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82句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精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admin 2023-12-12 08:21:58 文案短句 ℃一、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恨晨光之熹微: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恨:遗憾。熹微,微明,天未大亮。
2、这是“郑话社群群友之声”的投稿作品,还未加入社群的朋友请点击“入群交流”加入我们。这篇朗读是由郑老师语言表达交流群精英52群的群友老将为大家带来的朗读作品。难度极大的一篇古文,为群友老将的创作态度点赞!
3、晋安帝义熙元年(405),陶渊明弃官归田,作《归去来兮辞》。这篇辞体抒情诗,不仅是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4、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因厌烦官场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5、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6、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既窈窕以寻壑,亦崎岖而经邱。
7、例如,作者辞官是因为鄙弃官场的黑暗,但文中并无只言片语涉及官场中的黑暗情形,而只说自己“惆怅而独悲”的心情;对已往的居官求禄,也只说“不谏”和“昨非”,不作更深的追究;他决定今后不再跟达官贵人来往,也仅用“息交以绝游”一语轻轻带过,胸怀何等洒脱。
8、回来呀!我要跟世俗之人断绝交游。世事与我所想的相违背,还能努力探求什么呢?以亲人间的知心话为愉悦,以弹琴读书为乐来消除忧愁。农夫告诉我春天到了,西边田野里要开始耕种了。有时叫上一辆有帷的小车,有时划过一艘小船。有时经过幽深曲折的山谷,有时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草木茂盛,水流细微。羡慕自然界的万物一到春天便及时生长茂盛,感叹自己的一生行将结束。
9、彭泽:县名。在今江西省湖口县东。
10、“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意思: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
11、木欣欣以向荣:草木茂盛。欣欣,向荣,都是草木滋长茂盛的意思。
12、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13、等到过了一些日子,便产生了留恋故园的怀乡感情。那是为什么?本性任其自然,这是勉强不得的;饥寒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但是违背本意去做官,身心都感痛苦。
14、风波:指军阀混战。静:平。
15、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刚刚放亮。
16、那时社会上动荡不安,心里惧怕到远处当官。彭泽县离家一百里,公田收获的粮食,足够造酒饮用,所以就请求去那里。
17、心情是: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释义: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18、“归去来兮”意为:还是回去吧。首先需要知道陶渊明是位田园诗人,他向往的是一种悠闲自由的生活,之前他身陷官场,这是他在离开官场回归田园时写的。
19、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
20、《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
二、陶渊明归去来兮辞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归去来兮辞》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归去来兮辞》登东坳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归去来兮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归去来兮辞》
2、《归去来兮辞》中的重点词语有:风波、人事、寻、亲戚、幼稚、慷慨、恨、有事、窈窕。于时风波未静古义:指战乱今义:风浪,常用来比喻纠纷或乱子。尝从人事古义:指做官。今义: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罚等工作。寻程氏妹丧于武昌古义:不久。今义:常用义为“寻找”“追寻”等。悦亲戚之情话。古义:内外亲戚,包括父母和兄弟。今义:常用于跟自己家庭有婚姻关系或血统关系的家庭的成员。幼稚盈室古义:小孩。今义:指不成熟的做法。于是怅然慷慨古义:感慨。今义:指大方的行为。恨晨光之熹微古义:遗憾。今义:指一种情感,多为“仇恨”之意。将有事于西畴古义:指耕种之事。今义:指发生某事。既窈窕以寻壑。古义:幽深曲折的样子。今义:女子文静而美好。
3、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4、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5、时矫首而遐观:时时抬起头向远处望望。矫,举。遐,远。
6、“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是说自己使心为身所驱役,既然自作自受,那又何必怅惘而独自悲戚呢。过去的让它过去就是了。诗人的人生态度是坚实的。
7、富贵不是我所求,升入仙界也没有希望。爱惜那良辰美景我独自去欣赏,要不就扶杖锄草耕种;登上东边山坡我放声长啸,傍着清清的溪流把诗歌吟唱;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乐安天命,还有什么可疑虑的呢?
