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文案短句 > 正文
92句借代的诗有哪些(精选借代的古诗词)
admin 2024-02-04 15:43:17 文案短句 ℃一、借代代人诗词
1、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明代张溥《五人墓碑记》
2、丝竹是中国传统民族弦乐器和竹制管乐器的统称。亦泛指音乐。
3、用典是中国古典诗歌特有的艺术手法,使用率甚高。毛泽东诗词中的"黄鹤"、"黄粱"、"鲲鹏"、"不周山"、"霸王"东临碣石"、"神女"、"吴刚、嫦娥"、"华佗"、"九嶷山"、"陶令"等,都是用典之例。用典需要贴切,忌生僻,忌晦涩,也忌堆聚。
4、以作者、产地代本体
5、芳名垂汗青,千载永不灭。
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7、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8、须眉指胡须和眉毛,古时男子以胡须眉毛稠秀为美,故以为男子的代称。
9、从结构上看,对偶分为严对和宽对两种。严对要求上下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平仄相对,不能重复用字;.宽对要求不那么严格,宽对不用在律诗中,而是用在散文和骈文中。
10、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1、反问是借助疑问句来传递确定信息,以加强肯定或否定语气的一种修辞方式。
12、零丁洋身陷元虏可叹我孤苦零丁。
13、“钟鼓馔玉”,鸣钟鼓,食精美的食物。代指富贵利禄。
14、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以“金戈铁马”来借代精锐的部队)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释义:历经千古的江山,再也难找到像孙权那样的英雄。当年的舞榭歌台还在,英雄人物却随着岁月的流逝早已不复存在。斜阳照着长满草树的普通小巷,人们说那是当年刘裕曾经住过的地方。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元嘉帝兴兵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封狼居胥,却落得仓皇逃命,北望追兵泪下无数。四十三年过去了,如今瞭望长江北岸,还记得扬州战火连天的情景。真是不堪回首,拓跋焘祠堂香火盛,乌鸦啄祭品,祭祀擂大鼓。还有谁会问,廉颇老了,饭量还好吗?
15、古典诗词的形象思维三法
16、店里坐着许多人,老栓也忙了,提着大铜壶,一趟一趟的给客人冲茶;两个眼眶,都围着一圈黑线。
17、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8、☞诗歌鉴赏常考的100个意象,初中生都在埋头背!
19、司马亦严惮,甘受巾帼耻。
20、忆昔日之欢恃,奉膝下而怡裕。
二、借代的古诗词
1、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2、☞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必背古诗词、文言文汇总
3、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4、☞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5、解析:以传说中发明酒的人“杜康”代表酒。
6、“衣带渐宽”是指人瘦了,是“人憔悴”的结果。
7、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8、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9、释义:我和客人下马在船上饯别设宴,举起酒杯想要饮酒却无助兴的音乐。
10、“杜康”是酒的发明者,这里代指酒。
11、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手法,也叫夸饰或铺张。
12、这是一首小令,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词中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语言清新,词意隽永,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妙用借代,巧显对比。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肥”形容雨后的叶子因水份充足而茂盛肥大,“瘦”形容雨后的花朵因不堪雨打而凋谢稀少。“红瘦”表明春光渐渐消逝,而“绿肥”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即将来临。原本平常的四字,经词人的搭配组合,竟显得如此色彩鲜明、形象生动,引人想象,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
13、从今雟州路,无复有烽烟。
14、每人每辑可投稿诗词作品50首至300首,若无明显质量问题,可全部刊载。每位作者可配发300字左右简介,照片一张(据所占版面仅酌收50元版面费)。
15、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16、○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17、因为你绑定了银行卡,借贷宝会给你一定的奖励,需要你提现到银行卡才可以取出来,为了确保资金的安全,需要验证借贷宝和银行卡的主人是不是你本人。再说了,银行卡密码这些信息的采集是跳转到类银行金融机构的页面上完成的!注册借贷宝绑定银行卡的页面是在中国银联的界面上完成的!借贷宝根本无法获取这些信息,你的个人信息也是安全的。
18、一夜东风,吹散愁多少?
