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老子论语经典名句100句【文案整理63句】
admin 2023-05-21 02:10:05 个性说说 ℃老子论语经典名句100句
1、(译文)孔子说:“君子平和大方而不骄恣,小人骄恣而不平和大方。”
2、(译文)君子交友讲究志同道合,不求私利,他们的交情看起来像水一样淡。小人以利为先,他们交友往往亲密狎昵,他们的交情就象醇酒一样甘甜,却不讲道义。
3、曰:“臣闻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不识有诸?”——孟子《君子远庖厨》
4、译: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5、0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
6、 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7、译:千里大堤,因为有蝼蚁在打洞,可能会因此而塌掉决堤;百尺高楼,可能因为烟囱的缝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灾而焚毁。
8、一是蜕:学习不能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应该不断地有所发明,有所进展,日渐而月进,并且使之产生质变。
9、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刘禹锡秋词
10、译:学习要不断进取,不断努力,就像逆水行驶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后退。
1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12、(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13、(译文)孔子说:“在上者自己要行得正,不用命令在下者也能照着做,自己身行不正,虽然发号施令,在下者也不会服从。”
14、译:把清清白白做人的品质留给后代子孙,不也是很厚重的一笔财富吗?
15、(译文)孔子说:“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有三种。结交正直的朋友,诚信的朋友,知识广博的朋友,是有益的。结交谄媚逢迎的人,结交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人的人,结交善于花言巧语的人,是有害的。”
16、(译文)富贵不能迷乱他的思想,贫贱不能改变他的操守,威武不能压服他的意志,这才叫作大丈夫。
17、(译文)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假如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18、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
19、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译文)祸害或者幸福没有不是自己找来的。——孟子
20、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21、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论语》)
22、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23、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24、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25、译: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别人并不理解,可我决不会感到气愤、委屈。这不也是一种君子风度的表现吗?
26、教练不是知识训练或者技巧训练,而是一种拓展信念与视。
27、东汉永平元年(58年)徐防上书云“发明章句,始于子夏”,是汉人于七十子重子夏,故以《毛诗》直承子夏。清代学者崔述则对《论语》的成书提出不同看法,他注意到今本《论语》前后十篇在文体和称谓上存在差异,前十篇记孔子答定公、哀公之问,皆变文称“孔子对曰”,以表示尊君。
28、译:不该干的事,即使很想去干,但坚持不干,叫“忍”。对小事不忍,没忍性,就会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9、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论语·子路》
30、(译文)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了解它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31、做人,人品为先,才能为次;做事,明理为先,勤奋为次。
32、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33、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
34、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孟子》)
35、(译文)穿衣服需注意整齐,不必讲究昂贵、名牌、华丽。穿著应考量自己的身份及场合,更要衡量家中的经济状况,才是持家之道。
36、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37、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8、译:风声、雨声、琅琅读书声,都进入我们的耳朵,所以,作为一个读书人,家事、国事,天下的事情,各种事情都应该关心,不能只是死读书。
39、(译文)只要是人,不分族群、人种、宗教信奉,皆须相亲相爱。同是天地所生万物滋长的,应该不分你我,互助合作,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40、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
41、译:知识总是在运用时才让人感到太不够了,许多事情如果不亲身经历过就不知道它有多难。
42、0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论语》
43、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
4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论语·颜渊》
45、译:对任何一件事,不要因为它是很小的、不显眼的坏事就去做;相反,对于一些微小的。却有益于别人的好事,不要因为它意义不大就不去做它。
46、(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能败坏德行。小事不能忍耐就会败坏大事情。”
47、孔子:“先生微言大义,吾道一以贯之,先生的道是大道无形,不限于世间万物,而我的道则只在人间。”
48、(译文)不停地刻,金块和石头都可以被雕刻。比喻做事只要持之以恒,再多的困难也能克服。
49、译:虽然自己地位低微,但是从没忘掉忧国忧民的责任。
50、身安,不如心安;屋宽,不如心宽。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以喜悦之身,养喜悦之神。
51、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52、(译文)努力去做的人常常可以成功,不倦前行的人常常可以达到目的。
53、首先说,这三句话是无心之语,还是有意为之?我觉得是孔子的无心之语,不过也正因为是孔子的无心之语,却恰恰反应出来了孔子的日常做人态度,也就是反映出来了孔子日常是一个什么状态的人。我觉得这三句话反映孔子的性情就是三个字:学、通、达。
54、(译文)父母教导我们做人处事的道理,是为了我们好,应该恭敬的聆听。做错了事,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
55、(译文)孔子在河岸上感叹说:“时光的流逝就像这河水一样啊!日夜不停地流淌。”
56、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距。——《论语·为政》
57、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58、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孟子》
59、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
60、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61、译:勤奋是登上知识高峰的一条捷径,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62、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泰伯》
- 上一篇:表达做人谦虚的名言【文案整理3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