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50句古诗词鉴赏题(精选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admin 2023-12-11 07:56:58 文案短句

一、古诗词鉴赏

1、此诗首句写寻者问童子,后三句都是童子的答话,诗人采用了寓问于答的手法,把寻访不遇的焦急心情,描绘得淋漓尽致。

2、千百年来,无数人读过这首诗并为之感动不已,朴素的语言,熟悉的场景,深沉的母爱如同星月般熠熠生辉,穿越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永远定格于每个人的记忆中。

3、末联写为了入山穷胜,想投宿山中人家。全诗写景、写人、写物,动如脱兔,静若淑女,有声有色,意境清新、宛若一幅山水画。

4、寥廓的长空还有一片白云,却也不愿停留,慢慢地越飘越远,似乎世间万物都在厌弃诗人。

5、诗眼: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古人写诗特别讲究“炼字”。一句诗或一首诗中最传神的一个字、一个词,一般是动词、形容词。如“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等等,使诗歌生动形象,境界全出。

6、设问:如李煜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7、作品通过描写残秋所见、所闻、所感,抒发自己因国破家亡、天涯沦落而产生的孤寂落寞、悲凉愁苦的心绪,具有浓厚的时代色彩。

8、远远眺望只看见孤独的城池,

9、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着风和雨。

10、朝雨:早晨下的雨。

11、它与“对比”不同,对比的两个事物间的关系是并列的,结果是突出对比双方;反衬却可以明显地分出衬托的事物和被衬托的事物,突出被衬托的一方。

12、(2)这一联实际强调了梅花开花之早。至于后人引用之意,只要扣住“先”字,可表达的意思较广泛。

13、雄伟的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遥望蜀地,穿过迷茫的风沙好像能望见泯江的五个渡口。

14、“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梅花不怕挫折打击、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

15、“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像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16、两度长安陌,空将泪见花。

17、清明•古诗词赏析谷雨•古诗词赏析

18、苍松下,我询问了年少的学童;他说,师傅已经采药去了山中。

19、诗人们善于通过写景来表达自己的主观感情,因而,使诗中的景物明显地带有诗人的主观感情色彩,融入了诗人的情感和独特的思想,从而形成情与景的和谐统也就有了古人追求的寓情于景、借景抒情、托物言志的艺术境界和表现方式。

20、第分析边塞诗的不同艺术风格。在大量边塞征战诗中体现出来的艺术风格是很不相同的,有的豪放旷达,有的雄奇壮美,有的豪壮悲慨,有的委婉清丽......只有细细体会,才有可能准确领会到边塞征战诗这个大主题下的不同艺术风格。

二、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1、全诗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抓住最有代表性的湖光山色,轻轻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独出心裁地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显示出惊人的艺术功力。

2、前两句提到三个地名。雪山即河西走廊南面横亘廷伸的祁连山脉。青海与玉关东西相距数千里,却同在一幅画面上出现,于是对这两句就有种种不同的解说。有的说,上句是向前极目,下句是回望故乡。这很奇怪。青海、雪山在前,玉关在后,则抒情主人公回望的故乡该是玉门关西的西域,那不是汉兵,倒成胡兵了。另一说,次句即“孤城玉门关遥望”之倒文,而遥望的对象则是“青海长云暗雪山”,这里存在两种误解:一是把“遥望”解为“遥看”,二是把对西北边陲地区的概括描写误解为抒情主人公望中所见,而前一种误解即因后一种误解而生。

3、A.依依不舍的留念。B.情深意长的勉励。

4、简单高中生交流16群(QQ群):651533571

5、C.托物传情:月、雁、笛、柳。

6、月亮已落下乌鸦啼叫寒气满天,对着江边枫树和渔火忧愁而眠。

7、过片三句自为呼应,“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这是指春,也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

8、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9、颈联高度概括,终南山尺幅万里。讲述终南山东西之绵远如彼,南北之辽阔如此,只有立足于“近天都”的“中峰”,才能收全景于眼底。

10、①弄清史实,要体会意图;

