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2句氓的翻译和注释(精选诗经氓的翻译)
admin 2023-12-14 10:21:25 文案短句 ℃一、氓的翻译
1、参考译文:当你妻子多年,终日忙碌活全干。起早贪黑操家务,没有哪天空闲过。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你是否还记得曾赠给我的那只红色长笛?
4、(24)总角:古时儿童的发式,借指童年。宴:逸乐。
5、“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句式有纵横感,从纵的来看与从横的来看所传达的信息是不同的,你能尝试着说明吗?
6、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
7、当初曾相约和你一同过到老,偕老之说徒然使我怨恨罢了。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终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里料到你会违反誓言。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8、你是否记得曾送我的那束茅草芽?
9、涉:渡过。淇:河名。
10、静下来想想,只能自己伤心。
11、憨厚农家的小伙子,怀中抱着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来换丝,是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不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12、从中使我们想到这样一个问题:夫妻关系如何才能持久?在传统社会中,这个问题使无法讨论的,因为道德准则规定了妻子是附属于丈夫的,要“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另一方面,对丈夫却少有约束,实际上就是我们前面说过的,对作丈夫的网开一面,可以可以三妻四妾,而不必将情感专注于一个女人。
13、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
14、“始乱终弃”四字,正可概括氓对女子的罪恶行为。因此她虽曾勇敢地冲破过封建的桎梏,但她的命运,终于同那些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压束下逆来顺受的妇女命运,很不幸地异途同归了。
15、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将下表中字词的读音、意思弄明白。表格为动态随机填写而成。
16、这个问题引起又一波热烈讨论。最后大家慢慢形成这样看法,女子并不是抱怨男的家境贫困,她当初自作主张嫁给“氓”,就说明她不是嫌贫爱富之人。贫穷不是女主公这里真正要抱怨的对象,她抱怨的是她的吃苦、勤劳、持家并没有保卫爱情,反而赢得的是男子的变心。从女子的自述中我们还可以得出另一个结论,即女主公日夜辛劳,有无儿女拖累,居然和年轻力壮的丈夫过着贫困的生活,一定是丈夫游手好闲,在外面鬼混,以致家庭经济拮据。
17、(4)为什么这首诗被称为“弃妇诗”?
18、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
19、氓:民。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
20、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二、诗经氓的翻译
1、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
2、本文发表于《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Z1期
3、(注释)(1)氓:民。蚩蚩(chi):笑嘻嘻的样子。
4、女子说“三岁食贫”好像抱怨男子家穷,可是他们两个都年轻,能劳动,女子又说她自己很勤快,为什么很穷呢?
5、(10)复关:地名,诗中男子居住的地方。
6、是让她好好学习。《氓》是高中的时候学的一篇文言文。氓讲述了一个怨妇控诉男人变心的故事,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让我们早早认清现实。高中是青春期,人家专门给女子上的《孔雀东南飞》、《琵琶行》,《氓》不好好学习的女孩子没有未来的。
7、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
8、拓展资料:《卫风·氓》出自《诗经》。为先秦时代卫国华夏族民歌。共6章,每章10句。这是一首弃妇自诉婚姻悲剧的长诗。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
9、(14)耽:沉迷,迷恋。
10、“乘彼垝垣”中的“彼”“垝”让你想到了什么?
11、由于这位女主人公没有能够看破氓的虚情假意,一口答应了氓。于是,她不顾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明媒正娶的礼数也不管了,勇敢地许下了“秋以为期”的诺言,错误地把自己的爱情投在了一个骗子身上。
12、婚后多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
13、登上那倒塌的墙垣,遥望那复关。没有看见复关的你,我的眼泪簌簌不断地掉下来。终于看见了复关的你,我就有说有笑。你用龟板、蓍草占卦,没有不吉利的预兆。你用车来接我,驾着你的车子我带上财物嫁给你。
14、第6诗节写弃妇的觉醒。“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有假设意味,意即假如咱俩白头偕老了,会使我更加怨恨你。既然如此,不如趁早分开,这里有一种决绝。又用起兴反衬氓的变化无常。“总角”将头发扎起来,像角一样。两人从小一起长大,可谓青梅竹马,两小无猜,那时氓信誓旦旦,发誓诅咒要将爱情进行到底。现在你变心了,我还得活着,“亦已焉哉”表现着女主人公的一种刚烈和决绝。尽管她曾幻想爱情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食粮,但当自己追求的爱情被爱人无情毁灭后,她毅然靠理智活了下来。
15、醒世箴言:爱就深爱,不爱便抽刀断水,绝不拖泥带水。
16、《静女》中小伙子眼中的恋人娴静而美丽,既有内在美,又有外在美,这种择偶标准两千年没变,女子看中的则多是内在的东西,就像《静女》一样,如果仅仅理解为一次是不对的,一次约会可能成功吗?
