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139句形容积极入世的成语(精选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有哪些)
admin 2024-01-22 10:32:08 文案短句 ℃一、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
1、李白的行路难中,表示乘风破浪,乐观进取的诗句是:
2、王阳明:无事则安,有事则磨,每一天都不白活!
3、这三首在《全集》中分别题为《阁中坐雨》、《霁夜》、《僧斋》,在各种地方文化典籍中则被归于一个《阁中遇雨》或《阁中坐雨》的总题之下。文字差异只有《僧斋》最后一句中的“心存”,一般作“存心”。
4、我志谁与亮,赏心惟良知。
5、如:诗中前后两次出现“酒”,各有什么作用?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6分)(2018•全国Ⅱ卷)
6、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7、翻开曾灿的诗集,不难发现其是一部交游之史。诚然,羁旅生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诗人内心的故国之思,让他能够触及广阔世界中那些更加有趣、有意义的事情。但是,赤子之心从来都不是那么轻易就可以放下故国,正如曾灿在《中秋眭身一招同顾泰初范五家集次范五韵》中言:
8、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9、李杜之外,白居易是最为著名的唐代大诗人。从唐代起,白居易的诗歌就受到日本等东亚邻国的高度重视,其影响早已超出国界。
10、王阳明:心态,才是一个人最大最好的本钱
11、儒家思想影响下的谢灵运与孟浩然一直奉守“学而优则仕”的入世观念,但是时不我与的政治遭遇使其无奈隐退。在此影响下,二人诗歌创作中难免会有抑郁低沉的声音。虽然在盛唐气象影响下的孟浩然有着相比于谢灵运多一点的乐观,但是面对理想的破灭也不免伤怀失落。如谢灵运《游南亭》一诗:
12、(3)卡尔·曼海姆.意识形态与乌托邦(M).黎明、李书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13、每经过一次赤壁矶就引发一次怀古心绪。想当年,周瑜意气风发,一心吞并环宇。万骑临江,鼓声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潜居江中的鱼龙因为受到战火的影响都变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长长的火龙,在鼓角声中,孙刘联军围困住了曹操。现在又怎样呢?
14、出自:宋代·王安石《登飞来峰》
15、送别友人,表达对先贤庞德公的仰慕。
16、我们通过高考真题《野望》巩固一下。
17、整天练跑有什么用?∕现在的“伯乐”并不看谁跑得快。(《马》)
18、如何在自我感觉完全读不懂诗歌的情况下准确解读诗歌的多种情感
19、由此可知,王阳明在桃源绝不仅仅是路过而已,逗留至少在20天以上,往桃花源游览也不止一次,因而他可以在不同环境下,从远近上下不同的角度,描绘出桃花源各种不同的迷人风姿。
20、乱霞影照山根寺,落日光翻水面楼。
二、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有哪些
1、此意象与另一个意象形成对比,或借此意象联想想象到什么。
2、译义:生时应当做人中豪杰,死后也要做鬼中英雄。
3、四十年前事,都成一梦中。乱烟迷故垒,细雨饮残红。鼠窜高楼瓦,马嘶古庙风。至今余战血,犹染夕波红。
4、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5、出自:唐代·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6、(评分说明:分析3分,情感2分)
7、如果让我编《俗语词典》,∕他奶奶的,∕第一个词就是:人嘴里吐不出象牙。(《狗》)
8、如: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20全国Ⅱ卷)
9、赏析:一二两句,境界阔大,感情悲壮,含蕴丰富;三四两句之间,显然有转折,二句形成鲜明对照。“黄沙”句尽管写出了战争的艰苦,但整个形象给人的实际感受是雄壮有力,而不是低沉伤感的。因此末句并非嗟叹归家无日,而是在深深意识到战争的艰苦、长期的基础上所发出的更坚定、深沉的誓言,盛唐优秀边塞诗的一个重要的思想特色,就是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此篇就是一个显例。可以说,三四两句这种不是空洞肤浅的抒情,正需要有一二两句那种含蕴丰富的大处落墨的环境描写。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这在此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10、释义:夕阳依傍着山峦渐渐下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11、关键词:宋伟富;小诗;谈人生;说社会;哲理性