11、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12、那正是春风都吹不到的玉门雄关。

13、反映社会黑暗,揭露统治者腐朽: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1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5、今晚19:00,简单学习网规划师白金波(CoCo),为同学们直播《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之四步读懂古诗词》。提前预告,本次直播的要点有:

16、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17、山水田园诗:写田园生活和山水风景,陶渊明是田园诗的开山,南朝的谢灵运是山水诗的鼻祖。唐代形成了山水田园诗派,主要有王维、孟浩然、储光羲、常建等。

18、孟郊灰心丧气,说两考皆败,自己不想再去应试了。裴氏也并不生气数落儿子,只是停下手中的针线,缓缓说道:“我儿今成大人,母诫不当教乎?”

19、全面讲解古诗词鉴赏的方法和答题得分技巧,对高一到高三的同学都有用哦。昨日学习:☞

20、屋上有一只春鸠在鸣叫,村边开着大片的白色杏花。手持斧子去整理桑树那长长的枝条,扛起锄头去察看泉水的通路。去年的燕子飞回来了,好像认识它的旧巢。屋里的旧主人在翻看新年的日历。举杯欲饮,又停了下来,想到离开家园作客在外的人,不由惆怅惋惜。

三、古诗词鉴赏题

1、赏析:这首诗描写诗人在淮上(今江苏淮阴一带)喜遇梁州故人的情况和感慨。他和这位老朋友,十年前在梁州江汉一带有过交往。诗题曰“喜会”故人,诗中表现的却是“此日相逢思旧日,一杯成喜亦成悲”那样一种悲喜交集的感情。

2、身居高位者谁能保荐我呢?可惜世上知音人稀若晨星。

3、怀古咏史诗主要通过缅怀历史英烈或描述历史典故,来表明诗人的立场和情感。这类诗主要是绘史,描写的方法最常见的有对比和衬托。

4、注意分析各种表达技巧:选材方面的虚实结合(实景是诗人描写的现实客观景物,也即眼前之景、可观之景;虚景是诗人通过感觉、联想或想象而虚拟出的景物,也即心中之景、可想之景),虚实结合往往是古诗词意境的基本方法。

5、一夕九起嗟,梦短不到家。

6、《将进酒》李白〔唐代〕

7、夏至•古诗词赏析小暑•古诗词赏析

8、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9、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10、这首诗描绘秋夜屋漏、风雨交加的情景,真实的记录了草堂生活的一个片段。末段忽生异境,以切身的体验,推己及人,进一步把自己的困苦丢在一边,设想大庇天下寒士的万间广厦。这种非现实的幻想建立在诗人许身社稷,饥溺为怀的思想基础上;而博大胸怀之表现,则使作品放射出积极的浪漫主义光辉。

11、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12、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13、我想投宿人家在这度过一夜,隔着河川向打柴的樵夫询问。

14、莫道还家便容易,人间多少事堪愁。要么寒窗苦读再来一次,要么困顿愁苦布衣终生,男儿岂能因为困难就退缩不前?

15、孤云将野鹤,岂向人间住。

1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7、结句迸出“不及汪伦送我情”,以比物手法形象性地表达了真挚纯洁的深情。潭水已“深千尺”,那么汪伦送李白的情谊必定更深,此句耐人寻味。这里妙就妙在“不及”二字,好就好在不用比喻而采用比物手法,变无形的情谊为生动的形象,空灵而有余味,自然而又情真。

18、(6)觞(shāng):古代饮酒用的器皿,此指酒杯。御:进用,饮、喝的意思。临觞忽不御:(诗人)面对着杯中酒,忽然又停住了喝。

19、如果你还能表达出来,那么就是一篇极佳的赏析文章了。

20、《故宫里的中国》作者:李少白,杨春燕

四、古诗词鉴赏摘抄

1、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3、今天分析古诗词鉴赏中的形象鉴赏知识点梳理,有具体的诗词题目举例哦。

4、一是形式,是近体诗,古体诗,词牌,散曲,还是哪一种格式?古诗词的格式要求相比于今天的现代诗要复杂得多。有些朋友喜欢一开口就说意境——意境更重要是没错的,但是你首先得看是什么东西的意境对不?

