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孔子名言及赏析【文案整理36句】
admin 2023-05-21 02:06:51 个性说说 ℃孔子名言及赏析
1、(译语)花言巧语会败坏道德,小事不忍耐,就会坏了大事。(孔子名言及赏析)。
2、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孔子语录
3、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知及之,仁能守之,不庄以莅之,则民不敬。知及之,仁能守之,庄以莅之,动之不以礼,未善也。
4、解释:不在那个职位,就不谋划那方面的政事。
5、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译文:本身品行端正,就是不发命令,人民也会照着去做;本身品行不正,即使发布命令,人民也不会听从。(孔子名言及赏析)。
6、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论语·宪问》译文:不忧虑别人不知道自己《的长处好处》,只忧虑自己无能。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译文连人都不能很好地事奉,还怎么能事奉鬼呢?
9、译文:这种事如果可以容忍,那还有什么不可以容忍的事呢?
10、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孔子名句
11、君子合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合。《论语·子路》译文:君子讲求和谐而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
12、(翻译)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不用船只而趟水过大河,这种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不同他共事。同沃共使的一定要是遇事谨慎小心,喜欢动脑子想点子来完成任务的人。”
13、赏析:这句话出自春秋·鲁·孔子《论语、里仁》。孔子认为,君子之间的交往,与利益无涉,而是出于道义。如果牵涉到利益,往往就产生很多纠葛。
14、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可谓好学也已矣。——摘孔子《论语》
15、解释:我对凡来求学的人,都无区别地加以教育。
16、解释:正确的话,能不听从吗?必须认真改正错误,才算可贵。恭顺的话,能不使人高兴吗?
17、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译文:《对任何事业来说》,知道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18、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19、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
20、(译语)贫穷却没有怨恨,很难;富贵却不骄傲,倒容易做到。
21、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零,咏而归!
2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论语》
23、解释:君子心胸坦荡故待人接物犹如行走在平坦大道上,安祥而舒泰;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患失,故常怀忧虑之心。
24、解释: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25、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逝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6、(译文)孔子说:“学习并且不断温习与实习,不也很愉快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
2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28、解释:既有志于学习和追求真理却又以贫困为耻辱的读书人,不值得与他讨论真理。
29、译文君子知道追求道义,小人则只知道追求私利。
30、导读: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摘孔子《论语》,下面是关于孔子的名言及译文,欢迎阅读!
31、孔子说:“君子有九种考虑:看的时候,考虑看明白了没有;听的时候,考虑听清楚了没有;脸上的颜色,考虑温和么;容貌态度,考虑庄矜么;说的言语,考虑忠诚老实么;对待工作,考虑严肃认真么;遇到疑问,考虑怎样向人家请教;将发怒了,考虑有什么后患;看见可得的,考虑我是否应该得。“
32、译文:如果名分不正理论上便讲不通,理论上讲不通,事情便办不成;……因此,君子给某种事物起名字时,就一定要在理论上讲得通,在实践上就一定能行得通。
33、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摘孔子《论语》
34、③子曰:“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可以为师矣。”(《为政》)
35、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摘孔子《论语》
- 上一篇:孔子名言大全集【文案整理79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