12、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凭借328亿美元的身家蝉联榜单第二名,但他的财富缩水了62亿美元。去年的首富、中国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排名跌至第三名。许家印的身家为308亿美元,下降28%,折合约117亿美元,他是今年财富值降低最多的富豪。
13、先看他去龙场途中路过常德的诗作《天心湖即事》:
14、德山本名枉山,隋刺史樊子盖因尧曾让天下于善卷,善卷避之于此而改善德山,为道书第五十三福地,后来佛教也很发达。从贬所归来的王守仁到这里“乘兴看山”,自然是风光满眼,热情满腔。他得到山僧的热枕欢迎之后便纵目游观,既远望到雨昏碧草中的春申墓,又近观到云雾缭绕中的善卷台。春申墓在十多里外的武陵城内,实际上是看不见的。这是运用虚实相生的手法揭示武陵这块神奇土地上别具一格的文化内涵。颈联从寺外转到寺内,写出修行山僧的志趣和作为文化胜地的德山受到世人景仰题诗留名的情景。尾联则通过对修行老衲的反诘,表现出自己积极入世的思想。
15、明清易代后,曾灿与易堂诸子坚守志节,隐居于家乡的翠微峰。后来,他亦曾一度遁入空门之中,还俗后“归山中自耕以养祖母及母”。明国大厦的倾塌,曾灿坚定的遗民身份必将为其带来许多不可预测的祸难。而在已知的阻碍里,生计问题是首当其冲的。农耕虽为生活所迫之举,但曾灿并未以此为苦;相反,正是在“或自课、自耕以食其所获”的过程中,他将那份沉重的故国之情暂置一旁,在农耕中享受不可多得的宁静与闲适。
16、儒家仁爱精神的最高表现形式是实行仁政,杜甫对此完全赞同。因此,他希望朝廷薄赋轻徭,让民众休养生息:“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他谴责急征暴敛:“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他坚决主张保家卫国,但同时也张扬人道主义的战争观:“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
17、文学艺术的发展繁荣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唐诗亦如此。
18、唐诗的发展大致可分为4个时期,即初唐、盛唐、中唐、晚唐。其中尤以盛唐、中唐的成就最为璀璨耀眼,初唐、晚唐也出现了不少杰出的诗人。唐诗篇什繁复、名家辈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5万多首,家弦户诵的名篇也数以千计,堪称我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也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奇观。
19、关系再好,走得太近也是场灾难
20、本诗是怎样抒写临别情感的?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赏析。(5分)
三、形容积极入世的成语
1、写自己醉中写草书,仿佛看见山河万里清平气象。
2、如:词上半阕的景物描写对全词的感情抒发起了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分析。(5分)(20全国Ⅰ卷)
3、《嘉靖常德府志》录此诗,题为《沅江晚泊》。据诗中“此日沅江暮雨归”的说法,此诗应写在归途中经桃源县境的沅江畔某村镇或驿站,首句“去春”似应依《府志》作“去时”。此诗前六句叙事,后两句发感。即通过去时、归来的对照,表现“村市改”、“主人非”的巨大变化,这也正是当时朝廷权力更迭的缩影。由眼前的变化,想到官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现实,回忆自己当初坚持正义反而遭贬,作者仍然心有余悸,于是就有眼前“处处韶光萧索甚”的感觉和“正思荆棘掩岩扉”的出世之想。这也是在桃源这块有着特殊文化含义的大地上来往的骚人墨客、尤其是迁谪之人的共同感受。此诗似应写在归途中初入桃源县境不久。《全集》中亦收录此诗,题为《沅江晚泊二首》,该诗为其第二首为:
4、此诗名为《潮音阁》,录自《武陵县志》,《全集》题为《武陵潮音阁怀元明》。从“新春尚阻东归楫”一句可见,《潮音阁》当作于1510年春。它通过在潮音阁被风雨所阻的情景,反映出作者经历一段艰难的贬谪生活之后,身心获得解放、希望重新扬起理想的风帆和那种在事业上跃跃欲试的兴奋心情。他想同朋友把这心情说一说,朋友不在,故于诗中抒发怀人之感。从情绪上看,此诗当写在归途中初到常德之时。
5、而被白居易称作“感伤诗”的《长恨歌》《琵琶行》,乃后世传诵极广的名篇,堪称其代表作。
6、闲人愁多,懒人病多,忙人快活!