17、读méng时,指古代称民(特指外来的),如氓隶;读máng时,如流氓,指品质恶劣、不务正业、为非作歹的人。
18、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
19、早起晚睡,没有一天不是这样。
20、❤美文怡心,美图怡情,诗经情话,不见不散
三、氓的翻译和注释
1、我提醒他们,中国古代女子身上绳索之一“夫权”,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它是随着封建礼教一步步加固而形成的。而在两千多年前春秋年代,我们的奶奶人身还是比较自由的。当然,当时男性强势地位已经显露也是可以肯定的,所以奶奶坚决休掉“氓”,还是非常有个性的,有勇气的。现在许多资料还说女主人公是“弃妇”,编者实在是太粗心。
2、结婚多年守妇道,我把家事一肩挑。起早睡晚勤操作,累死累活非一朝。家业有成已安定,面目渐改施残暴。兄弟不知我处境,见我回家哈哈笑。净思默想苦难言,只有独自暗伤悼。
3、这首诗音调铿锵自然,富有真情实感。诗中用了不少“蚩蚩”、“涟涟”、“汤汤”、“晏晏”、“旦旦”等叠字形容词,它们不但起了摹声绘貌的作用,且加强了诗的音乐性。
4、全诗六章,每章十句。第一章,追叙自己由初恋而定的婚;第二章,叙述自己陷入情网,冲破了媒妁之言的桎梏而与氓结婚;第三章,她对一群年青貌美的天真少女,现身说法地规劝她们不要沉醉于爱情,并指出男女不平等的现象。
5、《卫风·氓》这首诗的结构,是和它的故事情节与作者叙述时激昂波动的情绪相适应的。全诗六章,每章十句,但并不像《诗经》其他各篇采用复沓的形式,而是依照人物命运发展的顺序,自然地加以抒写。它以赋为主,兼用比兴。赋以叙事,兴以抒情,比在于加强叙事和抒情的色彩。
6、第三章在全诗是一个感情上的转折,由对爱情的憧憬转入对自陷情网的追悔。“桑之落矣,其叶沃若”,诗人用桑叶的鲜嫩来比喻女子的年轻美丽,结尾三句:“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这是女主人公从自己被遗弃的遭遇中总结出来的血泪教训,她下定决心不再留恋过去,并告诫千万个姐妹,以免再蹈自己的覆辙。这里,诗人为我们展现了这位女子的深深后悔之情,同时也写出了这位女子性格中极为可爱的坚强的一面。
7、真理之九:门当户对更能长久。
8、我跟同学们讲,这个争论的意义在于我们能够从文本整体看,从地方产物看,有没有定论不那么重要。
9、在婚前,她怀着对氓炽热的深情,勇敢地冲破了礼法的束缚,毅然和氓同居,这在当时来说,是一件难能可贵的事。按理说,婚后的生活应该是和睦美好的。但事与愿违,她却被氓当牛马般使用,甚至被打被弃。原因就是当时妇女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没有地位,而只是的丈夫的附庸。
10、回想起你我相处的日子,
11、课文研读(每个诗节都是教师先范读课文,然后学生自读、朗读、齐读,以下环节亦如此。)
12、《卫风•氓》是一首夹杂着抒情的叙事诗。诗中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形象、生动地叙述出她和氓从恋爱到结婚,继而受虐,最后被弃的全过程,表达出了弃妇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同时,深刻地反映出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也,不可说也!”诗人满腔愤懑地控诉着当时社会的不平等,使整首诗的思想意义更加深刻了。诗中女主人公弃妇的惨痛教训,可以说是封建阶级社会中千千万万受压迫受损害的妇女命运的典型,所以能博得后世读者的共鸣。其中“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更是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句子。。
13、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14、人们总是习惯于在具体的事件中了解人,判断事物,这是文本解读的心理准备,把这种习惯迁移到对《氓》和《静女》的解读,同样有效。这两首诗都具有情节性:《氓》写的是痴情女子如何被貌似忠厚的负心汉骗到手后遗弃的过程,《静女》写的是小伙子同心爱的姑娘约会的过程。抓住以上情节的梗概,再逐章阅读就能理出情感的起伏变化和心理的波动轨迹,从而走进《诗经》。
15、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
16、请你不要生气,把秋天订为婚期吧。
17、从解答问题角度入手来解读文本,会更有亲切感。实际上,上面9个问题问得很全面,很有代表性。
18、根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可以看出男女主人公是从小就在一起,互相了解,感情很好,怎么一结婚就感情不好了呢?
