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说说 > 个性说说 > 正文
陶行知思想给我的启示【文案整理32句】
admin 2023-06-04 12:02:39 个性说说 ℃陶行知思想给我的启示
1、上个学期,我们五年级学生人手一本《陶行知读本》。刚接到书的时候,我便想,这又会是一个什么成功人士的“光辉事迹”呢?当我读着通俗易懂的小诗,翻看完所有的故事时,我早就被陶行知一个个平淡却又不平凡的故事深深吸引住了。这些故事给了我无数的启迪,让我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而这些故事也真正证明了陶行知一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充满爱心的光辉一生。(陶行知思想给我的启示)。
2、教师没有爱就不能教育学生。对学生爱是教师高尚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热爱学生,喜欢学生,以温存慈祥的态度、和蔼的语言对待他们,使他们与自己越来越贴近,在两颗心逐渐融化为一的过程中,教师按真人的规范导之以行,或示范,或帮助,或催化,或促进,每一施教又无不浸透着期望和成功的喜悦。没有对学生的爱,即使教学也没有激情。没有课堂上师生间心的相通、情的交融,也就不可能产生教学所需的智慧和吸引学生的技巧。只爱一部分学生,意味着对另一部分学生冷漠,那是偏爱,偏爱是一种非理智的情感。
3、实现乡村振兴,建立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乡村社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需要一大批热爱乡村,具备服务农村农业技能与素养的乡村振兴人才。而乡村振兴人才只拥有“科学的头脑”还不够,还应学会最大限度地贴近农民,发现农民的需求,进而激发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做到“贴近农民”呢?陶行知提出的“欲化农民,须先农民化”思想极富启发意义。通过掌握“农夫的身手”,先让自己变身为“农民”,在与农民同甘共苦中理解农民,与农民成为朋友,进而了解农民的各项需求,在此基础上再发挥“科学的头脑”。这些思想对于当前的乡村振兴工作具有现实指导作用。
4、其陶行知提出,对于农人、农村要怀有深沉的“爱”,这是乡村教育工作的动力之源。“工业主义教育”对乡村人才的“虹吸效应”是巨大的。谁来“拯救”乡村教育,是乡村教育改革绕不过的话题。陶行知指出,欲抵制“工业主义”的咄咄逼人,乡村工作者唯有靠坚定的意志、坚强的信念与坚韧不拔的精神,“逆水行舟”,才能蹚出一条新路。于是,陶行知提出了“爱”的教育思想,即对中华民族、对农民的深沉的“爱”,一种不去追求奢侈、甘于寂寞奉献农村的精神,并以此作为深入农村、扎根田间的工作动力。在南京晓庄师范学校成立三周年之际,陶行知饱含深情地说:“晓庄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便没有晓庄。”他爱农人,与农人共鸣,从最多数最不幸的人出发,他的目光,没有一刻不注意到中华民族和人类的全体。在吉祥学园里,他写了两句话:“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有了对农人的“爱”,对“最不幸人”的同情之心,才甘愿“为农人活,为农人死,和农人共甘苦,同休戚”。
5、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教得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他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6、在生活中的教育追求真实、灵活、创造性;在教育中的民主追求普惠、优质、可持续;在实践中的园长、老师追求成长、卓越和价值感。
7、是啊,我们学习不能像书呆子一样,所以,我每天写完作业后,都会拿出在学校借的课外书,或者做一些有用的习题。吃过晚饭后,我就会和邻居家的同学一起玩数字游戏,这个游戏可好玩了,不仅能锻炼我们的数学口算,还能放松我们的心情呢!