7、从军行(其四)(王昌龄)
8、《十二生肖新语》则是一组讽喻社会的佳作。它们的体制更为短小,意味则又更为浓烈,几乎每一首都是针砭时弊而又耐人寻味的哲理诗章。我们试择6首:
9、(答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直接描写,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直接描写了“胡天八月即飞雪”的壮美;《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则是间接描写,如“春风不曾到,汉使亦应稀。白草通疏勒,青山过武威”,通过描写春风不来、人少、植被稀疏来衬托北庭连年见雪飞的苦寒的恶劣环境。
10、贬谪途中,遇上绵绵春雨,盘桓在潮音阁中,想到“年来身迹如漂梗”的经历,心情十分郁闷,作者于是产生了许多感慨。《阁中坐雨》写春江夜雨过后春云弥漫之景,表现了慵懒倦怠身心交瘁中的思乡之情。《霁夜》写雨过天晴之后武陵地方特有的适于退隐躬耕的环境,引发出“问津久已惭沮溺”的感慨和“归向东皋学耦耕”的出世之想。《僧斋》写春雨过后春水漫涨、市井繁忙之景,反衬出自己被贬后闲阻僧斋,最后发出“也知世事终无补,亦复存心出处间”的感慨。疲惫的精力,低沉的情绪,出世的念头,矛盾的心情,反映了王阳明在流传着善卷归隐等传说的武陵这一特殊环境中的特别感受。
11、浮躁的年代,王阳明的三句话就会让你的心静下来~
12、正如爱沙尼亚裔德国学者乌克斯库尔(JakobvonUexkull)所言:“通过汲取外部的力量,每个主体的躯体都成为意义的接收者,接收来自意义载体的信息”,恶魔本身就是一个载体,载体本身将信息的矛盾性传递给读者主体,通过细胞的刺激和生命的感知,赋予传达机制以激发读者无限想象与拓展的空间。《恶魔》中以塔玛拉和恶魔的爱情故事为主线,并在叙事机制中暗含了一个隐藏的“我”,以动态的视角带着读者飞越天国,穿越云层、山川和河流,来到非同一般的人间,遇上人间姑娘塔玛拉。文本中穿插着恶魔和塔玛拉的对话,以对话的形式推动情节发展直至高潮的到来。
13、诗句: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14、药饵情所止,衰疾忽在斯。
15、烟鬟雾髻动清波,野老传闻似普陀。那识其中真色相,一轮明月照青螺。
16、全诗是怎样表现作者情感的?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分析。(5分)
17、实际上,这种叙事与抒情相融合的创作风格在著名英国诗人拜伦的创作艺术中表现得尤为鲜明。在这位伟大诗人笔下的《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东方叙事诗》中,无论是旅游者哈洛尔德,还是海盗、异教徒、被放逐者等一系列“拜伦式英雄”的形象,都是在叙事的抒情和抒情的叙事中建构而成的。拜伦的创作艺术也对普希金和莱蒙托夫的创作风格产生了积极影响,对19世纪俄罗斯现代文学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推动作用。
18、所谓盛唐气象,就是那个时代富于浪漫气息和理想色彩的精神面貌在诗歌中的集大成。
19、(6)СоловьёвВ.С.Философияискусстваилитературнаякритика(М),Изд.М.:Искусство,19
20、有时还要求分析意象与意境的作用,一般从“奠定什么感情基调””“营造什么氛围,为后面的抒情作铺垫”“渲染什么环境,烘托人物形象”三方面考虑。
四、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古诗
1、(答案)构思巧妙,把“花须落”“柳絮行”这些常见的残春景象,与“蜂抱”“鱼吹”联系起来,十分新奇;(3分)(2)用词巧妙,“抱”“吹”的使用显然出人意料,却又显得寻常自然。(2分)
2、《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3、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4、此中“料想他年,不须惭邓禹”云云,是何等的气魄,何等的架势。显然,作为名门之后的曾灿,一直期许以东汉初年的邓禹一般建功立业为楷模,“胸中五岳自为主”与“真手握风云,气吞吴楚”的雄心与自信,指引着他在脑海中一步步地勾画着为国效力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梦想宏图。
5、首先,诗歌手法要清楚“一本账”。尽管近几年为了避开答题“套路”,主观题直接考查诗歌艺术手法的题不多见,但客观题在判断选项正误时仍然需要这个知识,因此对艺术手法的系统性梳理仍不可少。下面是诗歌艺术手法(有的参考书叫“表达技巧”)一览表:
6、当然,除了这样纯粹描写壮美河山的诗之外,内心背负着前朝哀思的曾灿同样创作了大量由眼前山水想到故国的伤景伤情之作,如其《登玉麈山》:
7、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
8、马蹀阏氏血,旗袅可汗头。
