掩杀,毕竟之前寻找匈奴的主力太过费劲,千辛万苦才能找到你,现在你终于就在眼前。但是霍去病选择了另外一条路,稳住浑邪王所部,并令浑邪王杀掉哗变的士兵,成功处理了险情。优秀的统帅,懂得用兵之险,更懂得用兵来止险。
6、霍去病墓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占地面积5833平方米,封土体积62924立方米。墓冢上下,墓地周围,乱石嶙峋,苍松翠柏,荫蔽墓身。墓南东西两角,各有回栏曲经,通向墓顶。
7、公元1388年,蓝玉奉朱元璋的命令,率领15万精兵强将扫荡蒙古,这次的出征大漠把北元皇帝吓得不轻,赶紧躲了起来。
8、单雄信为王世充效力,李世民攻破洛阳之后,要杀单雄信。李绩再三向李世民求情,李世民依然要杀单雄信。李绩割下自己的腿肉给单雄信吃,对单雄信说:“生死永诀,此肉同归于土!”
9、出汉中,采取的是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灭三秦采取的是水攻,水淹费丘;灭魏国,采取的的声东击西;打败赵军,采取的是背水一战;灭齐国,采取的出其不意;斩龙且,采取的是过半而击;战项羽采取的是十面埋伏。每一场战役打的精彩绝伦。
10、霍去病前人栽树,窦宪后人乘凉!没有霍去病弱化匈奴,窦宪也做不到燕然勒石!窦宪为抵罪讨伐匈奴,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样相比可见一斑!
11、窦宪是一个气度狭窄、有仇必报的人,他仇视负责审判其祖父窦穆、父亲窦勋的官员韩纡,暗中命人杀害了韩纡,又把深受窦太后宠信的近臣刘畅杀害,并嫁祸给宦官蔡伦(正是造纸的蔡伦)。后来窦宪的所作所为败露,窦太后非常愤怒,要处死窦宪。
12、但是霍去病又是幸运的,他的姨妈卫子夫得幸于汉武帝,舅舅卫青在汉武帝手下当将军,屡次击破匈奴,立下大功。因此,卫少儿等人也鸡犬升天,跻身上流社会。霍去病自小便善于骑射,并得到姨爹汉武帝的宠信。
13、是的,李无霸就像拍苍蝇一样拍死了120万大军。如果我们按李元霸拍了4个小时来算,那么他每秒要拍死1200000/14400=3个人。
14、所以说为什么霍去病的影响力更大,是因为他向所有人证明了面对匈奴人无需大规模军团作战也,以绝对的实力差距来碾压,一对小规模作战情况下,汉人也绝不比匈奴人弱,打出了汉人的自信,打消了匈奴人的气焰,让人们看到原来匈奴人也没那么强大,而这种影响比卫青的大规模兵团的作战在对于人的心理影响力上要大得多。
15、那么,卫青和霍去病到底谁更厉害,谁的作为更大呢?
16、歌辞首句即用“焉支”双关“燕支”,以妇女不搽胭脂,面容将失去红润的色泽来暗示匈奴人民失去美丽的河山后的痛苦心情。那时的霍去病,可以说,从军功上已经盖过了卫青,成为了大汉王朝名副其实的守护神!但是,从这首歌的字里行间却透出悲愤,着是匈奴对汉族统治者暴行的抗议之声,可见,当时的霍去病对匈奴下手之狠。
17、鉴于这一巨大的荣誉,窦宪和耿秉登上杨希嫣山,并在班固刻,题词,显示了无与伦比的胜利和北匈奴被席卷。仅战利品和俘虏的数量就比卫青和霍去病,还少,但这场战争鲜为人知,因为窦宪名声不好。不管窦宪的人品有多差,他对汉朝的贡献还是很大的,他的历史功绩不应该轻易抹杀。
18、在四大百人斩中,只有夏鲁奇是在护卫人的情况下连杀百人的,难度更大。此外,五代猛将王彦章就是被夏鲁奇单马追赶所擒获。
19、就这样,一个死囚摇身变成讨伐匈奴的大将军。
20、匈奴长期对西汉奉行的就是不以占有城池为目的的烧杀抢掠,毕竟抢别人的东西来的容易些,尤其是抢完你没办法的时候,会显得抢劫这件事情显得更加潇洒自如。而且匈奴人还有个恶习,抢完东西抢人,抢回去做奴隶。从汉高祖刘邦开始,汉匈之争几乎就没有停止过。我们不得不佩服西汉几代君王的秣马厉兵,不得不庆幸华夏民族有卫青、霍去病这样的民族英雄。以战止战,以战促和,用短暂的战争带来长久的和平。
五、与霍去病齐名的名将
1、属国玄甲军,就是霍去病收复的河西匈奴人,他们被安置在陇西、北地、上郡、朔方、云中五郡,在汉武帝的要求下,他们都来为霍去病送葬。当然,能如此心甘情愿组织这么长的送葬队伍,也可以看到霍去病在匈奴人心中的威望。
2、人的思想最厉害,什么东西不是我们造出来的,原子弹,氢弹之类的东西也是我们弄的,我们也可以把他们销毁
3、在我国战争史上,富有军事天赋的不计其数,但是异常闪耀的却不是很多,比如春秋战国时期的白起,楚汉之争时候的项羽、韩信,还有汉代的霍去病,而这四个人若一决高下的话,我认为韩信胜出:
4、得知这一消息后,汉和帝无法和外臣见面,只得和宦官联系,谋划诛杀窦宪等人。公元92年,窦宪班师回朝,汉和帝命大鸿胪寺卿按照品级封赏窦宪及其手下大将,然后汉和帝亲临北宫接见窦宪等人,窦宪等人不知是计策,全部被抓,党羽都被处死,窦宪家族主要成员都被勒令返回封地,到达封地后都逼迫自杀。