8、当下的学校是不乏这样的“拆表娃”的,而唯独缺的是陶行知先生那样敏锐的教育智慧和笃定的教育思想,从而不知扼杀了多少“中国的爱迪生”,我们还浑然不知。故事中,陶行知先生保护孩子好奇天性的育人技巧,那润物细无声,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思想体现得淋漓尽至,这些思想的核心体现有“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9、首先,和学生交朋友,真正了解学生。现在的学生独生子女多,家长宠的多,普遍具有叛逆心理。对于不同的孩子采用怎样的教育方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为什么有些孩子在犯错误后对管理有抵触,以后仍然继续犯错误,大多是因为我们管理者武断地下结论,不了解孩子的行为习惯和性格而采用了不具针对性的措施。致使其严重反感,抵触,达不到教育管理的效果。所以我们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的孩子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哪怕是同样的问题也许仍然需要不同的方法。这需要班主任们做更多的扎实的基础工作。
10、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11、在因材施教中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尤其是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德育是幼儿教育中的基本要素,陶行知先生曾经说:“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由此可见德育对个体成长的作用。
12、教师要热爱、尊重每一个学生。每一位学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师的理解和尊重。教师应该做一个和气的人,一个严谨的人,一个值得尊敬的人。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的,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还要转变教育观念,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服务意识,创造出尊重、信任、宽容、友爱的新型的师生关系。
13、“教学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话说,是生活现象的说明,即教育现象的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的三方面,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真学。”他用种田为例,指出种田这件事,要在田里做的,便须在田里学,在田里教。在陶行知看来,“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
14、其陶行知从农民的“真正需求”出发的教育思想,值得当代借鉴。陶行知特别强调创办教育要面向农民,“用心”关爱农民,办农人真正需要的教育。他创办乡村幼稚园,即是建立在对农民生产与生活充分观察与了解的基础上,本着为农人实实在在地解决问题而行动的。陶行知在乡间看到,每当农忙之际,家中主妇异常繁忙,“她要多烧茶水,多弄饭菜,多洗衣服,有时还要她在田园里工作,哪里还有空去管小孩子”。不光是父母,就连哥哥姊妹,也都是忙得送饭、挑水、看牛、打草鞋,没有工夫陪伴弟弟妹妹。学龄儿童多因为照看弟妹,无法正常上学。为此,陶行知着力推动农村幼稚园的创办,从农人的需求出发,给农人提供便利,“乡村幼稚园除了为幼稚儿童造幸福以外,还可以节省农忙时农妇的精力,又可以间接帮助小学生减少缺课”。他招收儿童,始终本着给农民解脱负担、省钱、为农人提供便利的原则。
15、管理制度是否“管”“放”得法,将直接影响教育质量,影响人才的培养。学校的每位师生都应群策群力,建设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科学制度。学生管理也应高度重视常规管理,它是管理之基,不可撼动。
16、 每个人,都有一段悲伤,想隐藏,却欲盖弥彰。
17、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继续研读,让他的教育思想来指导我们教师工作,全面落实新课程改革。我愿做一名民主型教师,创设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18、教师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必须应该具备求真务实、勇于创新、严谨自律的治学态度和学术精神,努力发扬优良的学术风气和学术道德。当今时代,新知识层出不穷,知识更新周期不断缩短,每个人都需要加强学习、终身学习。教师是知识的重要传播者和创造者,连接着文明进步的历史、现在和未来,更应该与时俱进,不断以新的知识充实自己,成为热爱学习、学会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楷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习是永远无止境的。陶行知先生认为教师应"发前人所未发,明今人所未明",提倡教师做一个发明家,不做一个教书匠。他提出的这种教师观正是我们当代教师所应追求的。
19、陶行知先生的教育实践对学校教育管理方面也有可参考性建议,管理者应借鉴陶行知的“教育为公,民主管理”等思想,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合理的教育。