19、○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王实甫《西厢记》)
20、○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陈毅《梅岭三章》)
三、借代的诗有哪些
1、《当代诗人词家作品汇编》2017年第1卷
2、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3、白丁、布衣:百姓
4、借用与本体事物有直接关系的某一事物(借体)来指称本体事物,叫做借代。诗词中,借代是极常用的一种修饰手法。借代有多种类型:
5、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6、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7、“凤阙”,汉武帝曾在长安建造凤阙,凤阙成了长安的标志,这里代指长安。
8、袁枚在《随园诗话》中写道:“一切诗文,总需字立纸上,不可字卧纸上”。诗是语言的艺术,为了使诗歌语言更生动、形象,诗人经常借用一些修辞手法来处理。
9、运用借代辞格创造形象化的借代词语是汉语的一大特色,是汉语本体研究的关注点,但在对外汉语教学领域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10、公元1278年(宋末帝祥兴元年)兵败被俘,誓死不屈,就义于大都(今北京)。能诗文,诗词多写其宁死不屈的决心。有《文山先生全集》。
1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12、用抽象事物代具体事物。
13、出自宋代文天祥所作的《过零丁洋》。
14、“吴钩”:古代吴国所制弯形宝刀,后泛指刀剑。
15、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16、○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自京赴奉先咏怀五百字》)
17、解析:以“管”“弦”代表管乐器、弦乐器,这里代表音乐。
18、释义:遥想当年,他指挥着强劲精良的兵马,气吞骄虏一如猛虎。
19、桃李当时盛,葭莩后代连。
20、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
四、借代 诗词
1、惟馀青草王孙路,不属朱门帝子家。
2、“长安”原为汉唐的都城,后世也作为其它国都的代称。因为汉唐是汉民族强盛的代表,所以后世用作其它朝代的代指,多少寓有昔盛今衰的感慨;
3、历史故事、名人事迹、神话寓言、民间传说,或古书上的警句、古人的名言等,都可称为典故(或典实),简称典。用典也称用事"。借用典故来说事,可以更加言简而意丰,含蓄而典雅。如李白"此行不为鲈鱼脍,自爱名山入剡中":晋朝张翰在洛阳做官,见秋风起,想念家乡的莼菜羹和鲈鱼脍,便辞官还家,所以鲈鱼脍"或"莼鲈"表思乡之意。又如元稹"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运甓",东晋陶侃在上任做官前,悠游无事,就不停地把一堆砖(甓)早上运到屋外,晚上运到屋内。人问之,答曰:怕过于悠闲,以后不会做事。运甓含刻苦自励之意。"闻鸡"《晋书,祖逊传》说,祖逊与同室刘琨半夜里听到鸡叫,就起来练剑。闻鸡起舞含少年励志、及时奋发之意。
4、于是把两个事物在上下文只出现一个而省略另一个,即所谓“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以收到言简意繁的效果。
5、借代,是指借用一物来代替另一物出现的修辞手法。
6、释义:显贵之家内飘出酒肉的香气,而路边却有冻死的穷人。
7、品一首诗词,与古人邂逅
8、旁敲侧击:这招使得溜溜的,文章当然杠杠的
9、例(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句中的“绮绣”是用来制造华丽服装的材料,这里代指漂亮华贵的衣服。(译)同一个屋舍的书生都穿着漂亮华贵的衣服。
10、①借特征代事物:即借用事物的性质、状态等特征,来代替这个事物。如:苏轼词"左牵黄、右擎苍",借犬身上的黄色代称犬,借鹰的苍色代称鹰。辛弃疾词"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借战争中的烽火指代战争。李清照词"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借叶子的绿色、花朵的红色指代叶子和花朵。
11、“松了金钏”是指人消瘦,是“恨”的结果。
12、比喻分明喻、暗喻和借喻三种,其中最容易和借代混淆的是借喻,借喻和借代的区别是:借喻仍然是一种比喻,只是在句中直接出现喻体来代替本体;而借代是一种指代的修辞格,可用局部指代全体,用具体事物指代抽象事物,用来借代的事物或名称一定要和原事物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13、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14、缙绅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张溥《五人墓碑记》)
15、☞2020春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16、金睛4号:文言实词辨义(1—55)|为懂她的人而生PPT+文档
17、诗词君上中学时,学文天祥的《过零丁洋》,当时读到“留取丹心照汗青”时,一度不明白“汗青”,老师讲解后才知道,汗青指史册。这才理解了这句诗的意思。后来知道,这种以一物指代另一物的手法,名为借代。
18、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19、烽烟,火台报警之烟,指战争。
20、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五、借代人的词语
1、☞统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电子课本(高清版)
2、表面上指蚕丝和蜡泪,实指“相思”和“眼泪”。
3、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应或相近或意思相同的修辞方式。
4、即用借体(人或事物)的特征、标志去代替本体事物的名称。
5、☞(预学案)统编语文七~九年级上册汇总
6、桑树和麻。植桑饲蚕取茧和植麻取其纤维,同为古代农业解决衣着的最重要的经济活动。
7、“南冠”:戴着楚冠的楚国俘虏。后代指囚徒或战俘。
8、开学第一课:七年级语文·精编版爆款
9、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
10、个人又哪堪言说似骤雨里的浮萍。
11、以“司马”代白居易,因白居易曾任九江郡司马。
12、(苏轼《留侯论》)“草野”是借代,那么如何翻译,才能使得既保留文意的准确性,又显示文意的生动性。
- 上一篇:88句只是朱颜改用借代手法了吗为什么(精选只是朱颜改朱颜是借代)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8511℃排比句例子大全【文案整理39句】
- 2420℃千里送鹅毛打三个数字【文案整理45句】
- 1766℃春娇与志明歌词含义【文案整理40句】
- 1694℃从此再无母亲【文案整理24句】
- 1435℃描写雨下得很大的句子【文案整理106句】
- 1047℃龙的成语吉祥语【文案整理42句】
- 853℃排比句构成与表达效果【文案整理40句】
- 831℃描写星河璀璨的诗句【文案整理43句】
- 830℃有关于龙的诗句【文案整理48句】
- 820℃曾国藩家训全文及翻译【文案整理19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