9、可以看出,身经乱世,曾灿依然在追求理想的自我。他不像有些同样饱腹诗书的明遗民那样,隐居于山林,真正过起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他忙于奔波,不辞劳苦。事实上,在游历江南江北的同时,曾灿致力于交友事业。为什么说是事业呢?其实,不仅是曾灿,“交友造士也是易堂诸子所苦心经营的事业”,他们广交天下名士,而其坚守的遗民情怀又使得他们在交友时倾向于遗民,如曾灿结交的魏禧、徐枋、顾云美、方文、钱澄之、徐柯、张自烈、顾祖禹等,都是享誉宇内的遗民典范。应该说,交友促进了其自身素养的提高,使其精神世界日益充实,得以慰藉那颗愁苦孤寂的心,同时亦坚定了其于家国矢志不渝的坚贞,而这一切都从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一定程度的体现。
10、译文: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雄伟气魄。
11、(SchoolofHumanities,LingnanNormalCollege,Lingnan,Guangdong524048,China)
12、(答案)奠定了词的情感基调。春风吹雨,残红满地,词一开始就给人以掩抑低回之感;接下来写风雨虽停,红日却已西沉,凄凉的氛围非但没有解除,反而又被抹上了一层暗淡的暮色。
13、展开全部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4、在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的永久性文化工程中国常德诗墙上,选刻了明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王阳明4首表现常德地方风物、寄托个人志趣的诗,分别是《墨池遗迹》《桃花源》《观音山》和《晚泊沅江》。王阳明在被贬谪贵州龙场驿的途中来去两次经过常德(分别是1508年和1510年两个春季),共创作了13首诗。这些诗作主要保存在《湖广通志》、《湖南通志》、多种《常德府志》及武陵、桃源、龙阳《县志》和《常德文征》等书中,部分收录于199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王阳明全集》(以下简称《全集》)。就他在常德的诗作来看,地方文化典籍同《全集》之间差异较大,这里我们先就每一诗的文字、思想等有关问题作一些探讨。
15、刘瑾被诛后,王阳明调任江西庐陵县令。他于正德五年开春后动身,到常德时仍是春意盎然时节。他此次在常德府境内留下了8首诗:即在桃源5首、在武陵2首、在汉寿1首。
16、如:请对上片前两句中的“湿”“迷”二字分别作简要赏析。(4分)(20山东卷)
17、通过分析,我们有如下结论:第诗歌鉴赏题考查的是融阅读、理解和鉴赏、评价一体的综合语言素养;第两道题涉及的考点涵盖了诗歌鉴赏的大部分考点。所以,不仅要读懂诗,而且答题时绝不可以直接用客观题选项的内容来作为主观题的答题要点,因为每题所设置的考查点是错开的。
18、桃源在何许,西峰最深处。不用问渔人,沿溪踏花去。
19、译义: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20、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请再登上一层高楼。
五、表达积极入世的名句
1、倘若你也回到众姐妹生长的平地
2、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古来有老马,不必取长途。”(杜甫《江汉》)落日、秋风是一种凄凉的感觉,但却比喻了诗人正处暮年,并以“老马”自喻,表现了积极入世的精神及老当益壮的情怀。
3、(分析)此类题主要鉴赏诗歌句子的表达技巧与表达效果。题干常有“某句描写精妙,请分析”“赏析某联”“某句妙在何处”“前人评某联有什么特点,请简要赏析”“赏析某句的表达效果”“某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从什么角度赏析某句”,都带有明显的赏析类要求。如果是写景句,要从写景手法、景与情关系角度进行赏析;如果是有明显的修辞手法句子,则首先要从修辞手法角度进行分析;如果运用了对比、象征、想象、典故、衬托等手法,则一定要分析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如果没有运用比较明显的表现手法,则要从诗句内容和抒情手法(如直抒胸臆、借古讽今、怀古伤己等)进行分析,揭示句子其丰富的内涵与情感。答题思路都是“点明所用手法+结合诗句分析其表达效果+表达什么感情”。
4、乐观积极;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得即高歌失即休多愁多恨亦悠悠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凌蒙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书经》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尤能化碧涛。悲观消极;杜甫《漫兴》"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第一句中的"糁"字原是名词,即米饭...前者表现词人豁达、乐观、积极的心境;后者则反映其消极悲观的人生态度。...
