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的伤感说说大全-qq说说控网

热搜词:伤感的说说 很现实的人生感悟说说 说说心情短语人生感悟人生感悟说说

qq说说 > qq说说 >  正文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文案整理69句】

admin 2023-04-06 02:30:46 qq说说

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

1、柏拉图关心的是流动的事物,这说明他已经接受了“世界是流动变化的”这个事实。而之前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就提出过“世界多变”“变化无处不在”的观点,“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体现的就是流动变化。所以,柏拉图接受了前哲学家关于世界流动变化的观点。

2、话说有一组囚徒被囚禁在一个山洞,这个山洞幽深黑暗,没有阳光。囚徒背对一堵土墙,头部被固定,只能看到前方洞穴的石壁。

3、(1)《柏拉图全集》,2003年,王晓朝译,人民出版社。(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

4、我们所理解的理念与概念,源于我们的思维对于具体事物的抽象,先有具体事物的感知后有思维的抽象,所以概念不能离开我们的思维也不能离开具体的事物。

5、先验论:认得知识是先于感觉经验、先于社会实践的东西,是先天就有的。

6、小马:嗯,那么如何理解理念和世间万物之间的关系呢?

7、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灵魂的居所。灵魂是独立与实体的存在,是与身体相对的,却又优越于身体。这就如实在与现象,理念与感觉,理智与知觉一样。他又认为灵魂是永恒的。当灵魂遇到身体,在现实世界时就有可能迷乱,而影响其素质;但是当它最后归回时,它就进入了另一个世界,乃是纯洁、永恒、不朽的世界。柏拉图的这种理念,是因为他看到人生命中一些深刻的东西,比如说美善、智慧等。正是因为如此,他发展出了一套理念论。他也看到人性当中丑陋的东西,比如说邪恶、愚蠢等。他看到这个世界的好的一面和坏的一面。他用灵魂与身体的对立,解释这个世界善恶的问题,解释这个世界的本质问题。的确如此,有一些东西是永恒的,柏拉图说对了。但是他眼中的将身体与灵魂分开,却违背事实,而且影响了后来的基督教神学。物质并不阻碍哲学的思考,要用得其所,才能发挥它的功效。

8、其二是,理念本身表达的是具象概念和纯逻辑的抽象概念下的对象,这是理性逻辑的产物,最终都可以用概念的形式来表达,但是柏拉图的理念仅仅只是在具象概念或抽象概念本身下的理念,是完全与感性经验无关,也更不可能证明或证伪的,那么究竟理性逻辑中的对象是否真实存在,我们是说不清得?

9、由此,通过洞穴理念我们可以看到,在柏拉图那里已经意识到人类感官看到的都是实体的影子或者说是可感信息,然后把这些可感信息视为实在本身。(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什么)。

10、小马:柏老师,您好!我是小马,听闻您老师苏老和普老的西湖之辩后,他们之间的辩论甚是有趣,最后苏老认为美是之所以为美的那个东西,那么请问柏老师,这个如其所是的东西是指什么呢?

11、其实就类似于我们所理解的基因,在我们出生前就已经被决定好了)那你就会问柏拉图怎么解释智人的概念如何进入我脑袋的。

12、柏拉图认为任何一种哲学要能具有普遍性,必须包括一个关于自然和宇宙的学说在内。

13、这样看史书,线索清晰、层次分明,历史事件的缘由、人物的心理活动等,都能一目了然。几千年历史读下来却甚是流畅过瘾,绝不枯燥晦涩。

14、柏拉图:小伙子,不错哦!灵魂有三重性——理性、激情和欲望。

15、④理念论的派生方式a“分有”,具体事物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们分有同名的理念。b“摹仿”,造物主根据理念为原型创造具体事物,事物因摹仿理念而存在。

