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44句张养浩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精选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文言文翻译)

admin 2023-12-16 10:34:52 文案短句

一、张养浩

1、重庆工商大学中文系教授熊笃这样评价:此曲结构别致,前六句用铺叙一气呵成,历数自古忠臣的悲惨下场,作为原因铺垫;结句才是结果,也是全篇的主旨;前因后果,水到渠成。

2、惜无奇语勒丹壁,坐令清赏成绝痴。斜阳忽将瞑色至,山灵应怪归鞍迟。

3、不久积劳成疾,殉职于任上。

4、至元十三年(1276年),外祖父许氏一家从济南迁徙至江南,7岁的张养浩随母亲送行到城西。在路上捡到别人丢失的财物,失主已经走远了,养浩又追上去交给失主。

5、栽培直讶天上种,熏染不类人间株。有时风荡香四出,举国皆若兰为裾。

6、归田类稿附跋:拟雅古诗二篇,晨兴五言今律一篇,先文忠公所遗翰墨也。引恐其久或摩灭,命工磨勒如上。呜呼!先公遂闲之情,取友之谊,于此庶见其一端矣。至正十四年甲午春三月良日,朝请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监察御史嗣男引百拜谨识。石刻

7、座无裀褥甑生尘,庋有诗书盘苜蓿。归来叹羡原宪贫,却顾轻肥还自恧。

8、有田(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9、游香山(元·张养浩)押支韵显示自动注释

10、霏微数点雨,顾视衣不湿。野色含苍茫,如游化人国。

11、登车上路,遇到饥饿的人便救济他们,遇到死了的人就好好的给他安葬当时一斗米值十三缗,老百姓拿着钞票出来买粮,(钞票)稍微有些不清便米商就不收,到府库去兑换,那些狡猾的官吏存心骗人,换十贯钱他们给五贯,许多天得不到,老百姓处境非常艰难。

12、山行(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文韵显示自动注释

13、僮挟琴尊子御车,丹崖到处总堪书。白云有志寻华表,黄阁无心恋绮疏。

14、晨兴用俞立之韵(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庚韵显示自动注释

15、《漢語大詞典》:行踏拼音:xíngtà

16、中都道中(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17、世味宁同酒味甘,野情不似宦情贪。乘舟远遁谁如范?拍板高歌每羡蓝。

18、斜照悭窗影,停云足野情。田园无限乐,夫岂为逃名。

19、以隐于贾,以晦其著。以俭其出,以阜其聚。以开我人,以笃我祜。

20、鼓舌为名怜季子,舍身逐利笑陈馀。自从投绂归来后,荆棘胸中有剪除。

二、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文言文翻译

1、虽然后世盛赞老张“为国为民”,但老张之所以没有广泛流传,与“为的民众”当然不相关,但他“为的国家”,不管列入没列入《二十四史》,出于汉人的过期荣辱感,都不算是一个特别正经的朝代。正如同汪兆铭不管是为敌占区民众做了多少实际努力,他仍然是一个铁杆汉奸一样。

2、张养浩(1269年—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唐朝名相张九龄之弟弟张九皋第23代孙,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

3、赠李秘监(至治间曾画御容)(元·张养浩)七言绝句押删韵显示自动注释

4、日月底天庙,阳瘅土脉生。习习协风来,颙颙众蛰惊。

5、张养浩是元代重要的政治、文化人物,其个人品行、政事文章皆为当代及后世称扬,是元代名臣之一。与清河元明善,汶上曹元用并称为"三俊"。代表作品有《三事忠告》,散曲《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6、雨过天青驾小船,鱼在一边,酒在一边;

7、张养浩,字希孟,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有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

8、而供职于这个朝代的官员,尤其是汉族官员,人们也在潜意识里视其为有失大节而无法原谅,这就是张养浩被历史忽略的第一个原因吧。

9、同元复初饮许仲文别墅(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先韵显示自动注释

10、东,也在图画里;西,也在图画里。

11、元明宗天历二年陕西大旱,朝廷再次以“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下诏,命其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因事关民生疾苦,张养浩的心不能再平静了,于是他不顾六十岁的高龄和体弱多病之躯,毅然奉诏。“无多惭,此心非为官”,他赴召的不是官爵,而是为民承重的高尚情操。