5、王阳明:养好这三种气,世人皆可为圣贤
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白《登鹳雀楼》
7、尽日僧斋不厌闲,独余春睡得相关。檐前水涨遂无地,江外云晴忽有山。远客趁墟招渡急,舟人晒网得鱼还。也知世事终无补,亦复心存出处间。
8、侧面描写:渲染、烘托、衬托、对比
9、来源:《中国民族》杂志|作者:莫砺锋|实习编辑:廖思慧
10、事实上,有相当的一部分明遗民,与曾灿一样,选择务农为生,他们乐于劳作,自力更生,亦歌咏劳作。劳作使得部分遗民找到心中的一块净土,他们或许是在躲避乱世,希望在一方田园中找到难得的和平安宁;或许是被战乱摧残了那颗进取的心,隐于山林之中,再也与世无争。总之,不管出于何种原因,农作既是明遗民获取生活来源的方式之也是其灵魂中不可多得的圣地。
11、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12、前面讲了诗歌鉴赏题的理论认识,接下来谈一谈近五年高考题如何考。客观题的考查方式不再赘述,重点分析选材特点与主观题的考查倾向。我们从诗歌体裁、诗歌内容主题和主观题考查方向三个方面,梳理全国卷(含新高考)近五年的诗歌鉴赏真题,具体如下:
13、直达数字王阳明资源库全球共享平台
14、译文:仰面朝天纵声大笑着走出门去,我怎么会是长期身处草野之人?
15、主人端出如此好酒,定能醉倒他乡之客。最后哪能分清,何处才是家乡?
16、如果说中国的诗坛是一片高原,那么唐诗无疑属于这片高原最为辉煌的高峰。
17、与李白齐名的伟大“诗圣”杜甫,年轻时也曾受到盛唐诗坛浪漫氛围的深刻影响,但很快就从那个浪漫主义群体中游离出来了。杜甫以清醒的洞察力和积极的入世精神,转而深刻而全面地反映现实生活。尤其是杜诗为安史之乱前后唐帝国由盛转衰的那个时代留下了真实而生动的历史画卷,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黑暗现实进行了入木三分的揭露和批判,因而被后人誉为“诗史”。当然杜诗的意义决不仅仅在于记录历史,更在于刻画了动荡时代的急风骤雨在诗人心中激起的复杂思绪和情感波澜。杜诗充满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和热爱天地万物的仁爱精神,是儒家思想中积极因素的艺术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性格的形象凸现。
18、从书本上得来的知识毕竟不够完善,要透彻地认识事物还必须亲自实践。
19、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创作,一直是国内外俄罗斯文学研究界关注的重点之一。然而,这位青年诗人为何能够受到世界文坛的青睐?本文努力把莱蒙托夫的创作置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语境中,深入发掘这位民族诗人对普希金创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揭示其创作的心理描写艺术,即"向内转"倾向,进一步分析莱蒙托夫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认识世界语境中的莱蒙托夫诗歌创作,厘清文学创作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提供一条值得借鉴的研究路径。
20、出世也罢,入世也好,只是一种选择,既然是选择,就和当下的环境、条件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与有徳人做入世事,遇无道者做出世人。不消极厌世,不违反初衷,不失我本色,以一颗出世之心做入世之事,二者之间也无需纠结了吧!
六、表达积极入世的诗句
1、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2、孔子所说的辟世,与其说是归隐,不如说是一种坚守、一种气节。一个人要想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天时地利人和三个关键因素不可或缺,不占天时要占地利,没有地利要有人和。三者都不占,说明时机不到。
3、江上渡口,江边小路,全是地形险要的战略要地,是当年众雄生死争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凭吊古迹,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胜过读历史书籍。东风吹,光景移,已经改朝换代无数次了,历史的往事随江潮而i折。问道旁的杨柳年年为谁而春,为谁摇动金黄的枝条。
4、(3)Стрельцов.В.М.Ю.Лермонтовиправославие(С)//М.Ю.ЛермонтовиДж.Байрон.Изд.М.:ЗАО«Издательскийдом“Кединству”».20
5、少年壮气悲寥廓,未忍沧江下钓钩。
6、诗句: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7、时竟夕澄霁,云归日西驰。
8、译文:相信总有一天,能乘长风破万里浪;高高挂起云帆,在沧海中勇往直前!