5、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库车附近。

6、诗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描绘了黄河远眺的特殊感受,同时也展示了边塞地区壮阔、荒凉的景色,悲壮苍凉,流落出一股慷慨之气,边塞的酷寒正体现了戍守边防的征人回不了故乡的哀怨,这种哀怨不消沉,而是壮烈广阔。

7、绝句每首四句,有五绝(五字)、七绝(七字),八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词:是今体诗之后产生于盛唐,流行于中唐,发展于晚唐与五代,成就于宋代的一种新诗体。

8、思妇闺情诗主要抒写古代民间弃妇和思妇(包括征妇、商妇、游子妇等)的忧伤,或者少女怀春、思念情人的感情。

9、咏物言志诗主要描绘所咏之物的形与神,以此寄托诗人高尚的情怀,表现诗人的志向。这类诗主要是状物,描写手法包括比喻、夸张、拟人、反衬、正衬、对比、欲扬先抑等。

10、此诗表达作者在秋夜对隐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写作者自己,即怀人之人;后半首写正在临平山学道的丘丹,即所怀之人。

11、不论贤士达人还是凡夫俗妇,对有生必有死的自然规律总是无能为力的。“亲戚”二句,道破人生真谛。家人亲眷因为跟死者有血缘,有感情,想到死者还会难过悲伤,而那些同自己关系不深的人则早已把死者淡忘,该干什么就干什么去了。

12、“零落”、“成泥”、“碾作尘”逐层强化地假设出梅花的惨烈命运,反跌出“只有香如故”的可贵。作者以咏梅言志,花品人格融汇一体。

13、翻译:稀疏的梅树枝条横斜着,洁白如玉,刚劲有力;花萼上点缀着颗颗雪珠,反射出晶莹的光彩。有一朵梅花竟然先开了,竞吐芳香的百花就都落在梅花的后面了。梅花呀,要把春天到来的信息传递,又哪怕那雪压冰欺!玉笛呀,不要再反复吹奏《梅花落》的曲子了,因为春神正在主宰着人间。萼:è花萼,包在花瓣外面的一圈绿色叶状薄片,花开时托着花瓣。

14、时光流逝、沧海桑田的伤感: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15、浪漫主义:善于抒发对理想的热烈追求,用热情奔放的语言、奇特的想象和夸张手法、神话故事来塑造形象。源头:《楚辞》;代表作家:屈原、李白、李贺、龚自珍等。

16、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

17、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古诗词常引用典故,化用诗句,以丰富的内涵,引人联想。鉴赏古诗词,一定要了解典故及化用诗句的来源和含义,发掘典故及诗句在古诗词中的妙用。如姜夔《扬州慢》中"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即化用杜牧"春风十里扬州路"的诗句。此处化用,使扬州城昔日繁华与眼前萧条形成鲜明对比,伤今怀古更深一层。探究用典化句的妙用,是准确领悟古诗词的基础。

18、诗歌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前者即诗中的诗人形象“我”,如《登幽州台歌》中抒情主人公——陈子昂的形象;后者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琵琶女的形象。

19、这是一首祝酒歌。前两句敬酒,后两句祝辞。话不多,却有味。诗人以稳重得体的态度,抒写豪而不放的情意,在祝颂慰勉之中,道尽仕宦浮沉的甘苦。

20、技巧特征:融情于景,白描,动静结合,远近结合。

五、古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

1、在诗歌鉴赏中,抓住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我们可以探求诗人运用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的真实意图,把握诗歌的内涵及诗人内心感情。

2、这首诗同样表现了一种清静安详的境界。前两句写诗人独自一人坐在幽深茂密的竹林之中,一边弹着琴弦,一边又发出长长的啸声。其实,不论“弹琴”还是“长啸”,都体现出诗人高雅闲淡、超拔脱俗的气质,而这却是不容易引起别人共鸣的。所以后两句说:“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意思是说,自己僻居深林之中,也并不为此感到孤独,因为那一轮皎洁的月亮还在时时照耀自己。这里使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把倾洒着银辉的一轮明月当成心心相印的知己朋友,显示出诗人新颖而独到的想象力。全诗的格调幽静闲远,仿佛诗人的心境与自然的景致全部融为一体了。