5、5,穆罕默德·本·阿卜杜拉·本·阿卜杜勒·穆塔利·本·哈希姆
6、李绩能名垂青史,主要还是靠武功。李绩投奔大唐之后,参加了一系列的战役。打洛阳的时候,李绩名列功臣第二的位置。第一名是秦王的李世民,除了李世民就数李绩功劳大。
7、十七岁的时候,霍去病第一次随军出征,当时的将军正是著名将领卫青。霍去病为卫青的副手,正是此战,霍去病一战成名,只率骑兵八百,直冲敌军腹地,歼敌军两千余人,之后,汉武帝亲自赐予他“冠军侯”。汉武帝对此战十分满意,要以府邸来赏赐他,他却说出了一句豪气冲天的话:“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如今,我们再读这样的话,这是何等的英雄之语。
8、这回窦宪的春天来了,天是王大我是王他权势滔天,且睚眦必报,最后呢,窦宪又搞出了一桩大篓子。齐殇王的儿子刘畅来洛阳吊丧,通过关系见到了窦太后,一个空虚寂寞,一个攀求富贵,于是两人一拍即可,刘畅成了窦太后的男宠。
9、这四个人都是当时朝廷顶梁柱般的成在,窦宪、李靖、蓝玉和朱棣谁可以与冠军侯霍去病比肩呢?在这四个人中,笔者认为蓝玉的功绩是最可以与霍去病相比肩的。蓝玉作为大明朝的开国名将之深受朱元璋的喜爱。
10、其霍去病大部分时间是卫青的部下。霍去病大部分时间是作为卫青手下作战的。整体战术布置,军队的部署,都是卫青安排的。霍去病只是作为卫青手下的一名重要将领在发挥作用。只是到了后来,由于霍去病早期的表现非常抢眼,汉武帝才让霍去病独自带队征讨匈奴。不管怎么说,霍去病是在卫青手下得到锻炼的。当然了,也是因为卫青给霍去病比较宽松的环境,同时也给他创造机会,年轻的霍去病才会迅速打出来。
11、大家都知道霍去病是著名将领卫青的外甥,其实他是一个私生子。而巧的是卫青的身世也是比较艰难,非婚生子出世自小没人疼爱。也许是出于同病相怜的遭遇,卫青对于自己这位同母异父姐姐的儿子还是比较关照的。所以霍去病自小就是跟在卫青身边征战,那么霍去病后来战功如此显赫,他的功夫是跟谁学的呢?关于这方面的记载史料就比较少了,基本上没有什么明确的说法。
12、褚少孙在《史记》卷二十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中补记:"光未死时上书曰:臣兄骠骑将军去病从军有功,病死,赐谥景桓侯,绝无后,臣光愿以所封东武阳邑三千五百户分与山。"这是历代史书中对霍去病死因的唯一记载。
13、汉朝的主要政治力量分为三类,分别是皇帝和宗室、外戚、大臣,窦宪就是出自其中一方,外戚。外戚在汉朝常常是独占鳌头,两头都能到达极致,卫青、霍去病可以为汉朝立下举世战功,而王莽却直接改朝换代,取而代之。
14、卫青霍去病把迂回穿插发挥到了极致,卫青曾经就采用大迂回战略,一举拿下河套地区(今鄂尔多斯大草原)。迂回穿插大家应该很耳熟,这是我党我军打运动战和歼灭战的看家本领,可见战略思想的重要性。
15、战后,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於姑衍,登临翰海”,将汉军的赫赫神威镌刻于岩石之上,从此流传于千秋万代。
16、通过以上可以看出,窦宪的功劳稍微要高于霍去病的。为何窦宪在历史上几乎没有名声?窦宪的人品很差,他因为自己的妹妹成为汉章帝(东汉第三位皇帝)的皇后而得宠,任职虎贲中郎将。他恃宠而骄,居然强行购买沁水公主的庄园,沁水公主是汉章帝的姐妹,都是汉明帝刘庄的子女。窦宪胆大妄为,欺凌汉章帝的姐妹,受到汉章帝处罚,他的皇后妹妹毁服谢罪才饶了窦宪。
17、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汉武帝时期,西汉对匈奴的大规模歼灭性打击,才正式拉开序幕。
18、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袭、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19、所以,从汉朝和匈奴人整个战争过程中来看,卫青自然要比霍去病厉害,而且作为更大。而霍去病更像是一颗划过夜空的流星,虽然也有过耀眼的光芒,但是转瞬即逝。
20、霍去病(公元前140年—公元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省临汾西南)人西汉中期名将、军事家、外戚。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汉武帝皇后卫子夫以及名将卫青的外甥,权臣霍光同父异母兄长。
六、历史上有比霍去病厉害的吗
1、羌胡骑兵也可以算成汉军,而南匈奴已经归附了汉朝,之所以南匈奴派的人数最多,那是因为利益所在,只要废掉北匈奴,那么他们就可以一家独大,于是他们的玩命劲头最足。
2、在东汉末年,第一猛将不是吕布,而是关羽。白马之围中,关羽策马刺杀颜良于万众之中,斩首而还。关羽在万军中刺杀敌将的战绩已足够惊艳,而颜良是勇冠三军的猛将,更彰显出关羽的武力之强。