12、休日郊外(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歌韵显示自动注释

13、文忠集:自注:伯庸内翰、继学中郎唱酬「河」字韵诗,往返数愈出愈奇,然两军相薄,短兵相接,鏖战争胜,未遑退舍。鲁仲连之徒闻之,故特射一矢以解其纷。

14、只这的便是送了人的根苗,

15、亦有弃半途,完侄与相随。未闻刃所爱,万古犹绝奇。

16、只是,在张养浩的心灵深处,他甚至偏执地认为,让黎民苍生活下去,才是真正的快活,相比起来,他自己的快乐,只是小快活而已。所以,他在云庄快活8年以后,就踏上了赴陕西赈济灾民的征途。

17、仲宪,卫州人。以儒掾台省者十馀年,清苦如一日,人馈遗皆不受。能诗,喜谈政治。尝谓为天下不自农桑始,三代之盛,终不能致。閒尝叩之,其言激切,或至泪下。余器其人类古君子,故以诗赠之。

18、置书桃笙底,且复乐我真。

19、子失或再有,母失庸可追。孰能庭桂惜,使我堂萱萎。

20、阴携至他所,恩爱从此辞。解衣缢不殊,反为子禁持。

三、张养浩传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1、衰年卜宅喜山村,俗事经年不到门。疏雨与秋添索莫,远烟因晦学黄昏。

2、同年,甘露屡降,朱元璋问宋濂这样的天象是什么预兆,宋濂以《春秋故事》告诉朱元璋受命于人不于天,做事不必受天象的影响。朱元璋的侄子朱文正犯了罪,宋濂为朱文正求情,说可以将朱文正贬到边远地方,不宜治死罪。

3、底事劳劳形与神,道途鞍马动经旬。烟横绝涧疑无地,风响深林似有人。

4、毛良卿送牡丹(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5、官员、旁白:News华

6、免除曾经儆过盗贼的人初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老百姓,因为饥寒所逼迫,不得已而做了盗贼。

7、平生喜清景,揽之欲杯吸。讵惟可乐饥,亦足已沈疾。

8、张养浩生不逢时

9、张养浩任堂邑县尹。上任后首先拆毁了滥设的祠庙30多所。免除曾经儆过盗贼的人初十五参见县尹的规定,张养浩说:“他们都是老百姓,因为饥寒所逼迫,不得已而做了盗贼。

10、子囊钱贯朽,母箧无针锥。子妾曳绮罗,母裙露肤肌。

11、翠翻平野禾抽颖,锦委深林笋脱斑。莫恨韶光太相促,若非衰暮讵能还。

12、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

13、《晋书·邓粲传》:“夫隐之为道,朝亦可隐,市亦可隐。隐初在我,不在於物。”后因以“市隐”指隐居于城市。唐皎然《五言酬崔侍御见赠》:“市隐何妨道,禪栖不废诗。”元张养浩《久雨初霁书所寓壁》诗:“市隐静於野,客居閒似家。”清钱谦益《寄严道彻太守》诗之二:“为问君平能市隐,何如长史驻人间。”指居于城市的隐士。宋陆游《忆昨》诗:“先主庙中逢市隐,丈人观里识巢仙。”

14、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具备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了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一天到晩不停地读书,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就关上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15、第一句“班定远飘零玉关田”,讲述了班超的故事。班超曾经为西域与汉朝政府的友好关系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在西域生活了31年,晚年因为年老多病,思念家乡,上疏要求回归故里,疏中有“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之语,此句即指此事而言。

16、同样是开凿个池子,过去当官的时候,就没有这么轻松的心情了。当然,挖个水池,是为了给枯燥烦闷的宦海生涯增加点趣味,“云胡舒所忧,凿池纳清涟”,不过,京城官邸中的水池子,虽然也能“明月忽倒挂,停云亦中悬”,但哪能与湖海中的水相比呢?所以,张养浩只有自嘲,“头白尚儿戏,自笑复自怜”,别无办法,“言念扬州鹤,其然岂其然”。