9、花阴千倾,绿杨里,莺燕声声弄巧。泛水新荷香十里,曲迳偏深窈窕。疏影横斜,翠罗深处,人在临邛道。风卷半帘,问君何处来。
10、其实,莱蒙托夫与拜伦早有渊源。莱蒙托夫的传记作家邦达连科(В.Г.Бондаренко)明确指出:“通过玛格丽特•莱蒙特将来自母系的血统和性格给了拜伦,而来自父系的,则由乔治•莱蒙特给了莱蒙托夫。莱蒙托夫对待乔治•拜伦如同对待自己的兄长”(8)(40)或许正是由于这种古老基因上的渊源,使得莱蒙托夫情不自禁的呼喊:“我是多么想要赶上拜伦:我们有同样的心灵和苦痛,啊,但愿也会有相同的命运!……”(9)(10)莱蒙托夫一方面向往拜伦,另一方面又否认自己与拜伦的联系,“不,我不是拜伦,是另一个……(10)(35)"
11、挂席下长沙,瞬息百余里。舟人共扬眉,予独忧其驶。日暮入沅江,抵石舟果圮。补敝诘朝发,冲风遂龉龃。暝泊后江湖,萧条傍层垒。月黑波涛惊,蛟鼍互睥睨。翼午风益厉,狼狈收断汜。天心数里间,三日但遥诣。甚雨迅雷电,作势殊未已。溟溟云雾中,四望渺涯涘。篙浆不得施,丁夫尽嗟噫。淋漓念同胞,吾宁忍暴使。饘粥且倾橐,苦甘吾与尔。众意在正济,绝粮亦均死。凭陵向高浪,吾亦讵容止。虎怒安可撄,志同稍足倚。且令并岸行,试涉湖滨止。收舵幸无事,风雨亦浸弛。逡巡缘江湄,迤俪就风势。新帆翼回湍,倏忽逝如矢。夜入武阳江,渔村稳堪舣。籴市谋晚炊,且为众人喜。江醪信漓浊,聊复荡胸滓。济险在需时,侥幸岂常理。尔辈勿轻生,偶然非可恃。
12、李邕求识面,王翰愿卜邻。
13、莱蒙托夫的诗歌叙事化创作是属于俄罗斯19世纪上半期的,但是又是超越他那个时代的,其中向内转趋向便是最为明显的特征。
14、有的诗词所有诗句都围绕某句子或某个字而展开,那么这个句子或字,就是全诗的诗眼或线索,起着统领全诗的作用。答题思路:①某句或某字的作用;②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具体是怎样表现该句子或该字的;③表达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15、定要登上泰山顶峰,俯瞰群山,豪情满怀。
16、(7)БелинскийВ.Г.Полн.собр(С)//Соч:В13т.Т.ѴІІ.Изд.М.:АНСССР,19
17、第不要忽视了注释。做题时要有一个理念——试题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命题人为什么要给出注释?说明注释在考生读懂诗和答题中是有作用的。注释往往会交待和诗歌有关的时间地点、相关典故、作者介绍或写作背景。我们捕捉这些信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把握作者情感。
18、必出世者,方能入世,不则世缘易坠。必入世者,方能出世,不则空趣难持。
19、高阁凭虚台十寻,卷帘疏雨动微吟。江天云鸟自来去,楚泽风烟无古今。山色渐疑衡岳近,花源欲问武陵深。新春尚阻东归楫,落日谁堪话此心。
20、白居易的讽喻诗无情地揭露了中唐社会的种种弊端,反映了百姓的悲惨生活和不幸遭遇,批判了统治者不体恤民情的真实面目。比如,“虐人害物即豺狼,何必钩爪锯牙食人肉”(《杜陵叟》)等诗句,便一针见血地揭露了朝廷的横征暴敛;《卖炭翁》的“宫市”,针砭的是无法无天的公然抢劫……就反映现实社会的深刻而言,这些讽喻诗已达到前无古人的高度。
1、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
2、(12)КривоносВ.Ш.Сюжетипространствов«Бэле»Лермонтова(J)//ИзвестияРАН.Сериялитературыиязыка.20Т,No
3、这首颇具冰心之风的小诗采用的就是“直接表理型”的构思形态。它通过哲理性叙述和想象性抒情,赞美了榆钱的沉潜内敛与奉献精神。
4、要求子孙读书躬耕,心怀国家。
5、战马到处,踏着入侵之敌的血迹,旗杆上悬挂着敌国君主的头颅。官军胜利归来,把好消息报告皇帝,收复了失地,祖国又得到了统一。
6、葛屦萧萧欢履霜,春风镇日坐凄凉。贫余我辈身甘摈,乱后人生语畏狂。广柳何年闻濮里,垂缨无梦到山阳(时闻韩茂贻讣)。梨花夜雨门初闭,回首东城路渺茫。
7、“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8、兴罢各分袂,何须醉别颜。
9、我们先来读其《赠妓》诗两首。其一云:“鬒发填云点翠鬟,绛黄新样压春山。桃花自是神仙种,不许人间觑阿环。”其二云:“柳样宫鞵窄窄新,裙拖十幅称腰身。苦令今日踏歌去,但见香云不见尘。”“翠鬟”“桃花”“神仙种”“裙拖”“香云”,从容颜的修饰打扮到身段的描摹刻画,一幅明丽美艳的画卷徐徐展开,风华绝代女子的形象亦随之跃然纸上。应该这样说,创作这些类于宫体诗的艳诗,也许并非曾灿与生俱来的能力,只是上层社会的生活经历让他拥有了更多接近美貌艺妓的机会,也使他的风流潇洒在女子轻歌曼舞的节拍中展露无遗。而这样的情态,就实际而言,主要是来源于那种因优越的生活所沉淀下来的心境。