19、(3)“不可脱也”为什么不放在最后?
20、《国风·卫风·氓》讲述了一位女子从青梅竹马、求婚恋爱、两心相许、结婚度日,到男子变心、一刀两断的全过程,把弃妇的悲愤一泻无余地抒写了出来。诗中的女主人公以无比沉痛的口气,回忆了恋爱生活的甜蜜,以及婚后被丈夫虐待和遗弃的痛苦。此诗通过弃妇的自述,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倍受压迫和摧残的情况。《国风·卫风·氓》是先秦时期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作者佚名,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四、氓的翻译文言文翻译
1、终于看到了你,就又说又笑。
2、蚩蚩。一说是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的样子。你认为哪一种解释符合你心中“氓”的样子?
3、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
4、男人的爱情没有定准,他的感情一变再变。
5、学生也许被动学习多年,已经不敢提出问题,或者丧失提出问题能力。我做了一个简单的鼓动。我讲了一个小故事。有一年,我们国家邀请一些诺贝尔奖得主讲学,当时与会人员听得很认真,会场很安静。诺贝尔奖得主讲完之后,希望听者提问,结果会场比刚才听讲时更安静,鸦雀无声。我记得有人评论此事说:“没有问题就是最大的问题!”我看得出,这个故事触动了我的学生,我暗暗希望明天他们有出色的表现。
6、(6)宴,古义:快乐;今义:宴会。
7、(22)硒(xi):大笑的样子。
8、语文的核心基础乃字词的积累,词汇积累不到位,词汇量不足,语文素养实难提高。
9、真理五之:以“王子和公主牵手幸福地生活在了一起”结尾的只是童话;现实生活中,生活的矛盾才刚刚开始。
10、蚩蚩(氓之蚩蚩)通“嗤嗤”,笑嘻嘻的样子。一说是忠厚老实的样子
11、以上几首习作的作者都能进行不同程度的二度创作,表现出对原诗的尊重,又对诗的意境有所丰富,并且能够借鉴所读过的其他现代白话诗,巧妙化用,为我所用。由此可见,学生读懂《诗经》力所能及,但首先需要教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改写古诗还要适当注意韵律。
12、(5)涉:渡过。淇:河名。
13、醒世箴言:孔雀女若嫁贫穷男,得做好更多的心理准备。根基若不同,期望越高,失望越大。
14、醒世箴言:女人最容易掉进甜蜜的漩涡。
15、(18)爽:差错,过失。
16、那个人老实忠厚,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的来换丝,是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君渡过淇水,一直送到顿丘。并非我要拖延约定的婚期而不肯嫁,是因为你没有找好媒人。请郎君不要生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17、登上那堵破土墙,面朝复关凝神望。复关遥远不得见,心里忧伤泪千行。情郎忽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问吉祥,卦象吉祥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把我财礼往上装。
18、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19、桑树落叶的时候,它的叶子枯黄,纷纷掉落了。
20、男的“抱布贸丝”是不是说男的家境不如女子好呢?
