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见之谓【文案整理53句】

admin 2023-03-06 10:21:53 文案短句

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见之谓

1、有小聪明的人不可让他参与谋划大事,只忠主子不忠国家的人不可让他掌管法制。(韩非子名言名句大全自见之谓)。

2、这段话的意思很明显。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轻浮浮躁的人、急躁莽撞的人很难独当一面,他们要靠那些沉静的人、稳重的人。

3、译文:不亲自处理事务而明察臣下干练与否,不亲自谋划而能够知道臣下行事的祸与福。

4、1好以智矫法,时以行杂公,法禁变异,号令数下者,可亡也。(喜欢凭借自己的聪明擅自更改法令,是海沧因私事而扰乱公务,法令朝三暮四屡次更改,国家有可能灭亡)

5、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快,苦则求乐,辱则求荣,生则计利,死则虑名。

6、  听误多害,听妄多败。——(唐)皮日体

7、禁,主之道,必明于公私之分,明法制,去私恩。(有所禁止,是君主之道,必须公私分明,严明法纪,不徇私情。)

8、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韩非子·五蠹》

9、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不因过度思考使内心疲惫,不因个人私欲而令自身受害;依据法令和权谋来治理国家,通过赏罚来彰显是非。)

10、1善张网者引其纲——《韩非子·外储说右下》

11、1辞辩而不法,心智而无术,主多能而不以法度从事者,可亡也。(口若悬河而不守法度,头脑聪慧却不知以法术治国,君主才智出众却不依法行事的,有可能亡国)

12、译文:不赦免死刑犯,不宽宥应受刑罚之人,赦免和宽宥都是权力的滥用。

13、1不塞隙穴而劳力于赭垩,暴雨疾风必坏。(不将房屋的裂缝塞住,却只想着将墙壁粉刷漂亮,一旦暴风骤雨来临,房屋一定会倒塌。)

14、母亲哄骗小孩,小孩就不会相信他的母亲,这不是用来教育孩子成为正人君子的办法。

15、“万乘之患,大臣太重;千乘之患,左右太信,此人主之所公患也”(万乘之君的祸患,在于大臣的权势太重;千乘之君的祸患,在于对左右太信任,这是君主所共有的患害)––––––中国社会的病症在于权势,中国人的病症在于不讲信用。

16、卞和献给楚王的玉璧,不用五彩颜色来装饰;隋侯的宝珠,不用银黄来装饰。它们的本质很美,其它物体不足以用来装饰。

17、这情形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直到百年前的清朝也还是如此,差点让中国消失在地球上!

18、普通的布帛虽然仅有“寻”、“常”那样长,一般百姓也不肯放开。

19、一个家庭中有两个地位尊贵的当家人,则什么事都不会干成功。

20、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像和氏璧那样的美玉,不必用五色饰物来装饰)

21、译文:相对于复杂的世事来说,个人的智慧是很渺小的,个人的渺小智慧难以处理繁杂事务,所以应该利用工具来处理事务。

22、仁人之所以坏事,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墨子

23、译文:刑罚轻并非是仁慈,诛罚重也并非暴戾,只是适合现实情况而已。

24、小道之妨大务,小察之伤大明。——(北齐)刘昼

25、1有幸之类,大必起于小;行久之物,族必起于少。(有形体的事物,再大的也是从细微起来的;存在了很久的事务,必定是从细微开始聚集起来的。)

26、夫严家无悍虏,而慈母有败子。——《韩非子·显学》

27、去甚去泰,身乃无害。——战国末期思想家韩非《韩非子·扬权》

28、解释:奢侈又懒惰的人贫穷,辛勤又节俭的人富有。

29、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律不能逢迎权贵,就像墨绳不能迁就弯曲一样。)

30、“明君无为于上,群臣竦惧乎下”(明君在上面无为而治,群臣在下面战战兢兢地办事)–––––––中国古代,患官场精神病的人肯定很多。

31、糟糠不饱者不务粱肉,短褐不完者不待文绣。——《韩非子·五蠹》

32、有了秤,就知道怎样衡量公平;有圆规,就知道怎样画圆准确。

33、“明主之道;一人不兼官,一官不兼事;”(英明君主的治国之道是;一个人不兼任其它官职,以防越位;一个官吏不兼管其它事情,以防侵权)––––––如何防止越权、僭位,是韩非子理论的核心之一。

34、1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韩非子·初见秦》

35、君无见其所欲。(君主不应该表露自己的喜好)

36、火形严,故人鲜灼;水形懦,人多溺。——《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

37、不赦死,不宥刑,赦死宥刑,是谓威淫。(不赦免死刑犯,不宽宥应受刑罚之人,赦免和宽宥都是权力的滥用。)

38、不以智累心,不以私累己;寄治乱于法术,托是非于赏罚。

39、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而之容;镜于人,则知凶与吉。——墨翟

40、10其事不当,下考其常。(如果君主处事不当,那么臣下也会将其作为成例来效法。)

41、译文:所以治理的最好的国家,赏罚分明而民众没有怨恨

42、译文: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

43、欲成方面圆而随其规矩,则万事之功形矣,而万物莫不有规矩,议言之士,计会规矩也

44、凡失其所欲之路而妄行者之谓迷——《韩非子·解老》

45、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如果是君主所厌恶的,那么群臣就会将其隐匿起来;如果是君主所喜好,那么群臣就会弄虚作假来迎合)(?励志网)

46、凡德者,以无为集,以无欲成,以不思安,以不用固。(凡是德都是因为无为而聚集,因无欲而成就,因不思而安稳,因不用而牢固。

47、右手画圆,左手画方,不能两成。——《韩非子·功名》

48、墨子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个农民出身的哲学家,墨子创立了墨家学说,墨家在先秦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显学”。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点。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墨子在战国时期创立了以几何学、物理学、光学为突出成就的一整套科学理论。在当时的百家争鸣,有“非儒即墨”之称。墨子死后,墨家分为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邓陵氏之墨三个学派。其弟子根据墨子生平事迹的史料,收集其语录,完成了《墨子》一书传世。

49、“七术:一曰众端参观,二曰必罚明威,三曰信赏尽能,四曰一听责下,五曰疑诏诡使,六曰挟知而问,七曰倒言反事。此七者,主之所用也”

50、译:要做成一件事,有时候需要先打破做成这件事的想法。或者这句话也可以解释成,要做成一件事,必须考虑让这件事失败的那些因素,只有避免这些失败的因素才能成事。

51、1贵人有过端,而说者明言礼义以挑其恶,如此者身危。(君主犯了错误,而进言的臣下指出其违背礼义,由此引起君主的厌恶,这样一来,就会危及己身)

52、赏罚无度,国虽大,兵弱者,地非其地,民非其民也。(赏罚没有法度,国家虽大而士兵疲弱,那么其土地和人民迟早会被其它国家所占有。)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