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见贤思齐书法作品【文案整理56句】
admin 2023-04-30 02:16:27 个性说说 ℃见贤思齐书法作品
1、纵观书法界,时常可见低级庸俗的观点,一些书法家为提升自己的“身份”,不惜编造谎言,吹嘘自己的出身,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让天下称颂,滑天下之大稽。刘俊京没有这样肤浅的心理,他的文化修养告诉自己了,生命同等重要,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没有本质的区别。站在这样的文化至高点,探求书法之堂奥,当然圆融,当然中庸。刘俊京对书法艺术的理解,符合艺术规律,因此,我们看到的刘俊京书法,透露着历史的气息,飞扬着生命的情思,予人以审美的愉悦。
2、微拍时间:每周三晚上19:00-22:00。
3、大凡楷书出众的书法家,也会在草书领域有所作为。刘俊京是其中之一。在我的直觉中,刘俊京更多地开掘了魏晋的书法矿藏,同时汲取宋明草书的气韵、风骨,飞流直下的气概,张弛有序的展开,弥漫着浓郁的文人气息。晋人对书法的至关重要,是古典书学的核心思想。遗其形貌,存其神韵。刘俊京掌握了系统的书法史知识,他当然知道书法史中的书法家孰重孰轻。他的思考,他的气质,他的文化准备,决定了他的创作成果,他遵循中国古典美学法则,不去人为夸大书法作品的形式,手中的笔提按着线条的意象,整体的书法感觉,与书法的古典美颉颃,促进书法艺术灵感的迸发。柳宗元说:“夫美不自美,因人而彰。兰亭也,不遭右军,则清湍修竹,芜没于空山矣。”书法精神,书法欣赏,书法创作,一旦脱离了书法古典美的范畴,都将是无缘之水,无本之木。不管是以创新还是革命等理由,均掩饰不了创作者的浅薄和可笑。(见贤思齐书法作品)。
4、正书法,所以正人心也,所以闲圣道也。——项穆《书法雅言》
5、颜字端庄大气,可以放大写,这一点是很多其他字体所不及的。
6、明.丰坊《书诀》▲执笔在乎便稳,用笔在于轻健:轻则须沉,便则须涩,谓藏锋也。清.冯武《书法正传》▲字有藏锋出锋之异,粲然盈褚,欲其手尾相应,上下相接为佳。
7、 英译:emulatethosebetterthanoneself
8、应劭玚的行笔技巧还是很不错的,笔画基础很扎实。作品中点画收笔有力,结构伸展,用笔大方。横折的处理要再挺拔一些整体效果会更好。
9、●玄妙之意,出于物类之表;幽深之理,伏于杳冥之间;岂常情
10、对比到我们的职场,“礼仪”就是我们在工作中所需要具备的知识和技能而“学文”就是我们在职场中对于自己价值满足的追求。
11、佚名《永字八法》▲将能此笔正用,侧用,顺用,重用,轻用,虚用,实用,擒得定,纵得出,遒得紧,拓得开,浑身都是解数,全仗笔尖笔毫末锋芒指使,乃为合拍。清.周星莲《临池管见》▲用笔之法,见于画之两端,而古人雄厚恣肆令人断不可企及者,则在画之中截。
12、——《论语》(译:三个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学习的,那他就可当我的老师。我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他的缺点和不足,我会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3、——齐白石作画贵写其生,能得形神俱似即为好矣。——齐白石水墨胜处色无功。
14、清.梁献《学书论》▲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
15、这里关于礼仪和学习的关系让我联想到能力和价值追求的逻辑关系。
16、上图为隶书“见”字,敢法《礼器碑》。《礼器碑》的用笔特点是瘦劲如铁,结字正大气象。
17、上图为行书“思”字。有王羲之写的,有王献之写的,还有欧阳询和王铎写的。同是行书,风格却不相同的。
18、用笔在使尽笔势,然须收纵有度;结字在得其真态,然须映带匀美。〔中〕冯班:《钝吟书要》书道妙在性情,能在形质。
19、故书也者,心学也;写字者,写志也。——刘熙载《艺概》●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孙过庭)
20、差等生不是指某些遗传或生理因素造成的弱智,反应迟钝,脑功能轻微失调(多动症)等儿童;也不是指已经走上犯罪道路、反社会行为的"问题儿童"。
21、——《论语》(译:讲事实,不凭空猜测;遇事不专断,不任性,可行则行;行事要灵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为中心,不自以为是,与周围的人群策群力,共同完成任务。)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22、志存高远的意思为追求远大的理想及对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出自《诸葛亮集•诫外甥书》:“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凝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
23、 假如每个人都能见贤思齐,以人之长补己之短,那么我们每天都会有进步,生活也会因此变得更加美好。
24、
25、〔中〕刘熙载:《艺概?书概》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
26、唐.韦续《墨薮》▲所谓千古不易者,指笔之肌理言之,非指笔之面目言之也。清.周星莲《临池管见》▲学有规矩,字有体法;不然则笔意不精,字亦失乎格度矣。
27、〔中〕孙过庭:《书谱》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不为成书也。〔中〕苏轼:《论书》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
28、“书法”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符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精髓,是国粹。可以修心养性,陶冶情操……(赞)(赞)