五、氓的翻译简短
1、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2、诗歌第三节5句用了4个“兮”,第五节5句用了6个“矣”,请体会其表达作用。
3、只有我自己在落日的余晖中徘徊,
4、下面附上我2008年写的短文
5、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国风·卫风·氓
6、“与你偕老”当年话,老了怨苦更增加。淇水虽宽有堤岸,沼泽虽阔有边涯。回顾少年未婚时,想你言笑多温雅。海誓山盟还在耳,谁料翻脸变冤家。违背誓言你不顾,那就从此算了吧。
7、第1节描写男子等待姑娘时的情态。“静女其姝”,静是娴静的意思,姝是美丽的意思。,在男子的心里,心爱的姑娘既娴静又美丽,并且“俟我于城隅”,是姑娘主动约我的,可是她现在为什么不见了?是有意躲避还是爽约?他着急,所以“搔首踟躇”。
8、“淇水荡荡,溅车帷裳”,表明她离去了。这么做不是因为她有什么“不爽”,不对,而是士“贰”了,什么是“贰”?以前他很“蚩蚩”,现在他不“蚩蚩”了,这小子前后行为不一致,有贰心了,遗弃了我,男人啊没个定准,经常变来变去。与其这样,不如趁早离开,所以女子主动走了,虽则首先是氓变心了,女子不得不走这一步,但也可见她性格中坚韧的一面,她的主动离开也是一次抉择。
9、醒世箴言:千万别做被一块蛋糕就能“哄”走的女孩儿。
10、并不是真的来换丝,到我这来是商量婚事的。
11、译文: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
12、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
13、这部分请您详细写出您对文本的正确而独到的理解。
14、(5)“兄弟不知,咥其笑矣”兄弟为什么笑?
15、参考译文:男人沉迷于爱情,想离开时可脱身。但女子沉迷于爱情,想要脱身不可能。
16、“尔卜尔筮”如果改为“尔为卜筮”,都可以表示“氓”用龟甲和筮草占卜的行为,但二者传达的信息却有多寡的区别,请你仔细体会体会其中的分别。
17、这个同学不适应诗歌省略而产生的句子跳跃性。有同学指出,从前文看,女子说“来即我谋”,但省略了和她谋什么,从后文看,应该是商量婚事,但遭到女子的拒绝,又从后文“将子无怒”可以看出“氓”遭拒绝,就生气离开,所以女子为了不让他难过,就送他,给他安慰。
18、第四章,对氓的负心表示怨恨,她指出,这不是女人的差错,而是氓的反复无常;第五章,接着追叙她婚后的操劳、被虐和兄弟的讥笑而自伤不幸;第六章,叙述幼年彼此的友爱和今日的乖离,斥责氓的虚伪和欺骗,坚决表示和氓在感情上一刀两断。
19、(1)匪(匪来贸丝)通“非”,不是
20、有同学说,过去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吗?这女子敢私定终身吗?
六、氓的翻译
1、(5)泮(隰则有泮)通“畔”,边
2、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3、为什么要到“垝垣”去望?
4、提出问题的同学认为,从整个诗歌看,“氓”的家境似乎比女方要穷一点,比如后文讲到女子是“以我贿迁”,说到“氓”时是“三岁食贫”。但遭到其他同学反驳,如果“氓”“抱布”就是说明他的家乡产布,那么女子嫁过去后遭遇婚变以“桑”为比兴抒情,岂不是矛盾?
5、全诗一共六段,分成三个部分,分别描写了两人结婚前的甜蜜、结婚后生活的不幸和离婚后女子的无奈和悲哀。整个故事从开始到结束,情节基本完整。表达的情感则是婉转跌宕,哀而不伤。
6、周代贵族文人的作品构成了诗经的另一部分。《尚书》记载,《豳风·鸱鸮》为周公旦所作。2008年入藏清华大学的一批战国竹简(清华简)中的《耆夜》篇中,叙述武王等在战胜黎国后庆功饮酒,其间周公旦即席所作的诗《蟋蟀》,内容与现存《诗经·唐风》中的《蟋蟀》一篇有密切关系。
7、现在,我把两个班学生提的问题按照课文顺序整理如下:
8、为什么要“抱布贸丝”?