3、隋唐演义类小说的徐茂公,历史原型人物就是李绩。正史上的李绩,可不是演义类小说里面的牛鼻子老道。历史上的李绩,是个武艺超群的赳赳武夫。《唐语林》等史料记载,李绩十三岁就杀人了,是个狠人。
4、霍去病在狼居胥山举行了祭天封礼,又在姑衍山举行了祭地禅礼。
5、韩信用兵最主要的要义,就是在于一个“奇”字,当年十面埋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皆是他所为。我们可以将他和诸葛亮进行比较,同样是北伐,韩信一次就告捷,而诸葛亮六次依然失败,就可以领略到韩信的才能。
6、可惜窦宪此战后自鸣得意,并图谋不轨之事,最终被赐死,可惜班固受此牵连死于狱中!
7、当时窦家权势正盛,沁水公主有些畏惧,就这么着没有做过多计较。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事件很快传到了皇帝刘炟耳中,哪怕刘炟脾气再好,也不会允许一个外戚在他头上放肆。那可是沁水公主,是他老刘家的宗室,窦宪的做法实在太过分了。
8、失我焉支山,令我妇女无颜色。
9、霍去病一生战功赫赫,声望也是非常高,但是他从来没有觉着自己多么了不起,还是一心一意忠诚汉武帝。尽管有人说霍去病依靠外戚的身份专权乱政,但是汉武帝从来就不听这些小人话语。反而全心信任霍去病,无非就是汉武帝明白霍去病的忠诚。
10、漠北之战结束,霍去病与卫青皆取得了重大胜利,匈奴虽然没有灭亡,但也元气大伤,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无还手之力。而卫青和霍去病,汉武帝分别为两人加号为“大司马”,同为汉帝国最高级的官员。
11、通过分析史料我们发现,霍去病和卫青所率的5万军队所代表的数量,只是具有战斗力的军队数量,属于野战军序列。实际上包括后勤保障等在内的队伍有十几万,漠北之战等于是大汉王朝向匈奴发起了致命一击。
12、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十七岁的霍去病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故霍去病又称霍骠姚),随卫青击匈奴于漠南(今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南),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以外,斩捕首虏过当,斩获敌人2028人,其中包括相国、当户的官员,同时也斩杀了单于的祖父辈籍若侯产(籍若侯乃封号,名产),并且俘虏了单于的叔父罗姑比,勇冠全军,以一千六百户受封冠军侯。
13、骠骑将军霍去病攻打匈奴一共有6次,其中4次是以将军身份率军出战的,这6次战争中,霍去病一共斩获匈奴兵士11万多人,俘虏了匈奴都尉、将军以上的贵族近200人,其中包括了匈奴王、王母、单于妻子、王子等高级贵族,迫降了匈奴浑邪王及其部众数万人,打通了河西、酒泉。
14、史料记载“斩名王以下万三千级,获生口马、牛、羊、橐驼百余万头。于是温犊须、曰逐、温吾、夫渠王柳鞮等八十一部率众降者,前后二十余万人。”
15、霍去病在第二次河西战役中,大胆设想,匈奴在第一次河西之战遭受重击后,有可能在东线进行重兵布防,于是霍去病大胆出奇兵,穿越匈奴认为不可逾越的北方沙漠,进入匈奴腹地从背后捅上致命一刀。
- 上一篇:精选116句关于竹子的书法图片文案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1960℃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775℃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676℃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434℃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399℃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311℃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256℃关于毅力的作文开头和结尾【文案整理30句】
- 247℃名人名言图片带字壁纸【文案整理81句】
- 235℃银行晨会分享正能量小故事及感悟【文案整理8
- 210℃用四个时而造句子简单【文案整理34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