8、《归去来兮辞》是辞体抒情诗。辞体源头是《楚辞》,尤其是《离骚》。《楚辞》的境界,是热心用世的悲剧境界。《归去来兮辞》的境界,则是隐退避世的超越境界。中国传统士人受到儒家思想教育,以积极用世为人生理想。在政治极端黑暗的历史时代,士人理想无从实现,甚至生命亦无保障,这时,弃仕归隐就有了其真实意义。其意义是拒绝与黑暗势力合作,提起独立自由之精神。陶渊明,是以诗歌将这种归隐意识作了真实、深刻、全面表达的第一人。《归去来兮辞》在辞史和文学史上的重要意义。
9、皇帝、丞相、皇帝国戚、各州府长官、伪文人都追求以富为荣,以奢华为傲,带动了整个社会风气的腐败,导致西晋王朝屡出奇闻。
10、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
11、幼稚:指孩童。盈:满。
12、明李在归去来兮图之云无心以出岫纸本水墨7x83cm
13、遂见用于小邑。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
14、亦崎岖而经丘:走过高低不平的山路。
15、作者认为,人寄身于天地之间,不过是短暂的一瞬,应该顺应自己的心意来决定行止,不要违背自己的心愿,整日生活在痛苦之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是既不愿到处奔走以求荣华富贵,也不期望到皇帝的故乡游玩。作者的人生态度是顺随死生变化,一切听其自然,乐天知命地享尽其余生。
16、《归去来兮辞》的写景是实写还是虚写?钱钟书先生说:“《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述、直录,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植杖而耘耔’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参见钱钟书《管锥编》1225~12中华书局,1979)如此说来,本文第一大写作特色就是想象。作者写的不是眼前之景,而是想象之景,心中之景。那么,写心中之景与眼前之景有什么不同吗?眼前之景,为目之所见,先有其景后有其文,文景相符,重在写真;心中之景,为创造之景,随心之所好,随情之所至,心到景到,未必有其景,有其景则未必符其实,抒情表意而已。
17、全文叙述了作者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文章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作者的生活理想。
18、辞是战国后期楚地创造出来的一种形式比较自由的韵文;赋体起源的时间要早一些,都是散文的滥觞。
19、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20、质性:本性。矫厉:造作勉强。
三、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原文及翻译
1、引:拿来。觞(shāng):古代酒器。
2、《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作于作者辞官之初,叙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生活情趣和内心感受,表现了他对官场的认识以及对人生的思索,表达了他洁身自好、不同流合污的精神情操。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
3、陶渊明(352或365—427)字元亮,又名潜,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
4、在这种社会环境下,根本就没有穷人的活路。
5、写作背景:陶渊明四十一岁那年(公元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八十五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潜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鼓泽巡视,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怎么能为五斗米而向这乡里小人低三下四!”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这篇文章前面有序,叙述他家贫出仕和弃官归田的经过。文体特点:这种文体,富有抒情的浪漫气息,很像诗,但押韵和句式都较诗自由,比散文整齐,且篇幅、字句较长,句中多以“兮”字来帮助和谐语气,表情达意。辞和赋还是有区别的,一般说来,辞重言情,而赋重铺陈。
6、作品通过描写具体的景物和活动,创造出一种宁静恬适、乐天自然的意境,寄托了他的生活理想。语言朴素,辞意畅达,匠心独运而又通脱自然,感情真挚,意境深远,有很强的感染力。结构安排严谨周密,散体序文重在叙述,韵文辞赋则全力抒情,二者各司其职,成“双美”之势。
7、主编QQ邮箱:389965243@qq.com
8、yúshífēngbōwèijìng,xīndànyuǎnyì,péngzéqùjiābǎilǐ,gōngtiánzhīlì,zúyǐwéijiǔ。gùbiànqiúzhī。于时风波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
9、木心:至少,每天要看书
10、是见役于物的人做不到的。又如文中写田园生活的乐趣,看起来都是一些极为平常的细节,但又处处显示出作者“旷而且真”的感情,句句如从肝肺中流出,而不见斧凿之痕。这种淡远潇洒的文风,跟作者安贫乐道、超然物外的处世态度是完全一致的。
11、这篇辞赋,不仅是陶渊明一生转折点的标志,亦是中国文学史上表现归隐意识的创作之高峰。全文描述了作者在回乡路上和到家后的情形,并设想日后的隐居生活,从而表达了作者对当时官场的厌恶和对农村生活的向往;另一方面,也流露出诗人的一种“乐天知命"的消极思想。
12、◎后期制作:琴韵歌扬(精英52群)
13、悟已往之不谏:认识到过去的错误(指出仕)已经不可挽回。谏,谏止,劝止。
14、回家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不回去呢?既然自己的心灵为形体所役使,为什么如此失意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经不可挽回,知道未来的事还来得及补救。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船在水上轻轻飘荡,微风吹拂着衣裳。向行人打听前面的路,遗憾的是天亮得太慢。
15、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引壶觞以自酌,眄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策扶老以流憩,时矫首而遐观。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16、星火杂志社美文美图美声
17、宋苏轼归去来兮辞纸本水墨行书
18、知来者之可追:知道未来的事(指归隐)还来得及补救。谏,劝止,挽回。追,补救。
19、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是他脱离仕途后回归田园的豪迈宣言。这首诗,不但展示了诗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追求自由的归隐情怀,也反映出诗人厌恶官场、远离世俗的孤傲之态,其情切切,其意深深,为无数后来的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本文选取宋代苏轼、元代赵孟頫、明代祝允明、文徵明所书《归去来兮辞》墨迹,朋友们更喜欢哪一家的作品?