17、谓督导农事。元张养浩《赠刘仲宪》诗:“吾元有国天所资,世祖躬歷艰难熟,未遑礼乐刑政颁,首闢司农惟穡督。”

18、夜雨寄吕叔泰(元·张养浩)押侵韵显示自动注释

19、使当此日出此言,可必诸公尽颦蹙。圣贤于彼非不知,但恐违天拂民欲。

20、自古以来,帝王将相、英雄豪杰,曾经叱咤风云,转瞬间又都归于灭亡。功也罢,名也罢,都如流星般闪过,不能长久。回想自己,曾因直言相谏,反落得被贬他乡,如今再次启用,谁能预料后果如何呢?

四、张养浩是哪个朝代的

1、游香山(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侵韵显示自动注释

2、布衣得暖胜丝绵,长也可穿,短也可穿;

3、负暄坐晴檐,煦煦春满袍。对山阅吾书,怀古酌彼醪。

4、山展野屏随地远,风挥天帚扫云空。绰然到处皆佳景,安得毫端句不雄①。

5、“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6、看沙殴舞再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①,爱杀江南。

7、粗茶淡饭饱三餐,早也香甜,晚也香甜;

8、张养浩早于元英宗至治元年就归隐山林,过起了清风明月的田园生活,朝廷曾六次召其入朝为官都被他婉拒。

9、直省(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侵韵显示自动注释

10、孝可神鬼格,孝可贤圣期。能孝斯能忠,厥心自亲移。

11、窗纳一天晓,人怀千古荣。移床高处坐,遥看日东生。

12、逃出生天后,他转念想,短短一生,何苦没完的玩这宫斗游戏,何苦来哉?

13、远山如遁藏,近山如见逼。老夫缓策行,超遥历阡陌。

14、稼穑无非雨露功,农家分喜到诗翁。劳心漫刻七年楮,贻戚空成九载弓。

15、所以说,虽然张养浩本人是元散曲大家,但对元散曲的打击也是致命的。

16、英宗继承皇位后,命令张养浩参与中书省的工作。适逢元宵节,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做成鳌山。

17、一生经历了世祖、成宗、武宗、英宗、泰定帝和文宗数朝。少有才学,被荐为东平学正。历仕礼部、御史台掾属、太子文学、监察御史、官翰林侍读、右司都事、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知政事等。后辞官归隐,朝廷七聘不出。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是年,积劳成疾,逝世于任上。

18、烛辉其前,钟韵其傍。神具亿止,风帷褰扬。俨承其容光,俨觌其冠裳。

19、终于因其操劳过度,上任四个多月后一病不起,卒于任上,享年六十岁。消息一经传开,“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朝廷追封他为滨国公,谥号文忠。

20、万里家国,一粒尘沙的杜甫

五、张养浩,字希孟文言文翻译

1、久厌官居苦,幽寻到涧阿。鹤知松岁月,鸥狎海风波。

2、至元十六年(1279年),十岁的张养浩,读书学习非常,经常昼夜不辍,父母担心他太过用功累坏身体就制止他,而他白天把书默默地背诵,晚上关上房门点上灯,偷偷读书。

3、这首散曲,笔力雄浑,起于眼前山势、大河滔滔,从千古雄关,直接转入历史长河。

4、香返梅魂春一脉,愁丛灯影夜千端。古人事业余何有,羞见茅斋岁又阑。

5、封章曾拜殿廷间,凛凛丰仪肃九关。回首桥山泪成血,逢君不忍问龙颜。

6、题注:野人遂其閒也。弱冠出仕,知命而归。爰处于郊,有琴书以自乐也。

7、张养浩的散曲曲牌《山坡羊》,仅在赴陕赈灾途中就写有九首,如:《山坡羊·洛阳怀古》《山坡羊·北邙山怀古》《山坡羊·沔池怀古》(二首)《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骊山怀古》(二首)《山坡羊·未央怀古》《山坡羊·咸阳怀古》等

8、未央宫高大宏伟,当年的英雄豪杰们曾在这里汇聚,历史兴亡更迭,他们的英气却永远留存。东面是如画的山河,西面也是壮美的江山,谁来保护这些壮丽河山呢!诗人的壮志豪情皆融于此。