20、陶行知先生说过:他爱教育,爱学校,爱学生,称学生和学校为“爱人”。是的,没有爱的教育,就不是成功的教育。我们教师要真诚地热爱学生,视之为子女,以满腔热情教育学生,用爱营造平等、民主、温暖、和谐的学习氛围。用爱关心、爱护、教育、帮助学生,使师生之间以诚相待、坦荡无间。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接近老师,教师才能真正了解学生。有爱才有未来,有爱才有希望,作为教师,得学生之“心”,让爱在平凡事业中升华,使学生在爱心中成长。
21、不仅如此,陶行知还将“教学做合一”,这可以看作是陶行知先生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
22、作为一个教育者,我想尊重理解孩子并不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的总结,而应该铭记在我们心中,体现在我们教育教学的每一件小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或处理突发事件时,我们绝不能因一时冲动而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23、(2)60年代初。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小学暂行工作条例,小学要“使学生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等品德,拥护社会主义、拥护共产d”。
24、陶行知的名字“行知”在行走中知道教育的真谛,“知行合一”,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读他的著作,为他的教育理念所折服,为他的爱国情怀所敬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教育的道路中,我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25、不难看出:“教学做合一”,实际上是知行合行是做,即实践,做是第知是第它是改变旧的传统教学中脱离生活、脱离社会、脱离实际的三脱离的敝端,把单纯传授知识、死教书、死读书的教学转移到培养学生的生活力和创造力的轨道上来,培养创造型、开拓型人才。要求学用一致,在实践中加强理解,推行手脑并用,在劳力上劳心的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教学方法。要求教师将指导学生学习的工作做好,不只学会、能应用知识,且能会学,终身受益。这就要求教师采取“自动”的方法、“启发式”方法,注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6、什么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既然生活教育是人类社会原来就有的,那么生活便是教育,所谓“过什么生活便受什么教育,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生活教育强调的是教育要以生活为中心,反对传统教育以书本为中心,认为不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生活教育是在批判传统教育脱离生活实际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单纯知识教育的对立物。
27、杜威也提出从做中学思想,但他们两者是有区别的。
28、《陶行知教育文集》说,作为教师要放下架子,心胸要豁达,态度真诚,要有炽热的情感。公开、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有所不同来要求学生。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值得我们去研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创造融融的师爱氛围,靠着一颗对教育对学生真挚的心在实践中慢慢去解读陶行知先生的伟大教育思想。
29、 陶行知幼儿教育思想既是生活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对自己创办幼教机构的实践总结,内容独特而又丰富。陶行知不仅认识到幼儿教育的重要性,而且重视幼儿教育的普及工作,同时在幼儿教育的内容、方法和师资培养方面,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中国化、普及化作出了巨大贡献。
30、两个穿着校服的学生,举止过于亲密,在他们心里,周围的环境短时间内一定是安全的,基于此,他们才会有相关的举动。反过来讲,如果周围的环境不够“安全”,他们一定会收敛起来。环境的压力会让他们考虑再然后做出恰当的决定。此时,成人需要做的就是和谐地出现在公园里,自然地离开,你可以稍微有意地给出一些提示,比如咳嗽两声,都是善意的提醒,意在告诉他们:公共场所要举止文明,注意影响。我想他们一定会在关注到环境变化之后收敛起来,绝对不能大加指责,这样只会把问题激化,对解决问题并没有帮助。
31、品读《陶行知教育名篇》,学习陶行知,在行中知,在知中行,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慢慢地去咀嚼,去感悟,去提高,我相信我们的教育之路会走得更好!
- 上一篇:举一个生活中画蛇添足的例子【文案整理68句】
- 下一篇:没有了
- 搜索
-
- 237℃公司团建三句半台词【文案整理87句】
- 162℃以和为主题的名言警句【文案整理20句】
- 158℃与供应商合作共赢的句子【文案整理55句】
- 155℃做人先立德的名人名言【文案整理77句】
- 138℃邪不压正经典台词【文案整理50句】
- 132℃有涵养的个性签名女人八个字【文案整理35句】
- 125℃十二种说明方法及例句【文案整理60句】
- 122℃发誓最狠的话【文案整理25句】
- 120℃进击的巨人语录经典【文案整理67句】
- 114℃幽默风趣的故事300字【文案整理29句】
- 说说分类
-
- 说说标签
-