3、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4、此词在结构上打破了上下片的局限,一气贯注,着意渲染愁情,如泣如诉,感人至深。开头连下十四个叠字,形象地抒写了作者的心情;

5、注意明察考题暗示:古诗鉴赏题后,往往会有一些注释,填表式题目中已有内容实际上就是例题。

6、具体分为两种:一是直接用男女之依恋表达诗人对君王的依恋,希望被君王重用;二是用男女失恋,女子被抛弃来喻自己不被朝廷重用等。

7、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8、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9、这首题画诗既保留了画面的形象美,也发挥了诗的长处。诗人用他饶有风味、虚实相间的笔墨,将原画所描绘的春色展现得那样令人神往。在根据画面进行描写的同时,苏轼又有新的构思,从而使得画中的优美形象更富有诗的感情和引人入胜的意境。

10、鉴赏物象先要借助相关语句或关键句来把握事物的特征,分析诗中的描写,再联系作者的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作者的思想情感的深层分析。

11、芙蓉楼:润州(今江苏镇江)的城楼。辛渐:作者的一位朋友。

12、青海湖连绵不断的大片乌云,

13、古人写诗讲究炼字、炼句,有“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有“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有“语不惊人死不休”;有被称为“红杏尚书”宋祁的诗句“红杏枝头春意闹”着一“闹”字,就静中显动,使杏花怒放,春意盎然,鸟语花香的大自然活力跃然纸上。

14、他们将誓死不把家园回还!

15、赏析:陆凯这首诗不过二十个字,却包含无限的诗趣和感情。当陆凯怀念范晔的时候,为了表达高洁与纯挚的感情,特地折取一枝梅花,托传递书物的信使带给范晔。

16、内容方面的动静结合:有时可理解为“以动衬静”,“动静相对”。结构方面的伏笔与照应:诗作者在读者不经意处的暗示交代,使诗歌结构严谨,首尾呼应,文题呼应。

17、这首词代表了岳飞“精忠报国”的英雄之志,表现出一种浩然正气、英雄气质,表现了报国立功的信心和乐观主义精神。词里句中无不透出雄壮之气,充分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胸怀。

18、全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尾照应,承转圆熟,结构严谨,语言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19、下文“点点滴滴”又前后照应,表现了作者孤独寂寞的忧郁情绪和动荡不安的心境。全词一字一泪,风格深沉凝重,哀婉凄苦,极富艺术感染力。

20、两种情况:一是诗人在创作时,便赋予了哲理的内涵。如朱熹《观书有感》。二是有不少诗,其哲理内涵是读者赋予的,是人们在欣赏诗歌过程中领悟到的。如杨万里的《小池》。

六、古诗词鉴赏

1、首先,古诗词要能读懂他的意境,弄明白他所处的年代背景和写作背景。其次,要能熟读诗歌,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最后,要能正确翻译诗歌内的字意,不要和今天的字意混淆。以上三点如果能做好,就没有问题了

2、这首诗表现了一位采莲姑娘腼腆的情态和羞涩的心理。全篇语言清新、明快,富有江南民歌的活泼、风趣,犹如一幅纯洁、质朴的爱情的画面。

3、咏物诗:主要特点是托物言志。这类古诗中的“物”多具有特定意义的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牡丹寄寓富贵、杨花有飘零之意等等,不同的意象有不同的内蕴。

4、返景:夕阳返照的光。景,日光。

5、巍峨终南山能分隔星宿州国,山川里的阴晴也就各不相同。

6、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7、在赏析时,第一步描绘自然田园风光和农家生活的景象;第二步抒发诗人对恬静美好生活的向往,还可结合诗人背景,考虑是否还表达了诗人想要归隐田园的隐居之意。

8、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9、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

10、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1、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12、我这寒士只应该甘守寂寞,还是回到故园闭门隐居吧!