20、辞前有序,是一篇优秀的小品文。从“余家贫”到“故便求之”这上半幅,略述自己因家贫而出仕的曲折经历。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是弃官的根本原因。几经出仕,诗人深知为“口腹自役”而出仕,即是丧失自我,“深愧平生之志”。因此,“饥冻虽切”,也决不愿再“违己交病”。语言虽然和婉,意志却是坚如金石,义无反顾。至于因妹丧而“自免去职”,只是一表面原因。序是对前半生道路的省思。辞则是渊明在脱离官场之际,对新生活的想象和向往。
四、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
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2、奚惆怅而独悲:为什么悲愁失意。奚,何,为什么。惆怅,失意的样子。
3、此为文徵明82岁时所作。虽以小楷抄录长篇却无界格,更显其平易自然、清逸俊雅、空灵流动的特点。笔法清俊儒雅,结体方整紧劲、字势修长俊逸受欧书影响。通篇字体大小、间距、行气无不贯通一气,潇洒自然,精细严谨,无一懈笔,这对于一位老者来说尤为难得。
4、欧阳修历经政治挫折,通过对陶渊明的思考、接受,欧阳修从贪功冒进转向平和冷静,这不仅使他找到了仕与隐的平衡点。也使他明确了政治与民生统一的目标。
5、读《归去来兮辞》,并不能给人一种轻松感,因为在诗人看似逍遥的背后是一种忧愁和无奈。陶渊明本质上不是一个只喜欢游山玩水而不关心时事的纯隐士,虽然他说“性本爱丘山”,但他的骨子里是想有益于社会的。鲁迅先生在谈到陶渊明时说:“就是诗,除论客所佩服的‘悠然见南山’之外,也还有‘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固常在’之类的‘金刚怒目’式,在证明着他并非整天整夜的飘飘然。”(《题未定草》)透过“请息交以绝游”、“世与我而相违”这些愤激之语,我们感到了沉重。
6、生生:犹言维持生计。前一“生”字为动词,后一“生”字为名词。资:凭借。
7、观赏着庭树(使我)露出愉快的神色;倚着南窗寄托我的傲世之情,深知这狭小之地容易使我心安。每天(独自)在园中散步,成为乐趣,小园的门经常地关闭着;拄着拐杖走走歇歇,时时抬头望着远方(的天空)。白云自然而然地从山峰飘浮而出,倦飞的小鸟也知道飞回巢中。
8、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9、已矣乎!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留?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富贵非吾愿,帝乡不可期。怀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
10、在归去来兮中又口口声声说他自己不想做官,把做官当做了误入尘网中。归去才是真的生活。但是从陶渊明的三仕三隐来看,既然他厌恶官场又哪来的三仕,可见归隐他是在为自己的私欲找的借口。
11、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12、其中“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及“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故便求之”,写出过去出仕时一度真实有过的欣然向往,足见诗人天性之坦诚。从“及少日”到“乙巳岁十一月也”这后半幅,写出自己决意弃官归田的原因。
13、乃瞻衡宇,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
14、“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起二句无异对自己的当头棒喝,正表现人生之大彻大悟。在诗人的深层意识中,田园,是人类生命的根,自由生活的象征。田园将芜,意味着根的失落,自由的失落。归去来兮,是田园的召唤。也是诗人本性的召唤。
15、语文人生·最后说明一点,就是陶渊明虽然归隐田园,且不论他这种做法是积极还是消极,但他毕竟不同于劳动人民。他写《归园田居》也罢,写《归去来兮辞》也罢,实际上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现象,归隐田园的也并非他一人。然而他的归隐造就了一个文学家,形成了一种文学风格,在中国文学史上熠熠生辉,光照千秋。欧阳修说:“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一篇而已。”此话虽过,但可以见出它在文学史中的地位。
16、陶渊明从晋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起为州祭酒,到义熙元年作彭泽令,十三年中,他曾经几次出仕,几次归隐。陶渊明有过政治抱负,但是当时的政治社会已极为黑暗。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军阀桓玄篡晋,自称楚帝。
17、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
18、释义:不久,嫁到程家的妹妹在武昌去世,一心想着赶快去奔丧,自己请求免去官职。
19、《归去来兮辞》是晋宋之际文学家陶渊明创作的抒情小赋,也是一篇脱离仕途回归田园的宣言。
20、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五、陶渊明归去来兮辞翻译
1、确实走入了迷途大概还不远,已觉悟到现在的做法是对的而曾经的行为是错的。
2、(解读)清·诗丐:绝命诗
- 上一篇:93句吕岩个人简历(精选吕岩是哪里人)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78℃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52℃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71℃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69℃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48℃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12℃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65℃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89℃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