9、我爱云庄好,溪流转玉虹。惊飙荷背白,残照鸟身红。

10、流水故将尘隔断,好花都被雨开全。人生佳处无何国,钟鼎山林恐未然。

11、老懒便幽静,空庭步翠行。牵牛上篱落,斗雀下檐楹。

12、北陆展修晷,薰风荐微凉。麦波浩无津,细路如桥梁。

13、张养浩生于元世祖至元七年,一生经历了元朝6个皇帝,可以说,他生是元朝的人,死是元朝的鬼。

14、云驳疏阴漏日华,昽昽晨色散林鸦。马前怪底犹明月,路转满川荞麦花。

15、人间胜事忌多取,毋使乐极还生悲。

16、登泰山(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寒韵显示自动注释

17、杜牧:灵魂若有伤,我这有味药

18、谁药相如渴,独怜范叔寒。一鸣虽确确,犹自彻云端。

19、水仙子(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20、按:①中国外,又加赤县神州者见《史记》。

六、张养浩

1、拟四季归田乐四首其三秋(元·张养浩)显示自动注释

2、向令早知此,讵使田园荒。迷途谅非远,淑景良未央。

3、张养浩登泰山与杜甫望岳。。风云一举到天关,快意生平有此观。万古齐州烟九点,五更沧海日三竿。向来井处方知隘,今后巢居亦觉宽。笑拍洪崖咏新作,满空笙鹤下高寒。

4、默求诗句为相答,半醉挥出毫端虹。烟云满室动鬼神,不但为彼开盲聋。

5、维日之良,嘉荐令芳。于豆于俎,是登是将。于祖考之堂。

6、《漢語大詞典》:货黩(貨黷)拼音:huòdú

7、甫出五旬,遂引而去。二子丧今惟汝独。汝兄使存,吾岂汝督。

8、搭建云庄这个快乐桃花源的过程本身,就充满着趣味,没有一点辛苦劳作的感受。比如,开凿那个云锦池,张养浩写道:“殷勤凿破苍苔,把湖泺风烟,中半分开。满意清香,尽都是千叶莲栽。看镜里红妆弄色,引沙头白鸟飞来。老子方才,陶写吟怀,忽见波光,摇动亭台。”

9、萍蓬一世百无功,转首俄成六十翁。往事锲舟求坠剑,虚名影斝悟悬弓。

10、古代很多诗词都描写人才被压抑、是非被颠倒,不过由于诗歌具有含蓄深沉,笔力遒劲的特点,从而令人咀嚼不尽。而散曲则尽吐心声、率直刻露,所以经常显得不够委婉。

11、张养浩,字希孟,是济南人。张养浩从小就具备德行和节义。有一次他出门,碰到了一个人,那人把钞票遗失在路上,当张养浩发现的时候,那个人已经走了,张养浩就追上去把钱还给他。一天到晩不停地读书,白天默默地背诵,夜晚就关上门,点上灯偷偷地读书。

12、往年尝梦蓬莱宫,三山鳌背谣虚空。沧溟俯视一衣带,银河鼓浪来天风。

13、在这首诗中,一“淡”一“满”尽显个性。一方面,墨梅的丰姿与诗人傲岸的形象跃然纸上;另一方面令人觉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仿佛扑面而来。从而使“诗格”、“画格”、“人格”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14、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陕西行台中丞。既闻命,即散其家之所有与乡里贫乏者,登车就道,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

15、余闻惊此言,怒诘官失治。使民至如此,赈贷犹迟疑。

16、文/肖公子出版过《王阳明和他的对手们》、《曹雪芹访谈录》等

17、亲戚自鱼肉,遑恤父子离。鄠县民有贾,竭力奉母慈。

18、寒碧洲痕浅,深青地势平。岩姿呈雅淡,树影碎空明。

19、现在有人提出了这个问题,可见我们现在开始重视张养浩了。

20、书半仙亭壁自和二首其一(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显示自动注释

1、分芋带烟寒斲玉,寻梅和月夜临江。漫郎虽是扁舟客,政恐渔樵不敢双。

2、江山父老能容我不使人间造孽钱

3、哭张澹庵平章(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4、蒙元军队的屠城,蒙元统治的等级森严,汉人低人一等,于是人们选择了有意识的遗忘这段历史。

5、他亦作了北邙山下的一粒尘埃,无论是君,无论是臣,都归于寂寞,任谁唤也不再应,只留下了千古美名被世人传颂!