16、苏格拉底当然是柏拉图的老师。柏拉图的对话录作为一种哲学写作方式,本身就是对苏格拉底诘问法的继承。对话录中双方处于平等地位,采取问答的方式推进哲学思考,而不是传授现成的智慧。对话之所以是一种恰当的哲学思考方式,就在于它能够让一个听者在他的灵魂内部,以内在对话的方式把哲学思考延续下去。

17、客观唯心主义承认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世界,强调作为世界本原的“精神本体”,是内生于客观世界自身的,而且这种“精神本体”又都不约而同地带有“事物规律”的含义,这就使客观唯心主义常常不自觉地走向自然,走向客观。同时,由于“客观”是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体系的核心,所以其不可避免地形成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这些合理的思想成分绝非偶然,而应视其为客观唯心主义之“客观”所然。

18、如果激情听从欲望的安排,那么灵魂就会混乱,人的行为就不正常。人是复杂的,多变的,也就是因为灵魂三性的多变。

19、“善”的理念,这是最高的理念,它构成了各种理念由以派生的终极根据,同时也是所有理念——以及作为各种理念的“摹本”的感性事物——共同追求的最高目标。一方面,“理念世界”中的各种理念构成了可感事物摹仿和分有的原型;另一方面,所有的理念又都追求着“善”这一最高理念。这样就形成了一个众多感性事物趋向于它们的理念,较低级的理念趋向于较高级的理念,所有的事物和理念都趋向于“善”的理念的秩序井然的世界模式和本体论体系。

20、而随后的欧几里得正是基于柏拉图的这一思绪创建了《形论》,想通过假设不变的《形论》去认识和把握纯粹的客观世界(纯逻辑当然不牵涉与经验挂钩)。

21、③理念论的具体分析a理念是事物的共相。理念是通过对事物的抽象而形成的普遍共相,是事物的类本质。b理念是事物存在的根据。个别事物由于分有理念而成为这一事物,离开理念就没有事物。c理念是事物摹仿的模型。理念是事物的完满的模型,事物是理念的不完满的摹本,事物是因为摹仿它的理念而成为事物的。d理念是事物追求的目的。理念是事物的本质,事物存在的目标就是实现它的本质,从而成为完满的存在。

22、(3)王杨.《理想国》汉译辩证(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359页

23、(解释)唯心主义,即唯心论,又译作理想主义、理念论、观念论,是哲学中与思想、心灵、语言及事物等彼此之间关系的讨论及看法,是与唯物主义对立的理论体系。唯心论秉持世界或现实如同精神或意识,都是根本的存在。唯心论同时也反对现实主义的哲学观,后者认为在人类的认知中,我们对物体之理解与感知,与物体独立于我们心灵之外的实际存在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唯心主义是哲学两大基本派别之与唯物主义对立,在哲学基本问题上主张精神或意识为第一性,物质为第二性,即物质依赖意识而存在,物质是意识的产物的哲学派别。

24、柏拉图是西方客观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其哲学体系博大精深,对其教学思想影响尤甚。其中“理念论”可以说是柏拉图哲学思想的核心和基石。柏拉图指出:世界由“理念世界”和“现象世界”所组成。理念的世界是真实的存在,永恒不变,而人类感官所接触到的这个现实的世界,只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微弱的影子,它由现象所组成,而每种现象是因时空等因素而表现出暂时变动等特征。由此出发,柏拉图提出了一种理念论和回忆说的认识论,并将它作为其教学理论的哲学基础。

25、这里不是想说什么宿命论,而是想强调人生中的许多事,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的。

26、自从爱利亚派塞诺芬尼、巴门尼德以来,希腊哲学就努力地要区分感性的领域和理性的领域、意见的领域和真理的领域,在认识论方面,他们要做这样一个工作。有的知识是不可靠的,比如感性和意见;有的知识是可靠的,比如理性和真理。但是,这种认识论上的区分,还是针对同一个世界,就是我们所面对的这个宇宙,我们所面临的这个现实世界。你可以从感性方面去把握它,也可以从理性方面去把握它;从感性方面得出的是意见,从理性方面得出的是真理。但是,这一切总还是针对着同一个世界。