9、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10、懂得你是让我为你吹奏爱的赞歌。
11、教师点评:称呼由“你”转变为“他”,反映出人物心理距离的变化,“你”是亲切的称呼,“他”是对人的疏远乃至远拒,这里表现出女主人公遭受多年屈辱,经过深刻思考而发生的情感上的剧变。
12、真理之三:爱情中的女人智商为零。
13、东北师大附中是全国名校,学生整体素质高,自主学习习惯好。吉林省初中学校使用张翼健主编、长春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八年级上”选《诗经》二首(《关雎》《蒹葭》),人民教育出版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三册)选有《诗经三首》(《氓》《无衣》《静女》),学生已经对《诗经》有所了解,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已经有一定的积累,因此课堂不必介绍相关知识,但应该推荐一些篇章作为拓展阅读的材料。根据学生生理发育、心理发育的情况,可以重点选择《诗经》中的爱情诗,引导处于情窦初开时期的学生鉴赏我国古代的情诗,从中学习含蓄、优美的表达方式。
14、真理之六:你的矜持和高贵是对他最大的考验。
15、(4)说(犹可说也)通“脱”,解脱
16、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17、(8)三段写鸠食桑葚,四段为什么不写?
18、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19、这个问题涉及到艺术手法,涉及情感发展引起人称语言变化的问题。这女子当然是在回想往事,自言自伤,但是,当一个人独语,情感到达一定程度时,会将自己对象化,仿佛在对另一个人说话,以驱除内心孤独。当然,这个女子也有把自己痛苦的爱情经验告诉所有女子的愿望,所以就有了突然对女子发表心声的现象。
20、为什么男子就可以不沉溺爱情而得到解脱,而女子就无法解脱呢?
1、为什么女子遭到男的家暴,她的兄弟反而笑话她呢?是不是应该翻译为她丈夫家兄弟笑话她呢?
2、讲解《静女》。这是一首爱情诗,描写青年男子与心爱的姑娘的一次约会。由于诗歌内容浅易明了,可由学生研读,教师适当点拨即可。
3、《氓》中“二三其德”中的“其”的意思:他的。二三:有时二有时经常改变。形容三心二意。德:操守,心志。“二三其德”出自《诗经·卫风·氓》,意思:氓用情不专,反复无常。
4、(15)说:同“脱”,摆脱。
5、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
6、女子没有什么差错,男子行为却前后不一致了。
7、《氓》诗经——《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8、爬上那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中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9、我不禁感到幸福充斥周遭。
10、这个问题一提出,我就忍不住击掌点赞。我夸赞这位同学的眼光:能从诗文脉络看。
11、《卫风·氓》是一首上古民间歌谣,以一个女子之口,率真地述说了其情变经历和深切体验,是一帧情爱画卷的鲜活写照,也为后人留下了当时风俗民情的宝贵资料。
12、醒世箴言:岁月是把杀猪刀,女人除了容颜,还要有志同道合共度难关等智慧。
13、其实学生不敢提问,除了被动学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怕自己提的问题显得“傻”,怕同学嘲笑自己。针对这个问题,我跟他们讲,我们要向日本人学习,课堂是出错的地方!你们如果都是正确的,还要学习干吗?更何况,文科性质的学习内容,有许多属于人类主观认识,是完全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的。
14、我轻轻的来了,拿着你送我的萧,
15、按照正常叙事看,写了“商量婚事”“女子出嫁”之后,应该写女子嫁到男方“氓”那里之后的婚姻生活,等到发生男子变心事件之后,女子再来感叹“无与士耽”就比较合理。
16、不知是我的心急还是姑娘害羞,
17、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
18、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
19、《诗经》毕竟是2000多年前的“流行歌曲”,现在已经失去了“流行”的元素,曾经流行的语言表达至今已经生涩,甚至同现代生活“格格不入”。因此,要走进《诗经》,先要读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诗经》在几千年的流传过程中,不断加进新的知识,并且这个知识的雪球越滚越大,如何把必要的知识转化为鉴赏《诗经》的技能十分重要;通过几首诗窥知《诗经》的思想内涵与艺术技巧,以建构诗歌鉴赏的能力结构。
20、(2)布:古时的货币,即布币。贸:交换。
1、诗歌爱情故事发生在什么季节?
2、醒世箴言:女人要懂得投资和提高自己,无论是容貌、才情还是智慧。一成不变,必然灾难。
- 上一篇:131句现代诗歌四年级下册摘抄短诗配图(精选现代诗歌四年级下册摘抄短诗)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08℃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282℃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563℃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0℃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777℃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773℃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754℃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744℃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668℃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589℃关于梦想的事例反面【文案整理68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