13、边塞征战诗主要通过描绘边塞壮丽的风光和将士们的军旅生活,来表现将士们的思乡之情。这类诗的绘景通常大气豪迈、恢弘壮丽,故而多采用夸张、比喻等手法。

14、闲,主要是为了表达闲适的感情,是以孤云的闲适衬托作者心境的闲适。这两个词对“独”有意境上的烘托作用。主要是为了写作者此刻独坐但情意悠然,很符合李白本人的仙道思想。

15、这类题多为开放题,答案不要求统要掌握常见的鉴赏评价的角度:能指出写景特点(如景物的色彩、近景远景的结合等)或采用的修辞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词的生动形象等,并且还要说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给人怎样的启示和思考。

16、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17、做题的思路为: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就能明白作者意在何为,情为何端。

18、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着安定的生活。

19、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阒寂无人,草径清幽,荒园寥落。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还是从环境上着眼,不过视野阔多了,过小桥,绕巨石,一路走来,处处清幽,满眼野趣,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尾联透露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之情。

20、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1、本诗是回忆情人晓镜中残妆慵懒的可人情态。诗人同韦丛结婚,二人恩爱无比,这首诗是“思”情人一夜恩爱晓起后残妆慵懒的动人情态。

2、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3、词有词牌,词牌严格律定了每首词的格律和音韵。曲:即散曲,分为“小令”、“套数”。是宋金时期逐渐形成的一种新诗体。

4、大雪•古诗词赏析冬至•古诗词赏析

5、首先需要知人论世,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经历、政治主张、所处时代特征、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只有如此,才能对人物形象有全面深入的认识;

6、遥想兄弟们登高的地方,插遍茱萸只少我一个人。

7、第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如盛唐边塞诗风表现出来的是豪迈勇敢、一往无前;中晚唐国势微弱,边塞诗中于是夹杂了几许悲壮和凄怆;到了南宋,统治者在风雨飘摇中苟且偷安,边塞诗大多抒发悲愤,哀痛之情。边塞诗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8、只管去吧我何须再问,看那白云正无边飘荡。

9、莫学武陵人,暂游桃源里。

10、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11、野鹤驾着孤云高飞天空,岂肯在人间居住?

12、今天是白露节更怀念家里人,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

13、“尽”、“闲”两个字,把读者引入一个“静”的境界:仿佛是在一群山鸟的喧闹声消除之后格外感到清静;

14、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

15、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16、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17、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8、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19、贞元八年,在母亲的支持鼓励下,孟郊赴京赶考,无奈考试名落孙山。孟郊写诗抒发愁绪,你们看到的是好景春花,我却像被霜打的叶子一样垂下了头:

20、此诗前两句“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看似写眼前之景,其实,把伤心之感写尽了:天上几只鸟儿高飞远去,直至无影无踪;

1、深秋季节西墙外寒蝉不停地鸣唱,蝉声把我这囚徒的愁绪带到远方。

2、战火硝烟三月不曾停息,家人书信珍贵能值万金。

3、这首五言绝句从“疑”到“望”到“思”形象地揭示了诗人的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月夜思乡图。诗歌的语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表达上随口吟出,一气呵成。但构思上却是曲折深细的。诗歌的内容容易理解,但诗意却体味不尽。

4、点击上方搜索,看更多往期精彩文章↑

5、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

6、夕阳啊无限美好,只不过接近黄昏。

7、写景诗:学生在高中阶段大体接触过,毋须多说。咏怀诗:叙事抒怀,通过具体的事件的叙写来抒写胸臆,抒写个人的恨别、怀远、思乡、离愁、感时等情怀的作品。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杜甫的《春望》。

8、长啸:撮口出声叫啸。啸声清越而舒长,所以叫长啸。

9、译文:遇见北去的驿使就去折梅花,托他带花带给身在陇头的你。江南没有好东西可以表达我的情感,姑且送给你一枝报春的梅花以表春天的祝福。

10、他还对我说,就在这座大山里,可山中云雾缭绕,不知他行踪。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