27、柏拉图认为,理念世界是真理的居所。他用了“太阳之喻”、“线段之喻”和“洞穴囚徒之喻”来说明这个理念。思维世界与可感世界是有差异的。而且人所认识的世界与真实的世界也是有差异的。真正的知识、智慧都是在另一个思维世界的。我们人类就是囚徒,看着墙壁上的影子而进行辨证分析,所得出的结论却不是最真确的。这个认识是非常深刻的。也就是说,真理居住在这个理念世界。柏拉图认识到真理的可贵,以及寻找她的艰难。自己是非常谦卑的。认识到人的有限性,不能成为上帝。但是真理却是无边的,需要人类世世代代去追求的。这也是他所追求的哲学的最高境界。但是,他承认的是,却是少数人能够认识真理,以及进入这个理念世界,这一点是片面的。如果说,只有哲学家才能够进入理念世界,那就是抛弃了大众,这是偏激的观点。应当说,凡是追求真理之人,都能够认识真理,都能进入这个理念世界。

28、小马:大概理解了!那么人又是怎么去认识事物的呢?我们只能接触到世间万物,理念世界是我们触及不到的,我们又是如何获得理念的呢?

29、由此,推导出“改造世界=进步”。利用理性和商业规则构筑了一套外部价值标尺,驱动着文明、国家不断发展,个体不断进步。

30、那是因为我们灵魂中有桌子的理念,这个使得桌子之所以为桌子的东西就是桌子的理念。

31、答:直面。(鲁迅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

32、(3)伽达默尔,1992年:《伽达默尔论柏拉图》,余纪元译,光明日报出版社。

33、他最先看到自己的影子,然后是水中的倒影,接着是事物本身,然后抬头看到了月亮和星辰,最后他看到了太阳。

34、柏拉图相信,有一个理念的世界是完美的,而现实世界是对那个完美世界的模仿。不过,模仿的现实世界是有缺陷的,这个缺陷来自于它与理念世界之间的差距。所以,现实世界应该被改造。

35、(5)(美)门罗.西方美学简史(M).高建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17页

36、我们也可以这样说,理念是完满的,世间万物是对理念的摹仿。

37、这里很显然表明了柏拉图已经发现了人类的感知是有规定性的,只是柏拉图并未完全关注这一点,而是直接认为理性逻辑中的理念世界就是客观存在。

38、人生的价值,被这样一个外部指标衡量完了。当数量不再增加,甚至增加的速度变慢以后,人的痛苦就产生了。

39、范畴意义上的理念,如存在与非存在、静止与运动等;

40、然而同伴们并不相信他所说的,认为他胡言乱语。他也再无法适应洞穴的生活,同伴们把他当作异类,并且要处死他。

41、比如说一个人看到森林里的一只苹果,但实际上所看到的“苹果”和森林无非就是森林和苹果的反射光打在人类的视网膜上,最终经过一系列视觉系统的整理,形成了苹果和森林中其他物的理念的准确差别,然后才能准确去摘那个能吃的苹果。但是要知道,森林里那么多对象,都在反射不同波长的光波,是极其混乱的,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建立一个快速识别对象的机制,而所谓的具象概念下的形式就是这个快速识别对象机制的产物,也唯有在这样一个简约清晰的理念下才使得人类足以把握可以作为依存对象的苹果,实现自身的稳定存在,所以理性理念相对就是人类超脱直观对非直观对象的把握。

42、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都是形式或理念分有,但是出现了两个麻烦:

43、理念存在的论证:①知识门类的论证,例如医学关心的不是某个人的健康,而是健康本身。②“多上之一”,某某本身在个别的某某之上,与之分离,并且是永恒的。③知识对象论证,可感的事物都处于流变中,任何处于流变中的事物都是不可知的,如果存在知识,其对象一定是不可感的,也就是理念。④巴门尼德式论证,存在知识与信念两种不同的能力;两者的对象是不同的;信念的对象是既是F又不是F的,知识的对象是F本身。