6、碧落一明月,青山半白云。却愁从此去,尘冗又纷纷。

7、绰然亭落成自和二首其一(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鱼韵显示自动注释

8、无乃沧溟穴,漏泄元气精。不然定鬼物,搏激风涛惊。

9、现在皇帝打算在宫禁之内张挂花灯,我认为玩乐事小,影响很大快乐很少,忧患很多。我希望(皇上)把崇尚节俭思虑深远作为准则,把喜好奢侈及时行乐作为警戒。

10、同样在陕西做官,张养浩和那个赵书记,怎么差距就那么大呢?张养浩去给老百姓发钱,而赵书记则向老百姓敛钱。如果论弄钱自肥的本事,张养浩差了不知凡几。不过,张养浩去陕西上任之前是快活的,在陕西为了赈济灾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抱负,从精神上更是快活的。而那位赵书记,敛了那么多的钱,不知是否快活,也许提心吊胆,惶恐不可终日。毕竟,不义之财,是招来灾祸的。

11、上都道中(元·张养浩)五言律诗押先韵显示自动注释

12、行水灾郊外(元·张养浩)七言绝句押麻韵显示自动注释

13、张养浩立即将奏疏放在袖子里入宫谏阻,奏疏大概说:“元世祖执政三十多年,每当元宵佳节,民间尚且禁灯;何况是庄严的帝王住所,幽深的宫廷,更应当谨慎。

14、市隐静于野,客居閒似家。故园亦皆寓,心定自无哗。

15、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读书做官,是古代文人的最高政治理想。可纵观历朝,读书人无数,有机会做官的人并不多,能得到皇帝钦点做官的人更是屈指可数。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曾六次回绝皇帝的圣旨拒绝当官。直到关中大旱,皇帝下了第七道圣旨,他才走马上任,赈济灾民。而那时,他已经是六十岁的皓首老人了,身体也有诸多疾病。只没想到他这一去,就再也没回来,他就是元朝政治家、词曲家、诗人张养浩。

16、自愧无寸积,坐享雍熙风。秋成既如彼,况对菊与枫。

17、“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18、蓬莱兜率杳何处,无乃造物移于斯。往年梦里记曾到,先声已为猿鹤知。

19、美哉山河固,两有险与德。区区辽与金,铜驼几荆棘。

20、兹游良不异畴昔,半日惝恍迷西东。平生颇似有仙分,足迹未到神先通。

1、寄省参议王继学诸友自和四首其二(元·张养浩)七言律诗押真韵显示自动注释

2、于是张养浩便检查府库中文字清楚可以检验的钞票,一共清点出一千八十五万五千多缗,在钞票的背后全都加盖官印,同时又刻十贯、伍贯的钱券,发给穷人。命令米商凭钞票背后的印记出售穠食,去府库验明数目以换取银两从此官吏不敢再舞弊了。

3、雪香吹尽树头春,谁遣西风为返魂。月影已非前日梦,雨容独带旧时痕。

4、张养浩(1269—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初为东平学正,后游京师,献书于平章不忽木,遂被举荐入御史台,拜监察御史。曾上万言书论及时弊,因言词切直,为当权者所忌,被罢官。为了避祸,他不得不改换姓名逃走。后复官,为翰林直学士,延祐间为礼部尚书。英宗时,他官居参议,又因犯颜直谏而几乎被祸。后归隐家乡达十年之久,曾多次拒绝朝廷征召。天历二年(1329),关中大旱,他被重新起用为陕西行台中丞,前往赈灾。到任后全力赈济灾民,积劳成瘁,卒于任所。死封滨国公,谥“文忠”。其著作有《三事忠告》、《牧民忠告》、《归田类稿》等。散曲集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存世小令有162首,套数2首。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