10、意境是诗歌中所有意象的“总和”。概括诗歌的意境,常用这样一些术语,我们概括为“动静悲壮美”五个系列:“动”系列:活泼、热烈、繁华、喧闹等:“静”系列:恬静、幽静、宁静、静谧、恬淡等;“悲”系列:悲凉、悲壮、孤寂、清冷、凄凉、萧瑟、幽远、孤清等;“壮”系列:壮阔、壮丽、空旷、慷慨、雄浑等;“美”系列:优美、明丽、雅致、清新、自然、质朴、含蓄、飘逸等。答题时,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热闹繁华、恬静优美、孤寂冷清、萧瑟凄凉、幽静深寂、雄浑壮阔、明净绚丽等,
11、出自:唐代王之涣《登鹳雀楼》
12、(1)王智量:论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М),光明日报出版社,19
13、如:与《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相比,本诗描写塞外景物的角度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5分)(20全国I卷)
14、中唐诗坛有两个主要流派,第一个流派以白居易为首,包括元稹、张籍、王建、李绅等,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正视现实、抨击黑暗的精神,强化了诗歌的讽谏美刺功能,在艺术上则以语言通俗流畅、风格平易近人为特征;第二个流派以韩愈为首,包括孟郊、贾岛、卢全、李贺等,他们主要继承了杜甫在艺术上刻意求新、勇于创造的精神,特别致力于拓展在杜诗中稍露端倪、尚未成熟的艺术新境界。
15、此诗名为《观音山》,观音山即今桃花源境内大士阁所在之山,民间俗称观音堂。作者是在明月当空之际,从沅江顺流的船上来欣赏桃花源内这一主体风景的:观音阁所在的观音山掩映在浓淡变幻的烟蔼之中,映在清波中的倒影也是时隐时现;船工老人介绍说这里就好比传说中的仙境普陀。有谁能了解其中的真实情景呢,你只能看到一轮清朗的明月映照着那青螺一般的山廓。此诗写景清新自然,画面优美。后两句中,包含了一种力求探索自然人生奥秘的哲理。
16、本文的任务是,努力将19世纪俄罗斯著名诗人莱蒙托夫的创作置于世界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深入探究这位俄罗斯诗人如何继承并拓展了普希金的创作传统,深入发掘其创作的心理描写艺术,揭示其创作的“向内转”倾向,进一步分析莱蒙托夫与英国著名诗人拜伦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认知莱蒙托夫创作的独特贡献提供借鉴。
17、万里长江一叶舟,客心萧索已惊秋。
18、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匈奴草黄马正肥,金山西见烟尘飞,汉家大将西出师。将军金甲夜不脱,半夜行军戈相拨,风头如刀面如割。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幕中草檄砚水凝。虏骑闻之应胆慑,料知短兵不敢接,车师西门伫献捷。
19、系马垂杨下,衔杯大道间。
- 上一篇:126句苏轼入狱写的诗(精选苏轼入世出世)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1℃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320℃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731℃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433℃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275℃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007℃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835℃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15℃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804℃赞美老师的句子夸张句【文案整理33句】
- 801℃罗曼罗兰名言名句发现美的眼睛【文案整理61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