44、整套书看完,对整个中国历史有更全面系统的了解。学习历史人物的智慧、经验,要比看其他史书要更快速、直观,省时间。

45、在现象世界的背后还有一个世界——理念的世界。万事万物背后,都存在着一个理念的型相。

46、同时,我们要知道,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可以说是基于理性逻辑整顿客体的可感属性而形成,或者说就是在表示逻辑形式指谓的理念,这与感性直观或感性逻辑的直观世界本质上是没有任何区别的,因为都是基于不同的逻辑形式对信息的整顿。

47、只是在柏拉图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人类开始逐渐通过理性逻辑来发明或创造所谓理性的理念世界,即通过理性逻辑的概念推导形成理性逻辑模型的理念世界。

48、而为什么可以说是剧场假象,是因为柏拉图宇宙是一个有目的的逻辑系统,是一个有序的统一体,整体是受到普遍目的或善的理念来支配的,而这个目的在柏拉图那里就是“善”,善也就是主宰世界万物运转的逻各斯,是主宰宇宙万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49、柏拉图的理念论阐述了一个不可见的世界,在这个世界中,灵魂居于其中,真理居于其中,虽是眼不能见,却是不朽的世界。“柏拉图在他思想早期阶段,追随苏格拉底的思想,运用概念分析和概念洞见的方法;中期阶段,他尝试说明理念的独立存在;在后期阶段,他阐述了辩证的认识论”(希尔贝克)。柏拉图的理念论也是经历了一定阶段后的产物。

50、依我之见呢,我说的理念就是真理,是真正的知识,而我们通过感官获得的都只是意见,但是意见不等于无知,可以理解为意见是无知和知识之间的桥梁。

51、Q:如何认识理念?怎么知道有理念世界的存在?

52、《纲鉴易知录》以纲目体编辑而成,被誉为《资治通鉴》的“精华版”和“扩充版”。

53、自从那时开始,许多西方哲学家也将他们的理论根基于柏拉图的著作之上。柏拉图的影响在数学界和科学界特别大,尤其是戈特洛布·弗雷格以及他的学生如库尔特·哥德尔和阿隆佐·邱奇等人。

54、①早期,柏拉图拜苏格拉底为师,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写作对话录,一直到拜访西西里岛的叙拉古之前,主要探讨美德伦理学,作品有《苏格拉底的申辩》、《克里同》、《伊翁》、《普罗泰戈拉》、《尤叙弗伦》、《拉刻斯》、《夏米德》、《大希比亚》、《小希比亚》、《克拉底鲁》、《尤叙德谟》、《美内克塞诺》、《高尔吉亚》、《门农》、《大阿尔基比亚德》、《小阿尔基比亚德》。

55、大史学家吕思勉说:“要前进,必先了解现状;而要了解现状,则非追溯到既往不可,现在是绝不能解释现在的”。

56、《纲鉴易知录》曾经多次被选为中学生文言文学习的阅读材料。因此,阅读本书不仅可以丰富历史知识,也是学习文言文的经典读本。送给孩子,有助于语文和历史的学习。

57、那么,一切定义指称的都不是个别事物,而是指称这些事物的理念,指称这些事物的“相”(eidos)。个别事物是易变的,不断在变化的,只有个别事物的理念才是永恒不变的。尽管它们看不见,但是却能被努斯思考到、思想到,它们是唯一的真理。所以在这一点上,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是一致的。我们要知道美是什么、善是什么、大是什么,只举出一些美的事物、善的事物、大的事物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因为这些事物都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场合下,与不同的事物相比较,它们就可能是丑的、不善的或者是小的。你说什么是大,我举出一个大的东西,比如巨大的一座山,那只是相对的大,再大的山,相对于地球来说,还是小的。大和小都是相对而言的东西,善和恶、美和丑也是这样一些东西,所以,我们只有深入到它的理念本身,寻求这些“本身”的定义,它们才能够得到确定。所有这些具体的事物,所有美的、善的、大的等等,正是它们的理念才能成为这些具体事物的原因。这些原因超越于任何具体场合,保持始终如这才是逻各斯。逻各斯要保持始终如始终是前后一致,而不为任何具体事物所改变。