29、需要注意的是像“此,阳”等个别字结构还有不足之处,多笔画连笔每一笔都要交代清楚。
30、现代人注重文化教育,这当然是好事。但如果只注重文化而缺乏道德教化,那么培养出来的人,很容易成为所谓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31、——(中国古代诗人)黄庭坚凡书画当观韵。——(中国古代诗人)黄庭坚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
32、〔中〕蔡邕:《九势》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中〕蔡邕:《九势》虽学宗一家,而变成多体,莫不随其性欲,便以为姿。
33、众所周知,乾嘉以后,汉魏碑志大量浮出土面,客观上促进了清朝考据学的繁荣,另一方面为书法创作和研究开创了新的局面,清朝后期,学碑成为大家的邓石如、包世臣、赵之谦、李瑞清、张裕釗、康有为等人,为我国书法艺术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魏碑独有的风格,引起了刘俊京的共鸣,在《龙门二十品》里,他找到了自己的倾诉对象,同时奠定了自己的笔墨基础。开张的结构,近于笨拙的笔意,凸显纯粹的民间精神,给人一种幽远而丰富的想象。从《龙门二十品》开始,他遍览魏碑名拓,对《张猛龙碑》、《张黑女墓志》格外看重,常读常写,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魏体风格。
34、书画:书画之艺,皆须意气而成,亦非懦悟夫所能作也法自画生,画自法立,无法非也,终于有法亦非也。
35、它能用慰安的方式来潜移默化我们的感情。——(中国画家)丰子a尼画家与自然竞赛,并胜过自然。
36、扩展到我们现代人的应用,应该是我们需要把自己认为重要的紧急的事情给做好,然后再去在理论上提升自己的认知,提升自己的思想高度。
37、徐佳莹的作品书风婉约,偏重于女子风格,行笔流畅,字体灵动。作品不足之处多字结构不稳,悬针竖使用过多,章法不够稳重。
38、或是唯恐天下不乱,不会在别人有失败、错误或痛苦时推波助澜。小人却相反,总是“成人之恶,不成人之美”。)
39、是则理性情者,书之首务也。——(清)刘熙载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
40、更多精品,尽在“见贤思齐——海派书画作品展”
41、东西的一头平或排成一条直线:齐整。参差不齐。
42、〔中〕苏轼:《论书》执之欲紧,运之欲活,不可以指运笔,当以腕运笔。执之在手,手不主运;运之在腕,腕不主执。
43、园山随手拍丨斑马线的尽头是台阶,自行车得走机动车道
44、 只要我们具有见贤思齐的精神,就能不断进步。
45、——《论语》(译:干活抢重的,有过失主动承担主要责任是“躬自厚”,对别人多谅解多宽容,是“薄责于人”,这样的话,就不会互相怨恨。)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46、〔中〕陈廷佑:《中国书法美学?国粹论》下笔点画波撇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中〕卫夫人:《笔阵图》用笔须手腕轻虚。
47、我喜欢隶书的飘逸灵动和大气,也喜欢行书行云流水般的的线条质感和神气十足的韵味。
48、作为一个书法专业人员,一定要理清整个中国书法长河的经典书家和经典作品,要深入地去做分析,一个一个书家和一件一件作品反复地放在案头去比较去探究。大处可以从当时的背景和书家的特征去进行辨认,找到它艺术的精髓;小处可以从点画、结构以及通篇的神采去进行剖析,找到经典最闪光的地方。不入虎穴焉得虎子,除了分析以外,要勤于临摹,做好扎扎实实的功课,挖掘出经典中的经典,使自己的眼光变得敏锐、深邃而有相当的高度。从而再理清对我有用的成分,一个一个去选择、提取然后用到自己的作品中去。我想,一个真正有智慧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谦虚而勤奋的人,不用担心创作不出好的作品来。
49、〔中〕朱履贞:《书学捷要》臂肘一悬,则周身之力自至矣。〔中〕朱履贞:《书学捷要》中锋腕力尚矣,然腕力之运行,全在肘力左右之,非怒笔木强之谓。
50、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论语》(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言必信,行必果。
51、〔中〕卫夫人:《笔阵图》第一须存筋藏锋,灭迹隐端。〔中〕王羲之:《书论》每书欲十迟五急,十由五直,十藏五出,十起五伏,方可谓书。
52、〔中〕丰坊:《书诀》悬腕则笔势无限,否则构而难运。〔中〕徐渭:《笔玄要旨》执笔欲死,运笔欲活。
53、小不忍,则乱大谋。——《论语》(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
54、当仁,不让于师。——《论语》(译:遇到应该做的好事,不能犹豫不决,即使老师在一旁,也应该抢着去做。
55、书法是高贵的,也是深奥的。试图以某种理论样式介入书法审美,是极其艰难的。然而,我所期盼的书法表现和我所推崇的书法审美,在刘俊京的书法建构屡屡得见。刘俊京强调书法的“写”,而不是“作”。“写”,凸显书法家主体的生命趣味,它把艺术创作转化成与生命共振的自然表述,强化着生命的文化记忆。与之相反的“作”,将笔墨完全外化,在粗陋的呐喊声中,仅存的视觉冲击力,淹没了书法艺术的人文精神,自然对完整的书法审美构成了破坏。另外,刘俊京时刻把握传统的重心,温润的书写,质感的线条,优美的墨韵,准确的结字,即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当代书法家精彩的作品,也使我们领略到传统书法艺术的风采与韵藉。
- 上一篇: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文案整理26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