58、尽管有许多错误,但是柏拉图的理念学说仍旧是哲学上的一个非常大的进步。其中最核心的部分是:我们在生活中表达所用的语言中,不可能全是理论性的词汇,必须用到“人”、“狗”、“猫”之类的一般词汇;如果不是这样,人们语言中只有理论性的词汇,那它们将是没有意义的。

59、所以在他看来感官中的世界都是根据感官整顿出来的表象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他认为唯有通过理性的概念分析才能把握到表象世界背后的客观世界,也就是绝对客观的理念世界。

60、文艺复兴时期,柏拉图的哲学开始受到广泛重视。许多早期从经院哲学脱离出来的现代科学家和艺术家促长了文艺复兴的进展,他们将柏拉图的哲学视为是艺术和科学进步的基础。

61、这大概可以作为柏拉图理念论认识论的通俗版本。

62、这些性质,特别是激情和欲望,只有通过肉体去实现,当然也可以说这就是造物主的安排吧。

63、只有阿那克萨戈拉把努斯从这个世界完全分割开来,把它提到了整个世界之外,但是努斯本身并不自成一个世界,它只是现存世界的一个动力。苏格拉底使这种动力成为这个世界中每个事物超出自身、往高处追求的一种力量,但是苏格拉底也没有使这种力量超出世界之外,还是着眼于我们生活的这个现实世界,它的伦理生活应该怎么看;而且他还忽视了对自然事物的深入研究,对于自然界的事物不重视,他只重视伦理、道德,因此他的哲学被称为“伦理学的转向”。苏格拉底始终关注伦理,整个世界怎么样构成起来,他讲得不多。但是苏格拉底表现出一种倾向,就是要通过这个世界变动不居的万事万物来寻求定义,而得到一些永恒的、不变的逻各斯。这个逻各斯至少在自己的领域里面,是与这个世界各种各样的事物不同的一个“一”。他所寻求到的这个定义,和我们所看到的世界是不同的。我们看到的世界是“多”,美德有各种各样的美德,但是美德本身只有一个,只有同一个,各种各样的美德都是因为这同一个美德才成为美德。他已经看出了这样一个区别,就是“多”和“一”的区别,而且把这个“一”看作是人的反思、人的认识所真正要寻求的另外一种认识对象。我们说认识对象不仅仅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世界的对象,而且是我们这个世界的对象里面所包含的那个更高的“一”,这是另外一种对象。

64、②毕达哥拉斯学派关于具体事物“摹仿”数目的观点。

65、现实世界犹如故事中的洞穴,而在现实世界之上还有理念世界,犹如洞穴外的世界。现实世界就像是理念世界的影子。

66、而事实上无论是感性直观的世界还是理性逻辑中的世界都是对客观世界、客观自然万物的模拟,这叫“理念”!理念是对现象世界的主观整顿,而柏拉图只是把理性逻辑下的理念世界视为了客观世界而已。

67、国学前辈南怀瑾曾经作过一个“中国文化”推荐书目,选书少而精,其中就有《纲鉴易知录》。他在一次讲座上说:“你读历史读什么呢?《纲鉴易知录》,先把它读会,这部书是一部中国通史,作者吴楚才,编过《古文观止》,做私塾先生的。由《纲鉴易知录》配合前面的几部书,中国文化一定行了。”

68、《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  美·梯利著   商务印书馆1995

搜索
说说分类
说说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